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弘阳
华南抗战,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南抗日武装,抗击和牵制日伪军,实施香港大营救,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8月22日夜间至2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专项演练在北京天安门地区及长安街沿线进行。
《小康》记者获悉,在50个方(梯)队中,有2个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由从大陆遴选的、目前健在的国共两党抗战老兵、我党我军和国民党抗日英烈后代,以及抗战支前模范代表组成。这些抗战老兵平均年龄90岁,抗战支前模范平均年龄88岁,英烈子女平均年龄78岁。
他们当中,有一位86岁的支前模范:李光奎。他来自广东汕头,亲身经历了70多年前华南那段血火纷飞的岁月,是华南人民全面开展抗日战争、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见证者。
广东近代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1938年10月12日凌晨,日军进犯广东并在惠阳大亚湾登陆;21日,日军攻陷广州。从此,华南抗战风起云涌,直至最终的胜利。
华南战场最主要的战事发生在广东(当时的海南岛由广东管辖)。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付昌,参与撰写了《广东通史》第六卷抗战部分。他说,“广东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广东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的一次最伟大的胜利,写下了广东近代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华南的抗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七七事变”到1938年10月。初期阶段,日寇只有小规模入侵和频繁的飞机轰炸。期间,日军先后侵占蒲台、担杆、三灶、涠洲和南澳等岛屿,并在一些岛屿建立机场,利用这些机场和舰载飞机轰炸广东。华南军民从这时起就坚决抵抗入侵,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到1945年6月,是华南抗战的激烈和相持阶段。1938年10月,日寇开始大举侵粤,广东军民开展了英勇的抗战。特别是广州失陷,广东军政机关迁移粤北后,当局比较顽强地抗击了日寇的进犯。当日军大规模从大亚湾登陆偷袭时,尽管当局因为防卫战略失当,造成准备不足,兵力分散,但该地守军仍努力在惠州、博罗和增城迟滞了日军的攻势。
1945年7月到抗战胜利是第三阶段,是抗战的反攻阶段。由张发奎指挥的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所辖第二方面军,在各方面的配合下准备反攻广州湾(湛江)和在广州作战,收复广东。就在要发动对湛江日军攻击时,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华南抗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日寇进犯的时间不同,华南抗战与全国抗战也有不尽相同的地方。
从时间上看,华南抗战的激烈时期是在全国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在全国抗日的战略防御阶段,日军尚未大举入侵广东。在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则发动多次大规模进犯,企图消灭广东守军。华南抗战的战略意义主要在牵制大量的日伪军。一方面国民政府抗战的重心不是广东,广东的守军经常外调其他地方作战。另一方面,因为兵力不足,日军无力占领广东大部分地方,所以侵占广东的战略目的在于占领出海口,切断中国对外通道,阻止海外战略物资的输入,扼杀中国的抗战能力。
在统一战线方面,抗战中,广东的中共党组织积极安排共产党员到国民党军队中工作,第十二集团军等部也接受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到其部队开展政治工作、文艺宣传、战地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共有数百共产党人参与。一度形成了国民党、共产党和第三党及无党派人士在粤北抗日军中亲密合作、团结抗日的局面。这在我国抗战史上是极有意义的现象。
华南抗战,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华南地区树起了坚持抗战的伟大旗帜,凝聚了民心和力量,激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华南抗战这场血与火的洗礼中,广东各族人民都自觉地投入了这场战斗。瑶族在粤北、黎族在海南,和汉族人民一起战斗;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共赴国难。同时,华南抗战激励起广大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的爱国救国热情,吸引着许多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以各种方式支援祖国的抗战,抗战期间,仅归国参战的粤籍华人华侨就达4万余人。
抗击和消灭了大量日军,阻退了日军的持续进犯和战略图谋,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日战场的大局。中共领导的华南抗日武装开辟的华南敌后战场,建立了拥有600万人口以上的根据地和游击区,把日军限制和孤立在广州等中心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周围。国民政府所属部队与日伪军大小战斗数百次,其中进行了5次大的战役,近20次较大的阻击和牵制作战。共毙伤俘敌伪2.5万余人以上。保安团队与敌伪作战200余次,毙伤敌伪4600余人,俘敌伪500余名。击落敌机7架,毙俘敌机师12名,击沉敌舰2艘,俘敌运输舰1艘。
配合和支援了盟军的对日作战,扩大和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华南抗战,给日军实施“南进”计划造成极大的后方威慑,从而支援了东南亚等地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为英美盟军赢得了整军备战的时间。在一些战役中,中共领导的华南抗日武装还为盟军提供了大量支援,赢得了极大的国际声誉。
中共:华南抗战的中流砥柱
日本侵略者入侵广东后,华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东江、琼崖、珠江、南路和韩江等地区开展了波澜壮阔而又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战争,创建了华南抗日纵队以及地域广泛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在华南开辟了继华北、华中之后的全国第三大敌后战场,成为华南抗战的中流砥柱。
