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利粉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传统手工织布在家纺行业中再生的思考
——以红安大布为例
魏利粉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传统手工织布红安大布需在家纺产品领域突破瓶颈再生,在分析其发展现状下,指出了产品固于传统,缺乏创新,内涵挖掘不足,形式单一、零散,营销乏力等问题,从品牌优化、产品创新、现代设计等方面提出革新发展路径。
传统手工织布;红安大布;家纺
2009年,国家正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新思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其宗旨是“以保护带动发展,以发展促进保护”。红安大布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新出路。本文通过对红安大布的传承保护现状分析,以家纺为点,寻找突破发展瓶颈的办法,从而达到以点带面,为其他地区的传统手工棉纺织的传统保护,探索新出路。
自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以来,从保护到传承,从活态传承到生产性保护,非遗的文化价值被逐步的挖掘出来,但其文化遗产背后所蕴藏的巨大文化经济产业却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掘。而像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意义与独特的审美属性日益凸显,其价值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实用。由于传统的织布依然保持着手工生产方式,所呈现的原生材质与环保生态的纤维特性,成为自然的、人文的最好诠释。红安大布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是鄂东地区民间传统手工棉纺织的杰出代表,其承载的文化价值,成为拉动一方经济的主要文化产业。其中,家纺类产品是红安大布的主导产品,但因产品过于传统,缺乏创新等问题,而面临发展瓶颈。
红安大布生产所在地属大别山革命老区,战争年代为红军战士制作军服被单,解放后,董必武、李先念、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很多将军常把红安大布当日用品使用。现如今,传统手工棉纺织布承载着民间民俗文化,在激烈的现代市场经济竞争中,虽有政府的强力支持和保护,却未能占有一定的市场,甚至依旧处于劣势。
1.产品结构单一,缺失整体系列感。现代家纺产品门类分割细致,包括窗帘、布艺、靠垫、床品、地毯、浴巾、厨房等纺织用品,成为现代软装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软装饰设计体现出空间使用者的品味和审美素养,将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理念,满足空间的个性化需求。而红安大布本身所蕴藏的文化价值,本应受到追求高品位人士的青睐,但由于红安大布家纺产品过于单一,目前只有床上用品和抱枕,更不能与室内格调形成整体的系列感。从而产品不能达到高层的需求,这无疑制约着其产品在市场中的档次及占有率。
2.产品过于传统,缺乏创新。红安大布是鄂东民间传统棉纺织产品,织出的棉布依旧是较为传统的花色样式,以致加工出的家纺用品过于传统,过于民俗化,缺乏现代设计创新,与现代审美格格不入。所以,红安大布虽然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不能让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使其消费对象受到极大的限制,不能够较好的占有市场。这是红安大布家纺产品所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3.内涵挖掘不足,没有形成品牌文化。红安大布不仅是民间传统手工制作,蕴藏着红安当地的民俗风情,更承载着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目前,红安县有多家红安大布零售店,注册商标的寥寥无几,更不用说树立品牌文化。其家纺产品更是被放置在土特产门店销售,整体的品牌文化意识薄弱。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下,延伸出的非遗衍生品开发应遵循“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宗旨,达到非遗的活态保护与传承。因此必须弘扬和发展家纺传统文化,拓展传统家纺技术的延伸影响力,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家纺产品技术融合并有所创新,创作出具有现代感的特色家纺产品。基于此,笔者从以下角度,构建红安大布家纺产品的现代化发展。
1.拓展产品类型,打造系列设计。红安大布的质地,尤其独特的审美特点,可以运用到多种家纺产品中,其代表的文化符号,使产品更具文化内涵。红安大布除了要开拓现下中低档的产品品类,更重要的是打造富有现代设计感和系列感的中高档家纺产品。那么就要同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相结合,与室内软装饰设计公司合作,为红安大布家纺产品开拓新的发展道路。
2.保护传承,创新实践。红安大布属非遗名录传统技艺类,其保护重点是传统的手工技艺。所以说,对红安大布的纱线、图案、色彩加以现代设计,从而使家纺产品从面料上适应现代审美要求,拓展消费市场,能更好的开拓红安大布的市场占有率。
3.注重文化内涵,树立品牌意识。红安大布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是其本身冠有文化符号。在红安大布家纺产品的设计开发中,更要注重其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挖掘和运用,综合整理出不同消费层次的文化理念,逐步增强品牌意识,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这些需要政府、学校和传承人之间的密切协作,共同努力。
[1]汪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理念的认识[J].艺苑,2011(02).
[2]余强.乡村手工夏布的可持续性传承[J].装饰,2013(10).
TS105.1
A
1005-5312(2015)32-01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