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探讨

2015-10-29 07:36余涧江
建材与装饰 2015年7期
关键词:人行道道路交通城市道路

余涧江

(福建省龙岩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探讨

余涧江

(福建省龙岩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也空前加大,作为城镇建设重要内容的城市道路建设,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断满足人们对于出行舒适度的新要求。本文从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意义、必要性及设计的内容等方面对该命题做了分析,主要包括非机动车道设计、人行道设计、机动车道设计和道路横断面设计等。

城市道路;人性化;必要性

前言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道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与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出行安全密切相关,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城市道路设计,在设计中体现人性化设计,让道路真正成为和谐城市的一部分[1]。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与相关的理论文献,对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意义做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具体内容。

1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

1.1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意义

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中,必须最大程度上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综合考虑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公交车和周边环境因素,以使道路交通与人们的需求相协调,有助于人们的安全、经济和便捷出行,为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撑。通常而言,城市道路分为四个等级功能,即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当前,不少的城市在规划时专门开辟公交专用车道、自行车道和轨道交通道路。通过这样的设计,保证城市各类车辆的出行畅通无阻,减少拥堵[2]。这体现了人性化道路设计理念,对于有效连接商业街与非主干道,以及保证市民的出行安全,均有重要的意义。

过去的城市道路设计主要考虑交通流量和交通特性两个方面,但是仍旧未能解决拥堵问题,也忽略了人们的感受。因此,在城市道路设计时,在实现道路基础功能的同时,提高其舒适度、便捷性和观赏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将基础功能与人性化设计相结合是必然趋势,是发展所需。

1.2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

当前,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张,城市道路拥堵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和不满,给市民的出行带来很大的麻烦。同时,私家车数量增加、拥堵等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交通事故、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等。所以,这就要求强化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将机动车、行人、非机动车和周围环境等综合考虑在内,最大限度上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市民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出行环境和空间[3]。

2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具体内容

2.1道路横断面的设计

(1)平整度。平整度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功能。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在人行道的设计上,增加一些漂亮的图案等,但是行人对地砖颜色及其上面的颜色,似乎不感兴趣。因此,在设计时,设计人员应首先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同时尽量采用防滑砖进行铺砌。

(2)与单位门口上车坡道的关系。在过去,对于两者关系的处理,一般是上车坡道比两侧人行道低10~15cm,这种设计的优点是行人在上,而车辆在下,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但是缺点是道路的利用率比较低。同时,这种设计方式也不利于老弱病残孕的行走。因此,基于以上缺点,将单位门口与人行道的设计方式改为坡道连接,并用不同的材料加以区分,提醒行人注意。这种设计增加了舒适度。同时,将车道与人行道置于同一平面之上,照顾了景观与功能两方面需要,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收到了良好的设计效果。

(3)高差问题。车道与人行道的高差如果比较大,即在0.8~ 1.5m之间。这考虑了两个方面的因素:①单位车辆的进出;②尽可能保留人行道的电杆与树木。因此,在设计时可将人行道与车道设计成两个纵坡,有效控制两者之间的高差。在高差较大时,采用踏步,而在高差较小时,采用坡道衔接,同时设置一道挡墙,并适当装饰这道挡墙,既起到绿化的效果,又提高了安全性。

2.2非机动车道的设计

在过去,中国道路系统的功能不明确,将生活性道路和交通性道路的功能混为一谈,这就导致不同动力性能的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行驶,成为中国城市道路中的一个普遍的、突出的问题,尤其是非机动车的出行,受到机动车和行人的影响,而且影响比较大,安全和速度无法保证[4]。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的设计要求,非机动车道宽度为车道的倍数计算,同时交通流量的确定,根据自行车出行高峰的流量来确定。非机动车道纵坡宜小于2.5%;当大于或等于2.5%时,纵坡最大坡长应符合下表规定。另外,非机动车道通过立体过街设施可与道路、交叉口本身条件及周边情况相结合,设置旋转或坡道式等等。

