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峰
寿东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城西部,309国道南侧,距县城3公里,全村188户,713口人,耕地面积1165亩,曾是邯郸东部平原县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穷村,没有产业基础,没有资源优势,是多年没有脱贫的省级贫困村。三年来,该村立足村庄实际,奏响了“一年夯实基础、两年改造提升、三年美丽蝶变”的村庄建设“三部曲”,精心打造了“乡村风情、城市品质”的美丽村庄,一跃成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河北省美丽乡村”、“河北省文明村”。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等20家媒体进行关注报道。记者近日走访了该村。
走进寿东村,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街道整洁、巷陌井然、优雅清静。村口“最美寿东人”大型墙壁画上一副副灿烂的笑容,展现着乡亲们的淳朴和善良。村中一排排青瓦白墙的农舍别具特色,拓宽的主街道平整干净,街道两旁绿化带错落有致,间隔摆放的石碾、石磨、古井,以及修旧如旧的民居成为了特有的“乡村雕塑”.主路两旁颇具情调的咖啡屋、粮画作坊、农家乐小院、旧民居展馆,沿街墙壁上悬挂着各式题材的粮画作品,彰显着粮画小镇卓尔不群的品位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
小投入也可大发展
馆陶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贾春晖告诉我们说,其实这个村庄当初建设美丽乡村投入并不大。自2012年开始,该村主动作为,不等不靠,坚持少花钱、多办事,干成事后争取上级资金,村庄发展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三年来,他们累计投入400余万元。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五部分:一是村级自筹资金。最初,村里用尽了所有集体积蓄,投入30万元建设村“两室”、扩修村内道路、建设文化广场。当时,村民并不理解。但建好后,路灯亮了,空间宽敞了,村内秧歌队、舞蹈队陆续成立,村民每天在这里活动。这一步跨越,赢得了民心,也为村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二是县级整合资金。2013年,寿东村被确定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县级重点村。馆陶县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向重点村投入,寿东村成了受益村之一,村庄面貌进一步提升。2014年馆陶县又把寿东村作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县环保局利用国家环境综合连片整治项目资金60余万元建设了垃圾中转站、投入80余万元建设了村内排污管网;县民政局投入30万元建成幸福互助院;县卫计局投入15万元实施厕所改造工程,村庄环境面貌发生了重大改观。三是引入市场机制。该村与行知教育集团合作,双方签订合作协议,由村里免费提供土地1.5亩和13间毛坯房,公司负责装修和器材购置,为村内提供优惠教育服务。幼儿园公开招聘近10名专业教师,多媒体教学设备、音乐器材以及适合不同年龄?的幼儿玩具一应俱全。如果不是引入市场机制,村里是没有实力办起来的,村里的孩子也享受不到这样优质、优惠的学前教育资源。同时,该村还与邯郸美食林集团、邮政服务公司、银行等企业合作,建设美食林超市、邮政快递服务站、咖啡屋、农家乐小院、客栈、石磨坊、银行网点等,村庄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四是吸纳社会资助。寿东村的变化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关注,也吸引了工商资本的帮扶和注入。2014年11月,邯郸金隅太行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向寿东村捐资人民币100万元,作为村庄发展基金。加上其他企业的资助,目前,村庄发展基金已有110万元。五是争取上级资金。2014年寿东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获得奖励资金100万元。目前,该村正利用这笔资金,改造占地10多亩的废弃大坑,准备建设一个汇聚各地名品、造型各异的特色秋千广场;利用原有排水坑塘,建设一个占地近20亩、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竹池公园。同时,用好剩余的发展基金,进一步助力产业的发展。
在资金的使用上,寿东村也提出自己的思路。村里始终坚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不拆房、不砍树、不占耕地,严格按既定村庄规划来,分清轻重缓急,优先从群众最期盼、最紧迫的事情抓起,让老百姓感觉真正有用、见到实惠。为降低建设成本,村庄改造提升中,依旧建旧、修旧如旧,自始至终没有拆一间房、开一条路,实现了不花钱也办事、花小钱办大事。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项目资金实行转账管理、封闭运行,严格招投标程序,确保工程质量。为实现村庄建设可持续,村集体资金投入重点用于帮扶群众发展庭院的休闲化建设和开发绿色休闲食品、农家乐等富民创业工程,鼓励村民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寿东村三年来的发展充分证明,走低成本的道路也可以建成美丽乡村,少投入也可以有大发展。
当粮画邂逅村庄
