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调查

2015-10-29 08:37段伟华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加工业山西省贷款

段伟华

今年一季度,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增幅为9.58%。虽然这一增幅仍比较可观,但与往年同期20%左右的增幅相比,明显放缓。一方面是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所致,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问题。经历多年高速发展后,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业体量和质量都有了长足进步,同时也陷入了发展困境。在市场疲软、融资困难、负担过重等重重压力下,是升级提档华丽转身,还是被市场淘汰出局?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在面临生死抉择。

平稳发展量质双双提升

今年一季度,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4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8%。与其他行业相比,保持了较大增幅。

大多农产品加工企业近年来都有较大突破,特别是科研实力明显增强。最近,山西省农业厅对全省100家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调查显示,建有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业已经超过10家,将近一半的企业自建或与科研院所合建了技术产品研发中心。

很多企业开始向科技要效益,向深加工要效益。晋中市中科鸿基公司用玉米发酵生产的化工原料丙二醇,宏远科技公司用蓖麻生产聚十一酰胺植物工程塑料及制品,恒田科贸公司用玉米芯生产低聚木糖,均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高科技产品,与传统意义上初加工、粗加工已不可同日而语。

有的企业还以主打产品为载体开展文化旅游,大打文化牌。汾酒集团强力推进文化营销,杏花村汾酒酿造作坊遗址入选世界遗产预备名录,汾酒酿造技艺已进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中国汾酒博物馆成为我国第一个酒文化旅游基地;水塔公司建设了中国第一个醋文化博物馆,还原了明清时期的醋坊原貌,充分展示了山西老陈醋的悠久历史文化,该博物馆已被认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紫林、东湖、双合成等企业也建立了各自的主题文化园。

在政策引导下,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业的集聚化、集群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目前,全省已逐步形成了粮食、畜禽、乳品、果品、蔬菜、薯类、油脂、中药材等几个加工产业集群,形成了永济市、清徐县、太原市小店区、文水县、平遥县、晋中市榆次区、太谷县、广灵县等众多龙头企业聚集发展区域。集聚化、集群化是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

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也明显增强。

山西省农业厅调查的100家企业,2011年吸纳农民工就业人数为6万人,每人月平均工资1800元左右;去年则达到9万人,每人月平均工资2400元左右。

同时,企业与农户的联结机制也进一步增强。很多企业采取保护价和加价收购农产品、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方式,组织农户生产,提供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农户实现了共赢。

增速放缓

企业面临诸多困难

与其他行业相比,9.58%的增幅非常可观。但与往年同期20%左右的增幅相比,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增速并不乐观。

销售不畅是很多企业的感受,酒类、乳品等行业尤为明显。酒类龙头山西汾酒的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利润同比下滑;而古城乳业公司则面临鲜奶过剩和奶粉库存攀升的压力。市场疲软的直接后果就是产品积压和价格下降。山西龙旺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反映,中高端产品从去年开始销售不旺,到今年3月底库存量已接近年产能的一半。肉鸡是潞宝金和生食品公司的主要产品,其肉鸡分割制品平均每吨售价下降了3000多元。在积压和降价的压力下,企业盈利已经十分困难。

企业面临的另一大瓶颈则是融资难、贷款难。农产品加工业本来就是流动资金需求较大的行业,尤其在季节性收购农产品时资金需求量更大。可以说,资金短缺是该行业的一种常态,但从去年以来贷款变得更为不易。

经济下行压力下,银企之间互信度降低。多数金融机构对企业做出负面预期,纷纷抽资抽贷,现有贷款规模在收缩,新增贷款更难。即便企业之前信誉良好,银行也对其缩小了贷款规模甚至停止发放贷款。而且,贷款审批周期过长也对农产品加工业极为不利。有企业反映,贷款整个过程至少在5个月以上,等贷款落实到账往往已错过最佳用款时间。另外,农产品加工企业多数只能贷到流动资金贷款,此类贷款还款期限只有几个月,最长不到1年,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税负过重也是很多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农业企业平均利润在5%左右,工业企业利润点在15%左右,但两者所承担的税负区别并不大。很多企业呼吁,对农产品加工这样的低利润行业应该在增值税抵扣、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另外,产品进入超市的费用也值得商榷,有些企业的产品进入超市,需要按销售额的27%缴纳费用(入超费22%,管理费5%),而周边省份只有20%左右。

对症下药

行业需内外齐发力

种种压力加大往往意味着新一轮行业洗牌的来临,企业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和危机感,针对自身问题主动调整发展方向,设法渡过难关。

销售不畅并不能完全归结于市场需求不旺。有些企业主要依赖公务消费或者主打礼品消费,现在销售出现下滑是必然的,因为起初的产品定位就出现了偏差,必须尽快做出调整。而有的企业则是经营水平有差距,应该加强管理,走节本增效的路子。事实证明,越是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越有市场活力。那些以粗加工为主,以初级产品换取微薄利润的企业则应该化危为机,通过产品升级提档及早转身。

市场经济下的优胜劣汰是规律,行业洗牌也为企业壮大提供了机会。发展势头好的企业可以顺势并购做大,而小企业不妨以背靠大树的方式渡过难关。政府层面,适当时机也可以撮合企业通过组建集团、成立行业协会等形式,共抗压力,抱团取暖。

解决融资难,除了加强银企对接和互信,更重要的还是拓宽融资渠道。全省绝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主要靠银行贷款,渠道过于单一。融资渠道的多寡往往反映一个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比如太原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去年就成功发行了期限为24个月的1亿元私募债券,相比一般企业今年的融资压力就要小很多。

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普遍较弱,目前仅有振东制药、红杉药业、澳坤生物等少数企业抢滩资本市场,在上市融资方面取得突破。过去,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以贷款贴息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和热衷。今后,政策导向不妨也做一些调整,调剂一部分贴息资金用于引导企业多元化融资。

前不久,为切实帮助企业克服困难,促进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山西省出台了企业减负60条,其中不少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同样适用。企业不妨认真研究,对照自身困难寻找可用之处。相比工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又有其特殊性,农业、国土、税务、财政、商务等相关部门也不妨做一些专题调研和会商,为农产品加工业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帮他们渡过难关。

猜你喜欢
加工业山西省贷款
1—10月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下降3.7%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农产品加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现状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