参加9.3大阅兵的李光奎,就是韩江纵队的支前模范。1945年6月,年仅16岁的李光奎加入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韩江纵队一个游击小组。这个游击小组负责通讯、交通、侦察敌情、传递散发张贴传单、宣传教育等工作。在党组织的领导及安排下,李光奎以读书、教书、种田等各种不同身份作为掩护,到普宁三区梅峰一带、大南山坡汫村、五区定厝寮村等地下党活动点积极开展地下革命工作,还多次主动请缨,冒着生命危险只身一人深入敌占区,侦察敌情,及时向党组织反馈情况,为抗战提供了可靠、有价值的情报。
华南抗日纵队还挺进港九,打击日伪,成功营救大批滞港的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精英,以及盟军和国际友人。东江纵队和当地党组织还营救了近百名被关进日军集中营的国际友人、英国官兵、美国和比利时等国侨民脱离虎口,营救了美国第十四航空队飞行员克尔中尉等多人;琼崖纵队营救和收容了美英荷澳印等国官兵、技师和劳工80人。
抗战后期,为支持盟军的对日反攻作战,东江纵队与美国军队合作,建立了一个拥有200多人的情报网,收集日军情报。情报的质量受到美军的赞誉,认为“质和量都非常优越”,“对美国战略部队在中国的成功有着决定性的贡献。”
据统计,在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战中,中共领导的华南抗日纵队对日伪作战3800余次,歼灭日伪军2万余人,抗击和牵制日伪军15万余人,立下辉煌战绩。
香港大营救
“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由于大片国土沦陷,加上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反共高潮、加紧对抗日进步人士的迫害,许多著名作家、艺术家、学者、记者等文化界人士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在内地不能立足,先后从各地转移到香港,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9日,日军进攻香港,并很快占领香港。
中共中央和中央南方局对滞留香港的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的处境十分关心。日军进攻香港的当天,中共中央急电周恩来、廖承志、潘汉年等,要求多方设法保护并帮助旅港文化人和民主人士撤离港九,将他们转移到东江抗日游击区等地。南方局和周恩来当即急电廖承志和东江抗日游击队领导人,要求坚决执行中央指示,不惜任何代价,不怕牺牲,积极营救被困在港的文化界人士、爱国民主人士和国际友人。
按照党中央和南方局的指示,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等,与中共南方工委、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领导同志紧急部署营救工作。随后,广东地方党组织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迅速投入营救、护送、接待工作。当日军攻占九龙时,游击队即派两支精干的短枪队进入新界和九龙市区活动,并建立起两条秘密交通线。
日军攻打港九后,文化人和民主人士几易住所,各自分散隐蔽,彼此失去联络。营救人员几经周折,终于设法找到了所有的营救对象,帮助他们安置在安全的秘密住所,以摆脱日军的搜捕和特务的监视、跟踪,然后将他们分批从港岛偷渡过海,护送到九龙佐敦道、花园街、上海街等处秘密接待站,再分别安排他们转移到东江游击区或其他地区。
1942年1月9日,茅盾、叶以群、戈宝权等文化人在香港洛克道,换上老百姓的便装,打扮成“难民”,由游击队的交通员引领,避开日军岗哨和检查站,至黄昏时抵达铜锣湾避风塘,登上营救人员准备好的一艘大驳船。邹韬奋、胡绳、廖沫沙、于伶等人也先后由交通员带到这里。次日凌晨,交通员又分别将这些文化人带上三只披有草席篷的小艇,乘着铜锣湾出口处巡逻日军换岗之机,疾驶渡海,终于安全抵达九龙市区秘密接待点。
1月11日,几十名文化人打扮成“难民”撤离九龙市区,在游击队的武工队护送下,沿西线入青山道,经过秘密交通线,避开日军检查岗哨,顺利通过日军的封锁线,然后翻山穿谷,渡过深圳河,胜利抵达宝安阳台山抗日根据地。随后,一批批文化人、民主人士和国际友人都陆续被营救出来,并护送到达抗日根据地、游击区和其他安全的地方。经过共产党人及游击队员几个月的紧张工作,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终于营救出文化界知名人士、爱国民主人士300多人,连同国际友人及其他人士共800多人,并接应了2000多名到内地参加抗战的青年。
这一历史,后来被茅盾先生称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也在多部影视剧中重现。
粤侨为抗战作出巨大贡献
从1937年开始,华侨就是支持世界反法西斯的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有“航空救国”,有“捐资救国”,亦有“回国参战”。海外华侨在海内外创办航空学校、培养飞行员,开办飞机制造厂、生产飞机和零件,捐款购买飞机,回国参加空军对日作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
广东是全国第一大侨乡,海外华侨华人历史长,人数多,分布广。在抗战时期,海外华侨华人约800—1000万人,大部分是广东籍侨胞。广东籍侨胞在抗日战争中不分地域、不分党派,不分贫困贵贱,都在抗战的旗帜下团结集合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许多华侨放弃了在国外的优越生活,放弃了工作和学业,放弃了温暖的家庭,毅然回国参加抗战,最后甚至牺牲了生命。
南侨机工是1939年陈嘉庚先生领导南洋总会号召和招募回国参加抗日战争的爱国华侨。当年回国服务的南侨机工共有三千多人,因战火、车祸和疾病为国捐躯有一千多人,占总回国人数的三分之一。
张伟民先生是国内健在的七名南侨机工之一,是目前广东省唯一健在的南侨机工。今年90高寿的张伟民先生1925年出生于广东省揭西县,4岁随家人去马来西亚士乃生活。1939年,年仅13岁的张伟民参加了南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属于马来西亚南洋机工第九批队员。
8月15日,张伟民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当时是武汉大学合唱团到马来西亚演出,宣传抗日救国。他受到鼓舞,得知国内形势危急,便毅然参加南侨机工回国抗战。
如今,张伟民老先生虽然“口齿不清”,但思维依旧清晰,对往事记忆犹新。他说,“我离开马来西亚登上回国的船时,父亲在鼓楼上目送我,我记得当时不断擦眼泪,回国后到我父亲去世时都没能够看他一眼……”
编辑/陈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