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7 08:35栗心澄
参花(上) 2015年1期
关键词:手电屋子楼房

◎栗心澄

◎栗心澄

灯一直被我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因为从那以后,夜晚也能变得温暖,变得不那么黑暗。

我喜欢灯,各种各样的灯,特别是深夜里高耸的楼房里亮起的各样灯光,它们使冰冷的钢筋水泥顿时变得有血有肉了,那不再是一栋简单的房子,而是叫做“家”。我总是觉得,有灯的地方就有温暖,可能人对光明有一种本能的向往吧,至少我是这么觉得。需要走夜路的时候,就特别盼望路灯的出现,即使是那不太明亮的灯光也能给我带来莫大的安慰。然而可惜的是路灯不会随着我的脚步而移动,它的光亮范围再广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笼罩我,每当走到那光亮的边缘时,都有一种不舍,仿佛再向前一步就会失去庇护似的。不过还好,前方的不远处,又总会有新的光明张开双臂来欢迎我投入它的怀抱。就这样,只要能看到前方的灯光,那么脚下这段黑暗的路就不算漫长。

小的时候很怕黑,爸爸妈妈晚上有事晚回来时,我一个人在家,总喜欢把每个房间的灯都打开,然后我就缩在中间那个屋的沙发上看电视,这样就可以被各种光亮所环绕了,还可以假装他们就在某一个屋中安静地看书或者报纸,而我就在沙发上看我的电视,就像平时一样,没什么不同,这样就不会害怕了。而那些灯光,似乎就成了唯一一种能为我的想象增加真实度的道具了。

还记得有一次,也是小的时候,我和爸爸两个人在家,家里停电了,一片漆黑,什么也做不了,爸爸就带我到阳台的窗户前,观望外面各种商店亮着的广告牌和对面楼房里亮起的各种灯光。他跟我说到“万家灯火”这个词,我望着外面的各种灯光,突然莫名其妙的大哭起来。爸爸有点惊讶地问我怎么了,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描述那种感觉,现在想想,可能是一种叫“凄凉”的感觉,也不知用这个词合不合适,但这是我现在能想到的最贴切的能形容那种心情的词语。不过现在想想会觉得自己当时还挺有意思的,居然会在这种场景下产生一种“凄凉”感,毕竟停电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可能只是看着别家亮灯,自家停电产生的幼稚的心理不平衡罢了。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当时的我很向往那种亮着灯的感觉,因为觉得那样才像“家”。

后来再大一点的时候,每天晚上放学回家的路上,望着前方楼房中亮着的各种灯光,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各种各样的画面:那个屋子灯光很明亮,可能是大家正坐在一个圆桌上吃着晚饭;那个屋子亮着台灯,可能是孩子放学回家在做作业;那个屋子的光一闪一闪的,一定是有人在看电视,不过屋顶的灯没开,可能是一个人自己看电视吧……如果看到我们家的灯亮着,那我一定猜得到里面的情况,妈妈正在厨房炒着菜,我甚至能想象到油和水混合在一起的那种“哗哗”声,这种情况下,进家时一定要自己用钥匙开门,因为妈妈很可能听不见敲门声的。如果家里的灯是关着的,那我也能猜到里面的情况,一会儿进家时也要自己用钥匙开门,因为还没有人回来。如果爷爷奶奶来家里住的话,那么就不用猜了,因为每次刚下公车就能看到奶奶站在路边等我,手里还拿着手电。她会一边拉着我走一边和我叨咕着平时自己一个人时记得带手电。我是不喜欢带手电筒的,虽然我喜欢前面有灯光亮着,但我不希望这种光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或者说,我喜欢前面有一盏能一直为我亮着的灯,而不是我松开按钮它就灭了的那种。

现在的我不再那么怕黑了,但依然喜欢灯光,夜晚的时候依然会欣赏“万家灯火”。对于夜晚在路上奔波的人来说,什么是幸福?这时候,我觉得幸福就是看到不远的远处有一盏为你而亮的灯。人生也是这样吧,无论你现在正在一条多么黑暗而艰难的路上跋涉,只要知道,总有那么一盏灯在远方为你而亮,温暖着你,指引着你,你就不会再害怕,不会再迷茫。

而那盏灯所在的地方,就叫做“家”。

(责任编辑 张海涛)

猜你喜欢
手电屋子楼房
别拿手电照人(外一首)
“楼房”与“平房”
空屋子
彩泥变变变——小屋子
静与净
MBI火柴式LED灯世界上最小的手电
打着手电的萤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