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明
网民们今天还为教主和Baby的婚礼津津乐道,明天就又关注可能怀了华语乐坛半壁江山的汪头条孩子的“国际章”了。
10月8日,黄晓明(被网友称为“教主”)和杨颖(Angelababy)于上海高调完婚,一下子成了全民的欢乐盛宴。
按惯例讲,娱乐圈的事永远都是雷打不动的头条。不管是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还是青岛天价大虾让一个城市的名声瞬间跌入低谷,都不如两个一线明星喜结伉俪更能吊起人们的猎奇之心。当然,这都无可厚非。放眼内外,“娱乐”二字不止囿于一个国度、一个结界,和严肃相比,它有先天性的发酵优势,能够让观者目不转睛,娱乐至死。
当然,我颇想“置喙”的,不是这些已经过分娱乐化的东西。正好相反,我尤其对那些不相干的“自来水”们感兴趣。自来水属于网络新词,泛指为某些事情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的人。而且,他们是完全自发、免费而为之的。
微信好友里恰巧有亲临现场的一位,从拿到请柬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进行无缝直播。说实话,看得真有点烦。很多营销公司,也顺势而起,不断通过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宣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然后那些自来水们就高潮了,转来转去不亦乐乎,什么嫁人当嫁教主(女性网友),娶妻当娶Baby(男性)之类不惭之语,就好像真是那么回事一样。YY如此,旁人还能说什么!
“这应该是群体性的心理问题”,一个有些文青气质的朋友如是评价。病人围观病人又互以为病人的情形,每天都在朋友圈上演。比如,大街上看到一辆法拉利,就上车前自拍一张然后发在朋友圈。又比如,到商店试戴一款卡地亚手表,再拍下来发到朋友圈。然后就等着看那些艳羡、嫉妒和酸不啦叽的评论就OK了。当然,这肯定不是社交媒体的错。了解了这些,再回头看看婚礼的一些元素,就能知道原因了。
看了一些媒体的报道,据称婚宴当天媒体报道餐饮是人均700元的标准,场地费用是50万,够豪够奢。当然了,新郎新娘都是有经纪人的星,赔本买卖肯定是不做的。据说婚礼当天的礼金用了4个保险箱才装走。可见婚礼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而是赚多少钱的问题。
知名现代舞蹈家兼电视台著名嘉宾金星女士在微博上说了这样一句话:“杰伦给昆凌一个婚礼,晓明给媒体一个婚礼。选择高调是人家的自由,还是祝福吧。”瞬间,被网友喷了个满怀。金星说错了吗?不觉得。只是感慨一对新人能有这么一众铁杆粉丝,真是他们的福气啊!
这一场事先张扬的婚礼,既是一场爱情秀,也是一次生意秀。皆大欢喜,何乐不为?网民终究是太操心,满腔赤诚地看戏,一丝不苟地点赞,无止无休地喷着令自己不爽的评论。 生长与此,观之于斯。国人从来不愁看不到如此铺张的场面,至于必要或不必要,倒成不需过度追问的了。
其实网民倒还罢了,那些作为社会资源的媒体也跟着摇旗呐喊就有些奇怪了。我还在那愤慨,友人立刻一语惊醒梦中人:“其实写了这些虚无缥缈和没有实质内容和影响的媒体从业者们,换一身马甲,就是那些喷金星的网民。”
如果是这样,那就真的无话可说了。某种程度上,教主的婚礼又何尝不是一面镜子。两个人的盛宴制造了一场万民的狂欢,该收钱的收钱,该争面儿的争面儿,吆喝的只管吆喝,点赞的只管点赞……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每个人都不亦乐乎。
网络世界无新事,此起彼伏是常事。或许今天还为教主和Baby的婚礼津津乐道,明天就又关注可能怀了华语乐坛半壁江山的汪头条孩子的“国际章”了。我也是太操心,还洋洋洒洒了这千余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