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盈之 郭进 刘仕萌
摘要:基于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视角,运用投入产出法和PLS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我国的碳锁定状况和碳解锁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995~2009年,我国的碳锁定形势总体上得到了较大改善;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可以直接产生一定程度的碳解锁效应,同时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还能够通过优化能源消耗和产业结构来进一步实现碳解锁;制度创新还可以对我国的技术进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碳锁定;碳解锁;技术进步;制度创新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5.10.08
中图分类号:F206;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5)10-0033-06
Abstract:This paper applied inputoutput analysis method and PLSSEM analysis method to make a study of Chinese carbon lockin and its carbon unlocking path wit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perspectiv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inese carbon lockin situation had achieved a great improvement from 1995 to 2009.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mainly relied on optimizing Chines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ts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generate a greater carbon unlocking effect indirectly.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lso doe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Chinese technology.
Key words:carbon lockin; carbon unlock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断创造奇迹,但是产业发展一直锁定在碳密集化石燃料能源系统中的现象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之一。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化石能源消费量达2613亿吨油当量,占世界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的2129%。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化石能源消耗总量以年均76%的速度快速增长。摆脱碳锁定效应,实现碳解锁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和条件。
1文献回顾
碳锁定概念最早由西班牙学者George C Unruh在2000年提出,根据George C Unruh的定义,碳锁定是指由于规模报酬递增驱使的技术和制度导致的当前经济发展锁定在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碳密集能源系统中的现象,其实质是一个“技术—制度综合体”(Technoinstitutional Complex,TIC)[1]。在随后的2002年和2006年,George C Unruh再次发表了两篇颇具影响力的论文,先后从了解碳锁定、逃出碳锁定和碳锁定的全球化三个层面对碳锁定问题进行了分析[2,3]。
关于碳锁定的形成原因,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碳基技术是产生碳锁定的直接原因,同时社会生产中围绕碳基技术形成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了碳锁定形势。因此,碳锁定是碳基技术体制和碳基制度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4,5]。李宏伟指出碳基技术和碳基制度相互联系、互相依存,一旦稳定的TIC得以形成,就会保持稳定并抵制变化的发生,继而产生碳锁定效应[6]。
关于碳解锁的实现路径,破解碳基技术体制的宏观因素变化、局部或整体技术调整、新技术的创新应用[7]以及破解碳基制度体制的国家政策、产业发展、市场结构、社会文化等[8,9] 都具有一定的碳解锁效应。针对中国的碳解锁实现途径,安福仁、张彩庆等指出大力培育和发展低碳技术以及构建与低碳技术相配套的制度体系是中国破解碳锁定效应的重要内容[10,11]。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碳锁定问题和碳解锁路径进行了研究,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研究从理论上指出碳锁定是一个“技术—制度综合体”,但是鲜有关于定量测度地区碳锁定形势的研究;其次,现有研究指出破解碳基技术体制和碳基制度体制是破解碳锁定的两条路径,但是未能定量研究这两条路径的有效性和解锁效应。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定量描述1995~2009年我国的碳锁定状况,构建PLS结构方程模型,基于技术进步视角和制度创新视角实证分析实现我国碳解锁的有效路径。
2我国碳锁定形势的测度和分析
21研究方法
虽然造成碳锁定的原因来自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但在表现形式上都一致呈现出高碳投入特征和高碳排放特征。基于此,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来客观测度我国的碳锁定状况。
一个产业部门的总碳排放量tci可以表述为:
22数据来源与产业部门整合
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编制了1995~2009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40个主要国家的投入产出表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核算表。本文以此为数据源,同时为了保证产业部门划分的一致性,参照联合国颁布的ISIC准则(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准则)以及产业部门间的相似性,将我国的产业体系整合成20个产业部门,如表1所示。
结合表2、图1和图2,首先,从整体上来看,1995年我国的综合碳锁定系数为2530,到2009年综合碳锁定系数下降为832,降幅达67%;1995年我国的部门内碳锁定系数为473,到2009年部门内碳锁定系数下降为289,降幅达39%;1995年我国的部门间碳锁定系数为2057,到2009年部门间碳锁定系数下降为543,降幅达74%。因此可以判断,我国的碳锁定形势从整体、部门内和部门间三个层面取得了较大改善。
其次,分析我国碳锁定系数的构成可以得出,1995年我国部门内碳锁定系数占综合碳锁定系数的187%,部门间碳锁定系数占综合碳锁定系数的813%。而到2009年,我国部门内碳锁定系数占综合碳锁定系数的比例上升了161%,相应的部门间碳锁定系数占综合碳锁定系数的比例下降了161%。说明我国部门内碳锁定系数占综合碳锁定系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而部门间碳锁定系数占综合碳锁定系数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综上所述,经过了15年的发展,我国的碳锁定形势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碳解锁,然而当前阶段碳锁定问题依然是阻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障碍。首先,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率相对较低,能源利用效率和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其次,我国的制度体系中存在诸多阻碍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和障碍,在新形势下弱化或消除这些阻碍因素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3我国碳解锁路径的检验和分析