粮画小镇已逐渐成为寿东村的代名词,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这要得益于2014年初召开的河北省农村工作会议。随与会人员参观河北衡水音乐小镇周窝村后,县委书记谢继炯深受启发,当时就萌发了一个想法:馆陶县有着深厚的文化资源,也完全可以打造像周窝这样的一批特色文化小镇。会后,谢书记又组织县、乡、村干部一起到周窝参观学习,并提出依托文化资源,牵线文化企业与村庄合作,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思路,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小镇。
思路确定后,计划随即付诸实施,县乡干部首先想到的就是寿东村。一方面,该村有建设基础,并且有不少在家务农妇女,孩子小,又走不出去,她们有强烈的致富愿望;另一方面,该村是省级贫困村,如何帮助农户谋到致富产业、实现脱贫,一直是县乡干部关注的问题。在谢继炯的引荐下,寿东村与粮画企业协商走到了一起。当时,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的张海增正处于创业阶段,虽然个人享有专利技术、产品具有广阔前景,但进一步发展受到资金、土地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双方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寿东村以每亩3万元的价格,提供15亩土地给张海增,用作建设生产基地,包括粮食画生产线、粮食画开发中心、产品展示大厅、职工休闲娱乐活动区、餐厅和职工宿舍等。公司和村庄以“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合作,公司负责提供原材料、技术指导和成品回收。村民在家里加工完成后,公司技术人员负责统一把关、回收,按粮画的面积、难易程度确定工资,这有效解决了村内妇女闲余时间增加收入的问题,村庄建设有了新的内涵。
粮画加工业不仅要引进来,更要在村里扎根发展,逐渐培育成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为此,村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初,公司为村内免费培训了3名粮画加工技术人员。后来,为方便村民就近学习,村里建设了粮画作坊。同时,制定鼓励扶持政策,凡本村从事粮画加工的,不仅免费进行培训,还免费提供一套桌椅、一套器皿。目前,寿东村粮画加工户已达到67户,每户年增收1.5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姚庄、东浒演、西浒演、寿南、寿北、东朱庄等10多个村庄、300户群众从事粮画制作。寿东村“无中生有”培育了一个小有名气的特色手工业,成为当地农村产业发展的新“龙头”。
合作让粮画公司与寿东村实现了双赢。目前,馆陶海增粮艺有限公司已有工人120人,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幅,在唐山、太原、郑州、济南、广州、深圳设立了销售网点,产品远销加拿大、美国、德国等国家。河北日报、河北工人报、河南科技报等多家媒体对粮食画作品做了专题报道,粮画作品“胡服骑射”被河北省文史馆收藏,部分作品荣获美国印第安纳州工艺美术展银奖、河北省艺术博览会金奖、广州艺术博览会银奖。随着粮画小镇知名度的提升,如今的寿东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市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带动了粮画制作销售、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日益兴旺,一二三产实现融合互动,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稳步提升。村内的咖啡屋,起初经营惨淡,来客寥寥无几,现在每天人员爆棚。村内的农家乐小院,起初由村集体投资,利用原有房屋改造,村里也没有人愿意经营,现在生意红火,吸引县城甚至山东冠县等地的游客来这里消费,经常需要提前预订。借助粮画这一品牌,下一步将完善配套设施,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努力把寿东村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旅游小镇。邯郸市旅游局已将寿东村纳入全市乡村旅游路线,虽然旅游收入现在还不明显,相信今后将逐步成为当地村民新的增收点。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资金,管理维护也需要资金。村庄可持续发展,需要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谈起村集体收入,贾春晖向记者介绍到,寿东村原来每年集体收入8万元左右,随着粮画小镇的成功打造,村里年收入将超过50万元,他掰着手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是集体土地经营收入。将60亩集体土地租赁种植果树、经济林木等,年可收入10多万元。将农家乐小院、咖啡屋、挂面坊、豆腐坊、石磨坊等对外出租经营,年收入10余万元。以集体土地入股,与驻村粮画企业、餐饮企业、行知教育集团进行分红,也有不小的收入。二是发展基金收入。村庄发展基金110万,年可增加理财收入10万元左右。三是闲置宅基地收入。将村庄内39片共20余亩闲置宅基地收回,种植白蜡、紫叶李、法桐和国槐等园林苗木,收入由集体与村民按3∶7比例分成,每年村集体可收入12万元。
中国美,农村要先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河北寿东村粮画小镇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有特色产业支撑的美丽乡村才会有旺盛生命力、才会持续长久。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方式,更要善于经营,把美丽变成生产力,实现既美又富。寿东村靠粮画这一特色文化,凝聚吸引力、提升竞争力,实现了“粮画生产—新品研发—加工制作—小镇建设—培训写生—休闲旅游”的粮画文化全产业链条无缝隙对接和良性循环。许多地方都有传统工艺、传统文化,只要把这些优势发挥好,把群众组织起来,尤其是与市场搞好对接,就能形成新的致富增长点,走出一条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