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倾听

2015-10-27 14:52胡云美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5年8期
关键词:算法数学老师

胡云美

日本著名教育学家左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写道:教学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学会倾听、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种素养、一种品质,是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中介,也是获取来自外界信息和提炼信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倾听更是一种驾驭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学行为。

一、案例分析

1.案例记录:“我只想说,不想听”。我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曾捕捉到这样的镜头:教师在上“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内容时:

镜头一:教师设计了让学生四人一小组相互说算法的环节。在活动之前,教师提出:“20×4等于几,你是怎么算的?”(学生静静地思考一会儿后,看到大部分人已经举手。)“想好的同学把你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听,老师有点小要求……”

没等老师开始说要求,下面“哄”的一声已经开始了。有几个小组的组员之间还在争:“我先说!”“我先说!”同伴之间互不相让,唯恐别人不听自己的方法,有的小组甚至为了谁先说用上了“石头、剪刀、布”。

镜头二:一位学生正在汇报算法:“2×4=8,再添一个0就是80。”几个有不同算法的学生同时举手,甚至个别学生还在轻轻地喊着“老师,我说!”

为了先引导学生理解这种“添0”法的算理再来听别的方法,老师问:“其他方法等一下说,你能听明白这位同学的想法吗?为什么可以在8的后面添一个0?”这时,我注意到刚才那位举手特别踊跃的学生不高兴了,嘴里轻轻地嘀咕着:“我只想说,不想听!”

在平时的上课、听课中,类似于上面两个镜头片段的情境屡见不鲜。镜头一中的学生对老师的话只听一半,只知道“做什么”就马上动手,而不愿意或者不习惯听“怎么做”;镜头二中对同伴的回答,部分学生拒绝接受,用他们自己的话就是“我只想说,不想听”。

学生倾听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而学生竟然那么鲜明地表现出对他人观点的不屑一顾。因此,教师不得不审视数学课堂中的“倾听教育”,剖析出现“不倾听”现状的原因,寻找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

2.原因剖析:“为什么不想听”。目前课堂中存在“听”的状态有四类:(1)休闲式。这部分学生,从表面上看他们在听课,可是他们听得很“休闲”“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脑子里听到的信息不做任何加工。他们往往只听不说,或人云亦云。(2)封闭式。两耳不闻,“身在曹营心在汉”。这类学生上课时经常把两只耳朵都关了,注意力集中在他的思绪或者窗外的景物,甚至前一个课间的游戏。就如镜头二中的那部分学生,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方法、自己的表现,对同伴的方法听而不闻,从主观上拒绝接受。(3)倾注式,即倾听。“倾”含有“用尽(力量)”的意思,指非常投入、十分专注。倾听,以积极的情感态度认真细心地听取,也就是借助多种感官接受语言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领悟等过程。倾听不仅用“耳”,更要用“心”。(4)任务驱动式。即在数学活动中对来自外界的信息围绕一定的数学主题(问题)进行数学思考,并对其作出初步的自我评判的一种隐形心理活动,具有较明显的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我们所说的数学课堂的倾听就属于任务驱动式。

针对第(1)(2)类学生,他们还不具有倾听的能力和习惯。他们“不想听”或者“听谁的、听什么、怎样听”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方面:

1.“自我中心”意识。如今的学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他们是整个家庭的核心。他们的笑声能带给全家快乐,他们的愤怒会使全家不安,而且大多数的父母和长辈做什么事总是先他后己,所以独生子女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性格上表现为自恋、固执,往往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愿接受他人与自己不同的想法。

2.“教育缺失”意识。教师对“倾听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总以为有耳朵的人就会听。其实不然,倾听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既需要听觉器官的全力投入,也需要人的思维、心理倾向和意志同时参与,同时还受已有经验、周围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3.“主体缺失”意识。强调上课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忽略了也要从其他同学那里听取有效信息。强调了一味服从、接受式倾听,忽略了批判、提取的思维式倾听。教学中教师的指向不明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倾听态度。比如有些教师习惯说:“能说给老师听吗”会致使学生认为回答问题就是说给老师听,而不用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倾听作为人类学习的基本形态之一,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专门训练指导的。尤其对小学生而言,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计划、有系统、循序渐进地进行“倾听”指导。在数学课上,对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发言,该听什么?怎么听?教师都要给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并进行与教学紧密相关的一些有效的数学式倾听训练。

