王素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商店”乃大势所趋
近年来,在外贸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跨境电商“逆势而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和交易规模。为了顺应市场、鼓励企业更好地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外贸模式,促进我国外贸转型升级,国家利好政策频出。
国家“政策红包”
始于2012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等国家职能部门陆续发布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的重要文件。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视察“e贸易”时提出了“买全球、卖全球”的口号,被视为跨境电商“爆炸式”发展的征兆。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将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纳入了国家战略高度。
5月7日,国务院发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
5月12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
6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做了进一步部署,要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用“互联网+外贸”实现优进优出。这是近期从技术层面指导“互联网+外贸”发展的最高指导文件。
细读6·10“互联网+外贸”政策
一是优化通关流程,对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商品简化归类,实施经营主体和商品备案管理,对进出口商品采取集中申报、查验、放行和24小时收单等便利措施。
解读: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的萎缩,出口订单日益碎片化。从前国外客户订单大且集中,便于上游企业批量化生产;如今的订单小且分散,促使生产链条趋于精细化,销售环节朝着扁平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海外市场销售渠道主要掌握在国外大型零售商手中,我国出口企业相对比较被动。跨境电子商务无疑是解决中小企业存量订单碎片化、品牌制造商增量销售渠道难题的有效途径。但由于跨境电商商品具有“频次多、货值小、品类杂”的特点,普遍存在海关通关效率低下,无法出口退税,结汇不畅等难题。碎片化订单造成碎片化通关,无形中的监管压力带来通关成本与日俱增。“简化归类”将海关现行林林总总的商品细类合并成大类,可减轻企业负担。海关将试行“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的监管新方式,从而实现快速验放、快速清关,尽可能方便进出口企业,提高通关时效。
二是落实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鼓励开展跨境电子支付,推进跨境外汇支付试点,支持境内银行卡清算机构拓展境外业务。
解读:早前,跨境电商并未纳入国家政策和海关监管,长期以来面临着退税、结汇的难题,游走在政策和法律的灰色地带。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96号文件和海关总署56号文件让跨境电商可以光明正大地享受相关出口退税优惠。同时表明,要把跨境交易的关键环节和相关数据提交给海关审核管理,保障跨境电商企业在运营环节上的规范和高效。这在政策上给予了跨境电商明确的法律支持。
伴随着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提速和市场的火热,跨境支付无疑会成为支付业下一个争夺领域。谁先抢占先机,则拥有话语权。从产业链中企业主体来讲,跨境支付牵涉到电商、银行等诸多环节,支付机构除了积极对接跨境电商平台,还需要推动银行在新政策下的跨境支付系统的升级改造,整个生态的磨合都需要时间的检验。
三是鼓励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通关、仓储和融资等服务。引导企业规范经营,打击违法侵权行为。
解读:跨境电商未来除了支付,在整个供应链和产业生态圈中,其实还有很多业务可挖掘,如海关服务、税务服务、供应链融资服务和仓储服务等等。通过建立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将有效整合产业资源,形成合力,为跨境电商打造一个基于其生态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有关资金、物流和仓储等多方面的服务。
四是鼓励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企业通过海外仓、体验店等拓展营销渠道,培育自有品牌和自建平台。合理增加消费品进口。促进外贸提速放量增效。
解读:5月12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快培育外贸品牌,鼓励企业创立品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收购品牌,大力培育区域性、行业性品牌。5月15日,商务部研究制定了《“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指出,将推动建设100个电子商务海外仓,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加快电商海外营销渠道建设。跨境电商零售海外仓、体验店等的建设则可缩短货物交货时间,拓展营销渠道,有利于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企业培育自有品牌。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商店”
在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后,6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
按照国务院要求,商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根据职能分工,细化落实《指导意见》中的政策措施。随着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互联网+外贸”将迎来一系列“政策红包”。届时,中国从“世界工厂”的角色转变为“世界商店”,乃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