31研究方法
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与碳解锁的关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技术进步过程和制度创新过程本身具有低碳投入和低碳排放的特征,可以直接产生碳解锁效应;其次,在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背景下,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会实现一定程度的优化,因此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还存在间接的碳解锁效应。基于此,本文进行如下假设:
H1a:社会消费的改善可以促进制度创新;H1b:经济政策的优化可以促进制度创新;H1c:创新成果的转化可以促进制度创新;H1d:社会文化的推动可以促进制度创新;H2a:制度创新可以促进技术进步;H2b:制度创新可以改善能源消耗;H2c:制度创新可以优化产业结构;H3a:技术进步可以改善能源消耗;H3b:技术进步可以优化产业结构;H4a:制度创新可以改善碳锁定状况;H4b:技术进步可以改善碳锁定状况;H4c:优化能源消耗可以改善碳锁定状况;H4d: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改善碳锁定状况。
作为结构方程模型之一,PLS结构方程模型能够克服数据分布未知和小样本观测值的局限性,能够客观地反映出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对我国碳锁定状况的影响,满足本文分析的需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还可以通过优化能源消耗和产业结构来产生间接的碳解锁效应。具体而言,制度创新对技术进步、能源消耗和产业结构的路径系数分别达到了0948、0367和0593,说明制度创新可以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状况以及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而产生更大的碳解锁效应。从比较路径系数大小而言,制度创新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作用最强,这也进一步证实了碳锁定的TIC本质。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类似,本身直接产生的碳解锁效应十分有限,但可以通过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耗和产业结构来产生更大的碳解锁效应。
社会消费、经济政策、创新成果、社会文化4个因素对制度创新的作用路径差异较大。首先,经济政策和社会文化对我国制度创新的路径系数依次为0680和1129,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优化有关能源的经济政策、构建低碳型的社会文化是推动我国制度创新的两个重要因素;其次,创新成果对我国制度创新的路径系数显著为负,即阻碍了我国的制度创新。本文认为我国的创新成果以技术模仿为主,已达到有效技术模仿的临界值,而现有的以技术模仿为主的创新成果不仅无法满足我国进一步实现碳解锁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而且由此形成的路径依赖对我国的制度创新形成了阻力;最后,社会消费对我国制度创新的路径系数不显著,分析其中的原因,本文认为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长期以来一直非常重视GDP和工业总产值,即生产环节。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贡献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尽管消费环节是我国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不重视社会消费导致了其对我国制度创新的推动作用不强。
4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基于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视角,运用投入产出法和PLS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我国的碳锁定状况和碳解锁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指出:从1995年到2009年,我国的碳锁定形势从整体、部门内和部门间3个层面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碳解锁;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不仅可以直接对我国的碳锁定形势产生一定程度的解锁效应,同时也可以通过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耗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来间接地产生更大的碳解锁效应;制度创新还可以对我国的技术进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围绕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文化是推动制度创新的重要因素,但是以技术模仿为主的创新成果对制度创新具有阻碍作用,社会消费状况的改善对制度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本文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我国进一步实现碳解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创新与技术进步相配套的制度体系,促进低碳技术的研发、培育、应用和推广;第二,制定有针对性的低碳经济政策,发挥政府在进一步实现我国碳解锁进程中的政策导向作用;第三,构建低碳型社会文化,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树立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第四,推动创新成果由技术模仿向技术发明转变,重视社会消费方式改善对我国碳解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Gregory C Unruh. Understanding Carbon Lockin[J]. Energy Policy, 2000,28(12):817-830.
[2]Gregory C Unruh. Escaping Carbon Lockin[J]. Energy Policy, 2002,30(4):317-325.
[3]Gregory C Unruh, Javier CarrilloHermosilla. Globalizing Carbon Lockin[J].Energy Policy, 2006,34(10):1185-1197.
[4]Rasmus Karlsson. Carbon Lockin, Rebound Effects and China at the Limits of Statism[J]. Energy Policy, 2012(51):939-945.
[5]屈锡华,杨梅锦,申毛毛.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碳锁定”成因及“解锁”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3(7):201-204.
[6]李宏伟. “碳锁定”与“碳解锁”研究:技术体制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3(4):39-49.
[7]T J Foxon. Technological Lockin[J]. Earth System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3, 1:123-127.
[8]Christoph Bertram, Nils Johnson, et al. Carbon Lockin through Capital Stock Inertia Associated with Weak Nearterm Climate Policies[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3,1.
[9]Sanya Carley. Historical Analysis of U S Electricity Markets: Reassessing Carbon Lockin[J]. Energy Policy, 2011, 39(2):720-732.
[10]安福仁.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碳锁定挑战[J]. 财经问题研究, 2011(12):40-44.
[11]张庆彩,卢丹,张先锋. 国际贸易的低碳化及我国外贸突破“高碳锁定”的策略[J]. 科技管理研究, 2013(6):111-127.
(责任编辑:李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