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立霞
摘 要:绿色建筑是将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理念融入到建筑理论中,这一理念也是现代建筑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节能功效。我们在运用这一理念的时候,要考虑到相关政策,然后对建筑进行全面的节能设计,从而完成绿色建筑的设计。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规划;节能设计;能源消耗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20.132
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总战略目标的总部署计划,在城镇建筑建设过程中,一套行之有效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可以很好地减少建设中的各种能源浪费。从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耗结构来看,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快速建设已经导致了主体的生存能源消耗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1 绿色建筑的概念
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导致污染日益加重。“绿色建筑”的概念自20世纪建筑大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以后,人们就开始致力于建设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存空间。而在运用这一理念时,也主要以建设环保型社区为主要任务。经过近30年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已经在世界各地拥有了成熟的评估系统,而我国在这一热潮中,也于2006年也开始实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这也标志着我国已经有了规范化的绿色建筑标准。
2 绿色建筑中的节能设计
在建造绿色建筑时,主要利用高效率的新型能源,在对自然环境影响最小的情况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充分融合,与此同时,将两者完美地与建筑结合在一起,实现主体结构的统一。所以在设计绿色建筑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节能设计的关键,以最少的资源换取最大的经济回报。可根据大致的预算进行周密、有效的施工,完成相应的建筑任务。绿色建筑理念通常可以节约1/3的能耗,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下面我们针对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2.1 建筑规划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在建筑规划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建筑物的整体设计,从而保证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同时,在关键的能耗上,能够取得技术性的资源节约成果。而在这一过程中,如果选址不当,就很容易导致在后续的工程中出现过多的能耗损失。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管理:①合理选择建筑地址。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当地的气候和交通等方面的因素来设置建筑。这样能够确保在建成以后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能够在建设过程中节约成本。②采用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降低室内的一些家用电器消耗。一套有效的通风设计方案有利于建筑内部的空气流通,这样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合理设计建筑可以完成一个整体的体量建筑朝向构造,这在确保自身的定向以后,也能更好地完成空间分割,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的采光,减少建筑对采光设备的依赖。
2.2 围护结构设计
在建筑的围护设计中,因要涉及到门窗结构的设计,因此会对建成以后的环境使用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国外,为了达到这一效果,会投资5%左右的资金,这样就可节约30%左右的能耗。这些数据表明,在墙体设计中,墙体的建筑外围结构可以起到一定的承重效果,所以在围栏设计中,可以稍微调整墙体。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材料,还能在达到保温隔热要求的同时,利用复合墙体完成相关的节能设计。在栅栏结构的设计中,也可以利用隔热玻璃来做相应的保温设计,这样在冬季采暖和夏季降温的过程中也能够降低能耗。利用高效的热辐射材料进行相应的功能汇总,能够较为有效地完成这一类的节能建设。
2.3 提高利用率
在发达国家,利用空调采暖的能耗占到了建筑日常能耗的60%以上,而我国在采暖、照明等上的能耗增长速度也已经明显超越了发达国家。可见,只有高利用率的空调、照明系统,才能有效减少建筑的能耗问题。要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我们就要了解建筑的建设特点以及相应建筑设备的功能,同时在了解气候特点的同时,有效地完成相应的节能任务。在高能效的暖通空调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设备的内部系统构造,从而通过不同的系统设计建筑的内部排布,有效利用空间构造提高相应的能源管理利用率。在利用率的问题上,2006年,清华大学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超低能耗建筑,该建筑就可以表现出我国的建筑尖端技术。这栋建筑使用的水循环空调,能耗要比普通空调系统低了至少30%,同时内部应用了感应开关,人一旦离开了房屋,就可以自动关闭照明系统,同时停止供应冷暖,这样比相同规格的建筑在能源消耗上降低了至少70%. 另外,这栋建筑还建造了雨水、地渗水的收集处理系统,这些被收集的水可以用于冲厕所。
3 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生产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这两个头衔也就表明我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能耗大国,节能减排对我国来说是一条必经之路。对于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我国应该有自己的一套发展思路,在研发的过程中,应该综合多门学科进行相关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唐京华.浅析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设计管理,2011,28(1):34-35.
[2]李焕.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1,24(7):129-130.
〔编辑: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