表1 

2.3人行道的设计

人行道的设计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人行道的设计包括两部分:①盲道设计;②人行道设计。对于盲道设计,应采用表面凹凸有致的材料,便于盲人行走[5]。人行道对于防滑具有很高的要求,必须增加防滑设计,提高人们在雨天、雪天出行的安全性。此外,人行道的设计中,还必须注意高差问题,将高差控制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并尽量采用防滑砌。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生活性街道是人行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需要倍加关注的一个设计部分。对于这部分的设计,主要是标线、标志和车流流速的控制和设计,力争通过合理设计,既能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同时也不妨碍车辆的正常通行。

2.4机动车道的设计

在城市道路机动车道设计中,主要包括两部分:①横向安全距离;②车身宽度。这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两大因素。其中,行驶速度与横向安全距离之间的联系紧密,而车辆行驶方向偏离摆动误差,导致车道线与车辆行驶方向之间会出现一个误差。根据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设计要求,车道宽度应采用波良科夫模型计算,而相关的参数根据20年后的道路交通流量、车辆性能和组成等进行设计。在这一计算模型中,可是当缩短横向安全距离。而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道路的交通组成与横断面在同一时刻,构成比例发生变化,这是适当缩短横向安全距离的主要依据所在。

2.5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道路交通工程的设计,主要是借助行政管理手段和道路交通工程技术,根据“交通分离、交通流控制与调节、均衡布局”的原则,根据交通流的性质来疏导,在充分考虑城区交通组织、单向道路交通和限速路段位置等因素的基础上,优化人行道的设计,并完善人行过街信号灯、设置无障碍通道等,并设置安全岛和过街横道线,人行横道长度大于16m时,应在分隔带或道路中心线附近的人行横道处设置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安全岛宽度不小于2.0m,困难情况下不小于1.5m,以提高道路人性化设计的水平。

2.6道路相关设施的设计

(1)立体过街设施的天桥和地下通道应结合公交站点及道路周边的实际情况设置,尽量减小步行距离,为过街行人提供便捷。

(2)临时停车场的设计。当前,城市机动车的停放比较混乱,而城市的用地矛盾又很突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将比较宽的人行道视为机动车的临时停车场,并根据各个道路路段的特点,明确人行道为临时停车场的时间段和路段。同时,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并加强对人行道的养护,充分利用人行道资源,这不仅有助于缓解道路交通压力,也有助于改善乱停车的现象。

(3)道路与休闲广场的设计。目前,城市用地的情况不容乐观,导致市民的生活娱乐空间越来越小,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越来越不宜居,加上绿化景观比较少,就很容易造成压抑感。因此,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可在靠近人群聚集地的地方,设计一些微型的休闲广场,并将道路与这些微型的休闲广场连为一体,提升行人的愉悦感[6]。

(4)道路的绿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绿化设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私家车数量持续增加,交通污染日渐恶化的今天,利用城市绿化来改善道路交通环境,成为一个有效的途径。在设计时,可在道路两侧增加花草和绿化树木等,提高道路沿线的绿化率,这对于改善城市气候、美化环境等均有着重要的作用。

3 结束语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道路的功能也越来越高,主要是在观赏性、舒适性和便捷性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当前及未来的城市道路设计中,应坚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体现人性化的理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研究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道路工程的设计,同时提高道路绿化率,完善各种设施,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人性化的城市空间,让城市更适合市民的居住和生活。

[1]刘丽芬,闫海港,任荆州.从步行系统浅谈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J].城市道路与防洪,2012,16:137~139.

[2]李志鹏.以人为本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7:118~120.

[3]杨欢,程克志.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07~209.

[4]闫建才,于成龙.结合深圳市松柏路光明新区段浅谈人行天桥的人性化设计[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2,23:1124~1125.

[5]金国琴,杨建梅.公路改建城市道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工程技术),2014,13:131~132.

[6]张勇.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探讨[J].科技视界(规划与设计),2013,13:310~302.

U412.37

A

1673-0038(2015)07-0013-02

2015-1-27

余涧江(1979-),男,工程师,从事道路与桥梁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人行道道路交通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跟踪导练(一)
预制装配式透水人行道板的力学性能分析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