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诸多企业纷纷布局,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
2015年9月23日,微软在美国西雅图总部宣布签署多项与中国政府和企业合作协议。其中,微软中国与四川省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涵盖培养IT人才、提供创新创业孵化支持、互联网+时代下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建设与应用、智慧城市建设等广泛领域。
自2008年智慧城市概念被提出来以后,打造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各地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据工信部《2014年ICT深度报告》统计,目前中国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以上城市,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住建部公布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193个。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智慧城市全球市场预估在未来大概有40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中国估计将有4万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
而“互联网+”的提出,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一股风暴。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智慧城市,更是把智慧城市建设推上风口,发展智慧城市显然已经是城市建设的一块“肥肉”,众多企业纷纷将目光聚焦到智慧城市建设上,这将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走上发展高潮,构建在信息技术上的“智慧城市”从虚拟概念逐步走向现实。
中信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相关产业需求有望在未来五年内保持快速增长,具备顶层设计和总包能力的总包商企业以及重点智慧城市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商等值得关注。
国内“智慧城市”圈地
所谓智慧城市,是人们将各类原始数据根据既定规则进行分析、处理,借助互联网共享技术实现人们所需要目标的一种工具,用以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
今年四月份,蚂蚁金服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微博三者共同启动“互联网+城市服务”战略,联合为各地政府提供向“DT城市”升级的一站式解决方案,DT城市其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的常态化:一个是以电子商务、信用经济、零工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为主要体现元素的“新经济常态”,另一个是以机器人、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为基础的“新科技常态”,再一个是以众筹众包、生态治理、万众创新、数据开放为标志的“新文明常态”。
今年4月阿里宣布推出“智慧城市”继而与云南省签署合作协议后,又与丽江市政府正式签订了“互联网+丽江”示范区建设协议,再度加码圈地。据介绍,从今年6月开始,通过3个月的拓展,阿里在丽江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在支付、生活服务等多方面展开,未来还将在农村电商、政府云等方面与当地政府展开合作。阿里推出的“智慧城市”一站式解决方案,各地政府可以通过接入该“城市服务”平台,利用手机为用户提供公共服务。阿里表示,“智慧城市”方案将在今年底扩展到50个城市。
今年以来,“互联网+城市”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阿里与腾讯都在寻求以生态的形式全方位接入城市服务,除了与各个城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之外,主要的先遣阵容就是作为入口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基于支付宝以及微信平台,双方都增加了更多的服务内容。
4月13日上午,上海市政府与腾讯公司在沪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推动上海“互联网+”产业发展、提升智慧城市服务水平、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加快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步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据悉,腾讯公司已经开通了5座城市的“城市服务”入口,覆盖用户数超过6000万,服务市民超过1100万人次。未来,腾讯公司还将服务更多的城市,成为提速中国智慧城市进程的加速器,让市民体验“互联网+”时代的智慧生活方式。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阿里和腾讯竞争的存在是肯定的,毕竟这个领域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双方也只是初步布局,大概会在未来几年内形成格局。
中兴通讯也积极布局国内智慧城市产业,中兴智慧城市产品线总经理刘丰表示,建设、发展和运营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城市管理与运营的新课题。PPP模式即中兴通讯与市政府签署协议成立合资公司,进行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等工作。中兴通讯将为合资公司投入资金、设计、技术等支持。目前,PPP模式已落地银川、金华、珠海等智慧城市建设当中。在银川智慧城市建设中,中兴通讯将投入30亿元资金,其中一期10亿元资金已注入到合资公司中。
仍需谨慎对待
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处在初级阶段,规划庞大,但缺乏资金和统一标准。智慧城市没有现成的模板,加上地方债高企,不排除地方政府存在违约的风险,而且行业竞争激烈。
该人士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实际上自“十五”规划以来,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但各地政府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同,区域发展不均衡。总体而言,我国多数智慧城市建设还处在城市信息化的初级阶段。
而中信证券也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从2010年开始,打造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各地新一轮城市化建设的重点工程,规划总体投入达万亿元市场规模,但多数项目停留在规划阶段,缺乏资金和统一标准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困局的重要原因。此外智慧城市存在行业系统风险;现金流继续恶化;新模式拓展不及预期;大订单落地低于预期。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单志广认为,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四风”问题:一是跟风,即不少地方在缺乏对真实需求的判断和对真正建设路径的把握的情况下就盲目开展建设;二是虚风,即有些地方重建设投入,轻绩效提升,往往追求“高、大、快、上”,缺乏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投入产出率低,缺乏应用实效;三是歪风,有些地方贪大求全、贪高求洋,重设备技术,轻机制建设,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难以发挥;四是阴风,即重建设发展,轻安全保障,缺乏自主可控、安全可信方面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制度,这可能会对交通、能源、金融等重要信息和系统带来安全隐患。
对此,单志广提出建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亟需加强顶层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务实推进”。“智慧城市是一个要素复杂、应用多样、相互作用、不断演化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因此,在建设上需要总体部署,加强顶层设计。”单志广说。
前IBM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陈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有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从上往下推非常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如何让政策接地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