二、指导学生有效倾听的具体做法

1.转变教育观念。有效倾听的前提,就是持有正确的倾听态度。在教学中,教师的倾听指向不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倾听态度。比如有些教师习惯性地说:“能说给老师听吗”“老师没有听清楚,你再说一遍”。教学理念或许是一念之差,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很深远的。学生会认为回答问题就是说给老师听,既然说的对象仅限于老师,听的主体也就指向老师,不用听其他学生的言谈,或者觉得其他学生的发言是次要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有效倾听态度教育时,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在听他人说话时,要尊重、理解他们,不要觉得乏味就放弃倾听,或没听完就匆忙下结论。而且要让学生体验只有当他人回答问题时,你去关注、协助他思考,他人才会去关注、协助你,思考你回答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在数学课堂倾听不是你愿不愿意参与的问题,而是必须履行的一项学习使命。教育学生当老师或同学说话时,要从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接受式倾听转变为数学的思辨式倾听,具体从三个方面去听。(1)说了什么?要明白说话者表达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什么。(2)获取什么?别人的话哪里是值得你学习的,记下来。(3)批判什么?在理解他人观点的基础上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可以提出与大家讨论,但态度上要友好,不能有冲突。

2.创设倾听氛围。在学生倾听时,教师要注意提供安静的听的环境,减少无效信息的干扰。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会感到一种过重的压力,在较为轻松的气氛中倾听信息。教师要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让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比如,在难点的地方、在应该注意的细节上给予适当的提醒或暗示。

3.教师以身作则。真正的教育大师面对学生的时候,他们的神情、举止和谈吐都表现出一种春风化雨的人格魅力,那是真正的经验者魅力,教师要改变心不在焉、环顾左右、面无表情等不良的倾听习惯,要抱着向学生学习的心态,谦虚、认真地聆听课堂中的每一个声音。一种诚心的姿态,一副凝思的神情,一丝会意的微笑,一个专注的点头等,都将是传达给学生最好的信号,而这也是教师可贵的“身教”。

4.多样化训练。(1)听后复述。如案例中,“你能听明白他的算法吗?”“谁来复述他的方法”在同桌交流后“请你说说你同桌的方法”等语句可以作为课堂中需要复述的内容。听后复述这种训练可以调动学生有意识听记的积极性,提高倾听素质,是训练听知注意力、听知记忆力以及检测听知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2)听后评价。在数学过程中,采用听后评价的方法,培养学生边听边思考的习惯。如案例中,在出现多种算法后,教师问:“你喜欢那种算法,为什么?”在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后,经常反问其他同学:“你们觉得他说得怎么样”鼓励并引导学生对他人的回答做出恰当的评价,以评促听。(3)听算训练。在计算教学、练习复习课的每节课前的3~5分钟我都在做这件事。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几组有层次、有梯度的听算练习。教师口头出题,让学生在听算本上只记得数。每次听算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这种训练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良好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倾听过程中注意力和判断力的好方法。(4)数学游戏。在概念教学中,可以开展“快速听判”的游戏。教师口述一句和本节课有关的话,让学生做出判断。教师可以在游戏的节奏上稍作处理,从慢到快,声音从重到轻等,以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在其他内容的教学中,也可以根据本班实际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数学游戏,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5)强化听记。指导学生在需要时采用记笔记、做记号等方法,让学生抓住所听言语的停顿、节奏,在有利的时机记下有用的信息。比如,教师或学生口述一则数学故事后,针对该故事提出几个问题,若能做出正确解答,则说明对故事中的重要信息作了记录,可以给予奖励。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听记水平会有明显的提高。

总之,倾听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必须将其纳入数学学习习惯、学习常规予以指导,必须从低年级的倾听态度、倾听意识抓起,并且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坚持不懈地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徐新亮◇

猜你喜欢
算法数学老师
基于MapReduce的改进Eclat算法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进位加法的两种算法
一种改进的整周模糊度去相关算法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