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桃柳
(云南省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云南 宣威 655400)
腹腔镜和常规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特殊部位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刘桃柳
(云南省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云南 宣威 65540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常规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特殊部位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特殊部位子宫肌瘤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30例患者行常规的腹式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率、术后病率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率、术后病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子宫肌瘤残留、复发等情况两组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行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满意,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治疗特殊部位子宫肌瘤的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临床观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是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多数患者多无或很少有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随着肌瘤本身的增大,临床上多表现为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下腹部包块、白带增多及压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贫血、休克、继发性不孕[1]。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传统多采取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放宽,腹腔镜手术已经逐渐代替开腹手术治疗[2],但由于子宫肌瘤部位的特殊性,腹腔镜手术操作受到了限制,在腹腔镜下剔除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困难[3],为了进一步探讨腹腔镜下行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可行性和安全性,我院对近几年特殊部位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特殊部位子宫肌瘤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年龄在25~48岁,平均为(36.5±2.8)岁,子宫肌瘤直径为6.5~10.2 cm,平均为(8.1±1.4)cm,产次为1~3次,平均为(2.0±0.2)次。30例特殊部位的子宫肌瘤包括阔韧带子宫肌瘤12例,宫颈肌瘤10例,峡部肌瘤6例,宫角肌瘤2例;对照组30例患者年龄在27~49岁,平均为(37.2±2.5)岁,子宫肌瘤直径为6.2~9.8 cm,平均为(7.9±1.6)cm,产次为1~3次,平均为(2.1±0.4)次,30例特殊部位的子宫肌瘤包括阔韧带子宫肌瘤14例,宫颈肌瘤11例,峡部肌瘤4例,宫角肌瘤1例。所有患者均为单发肿瘤,术前均经B超检查确诊。两组患者在年龄、子宫肌瘤大小、产次、子宫肌瘤部位等一般情况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术后情况对比
1.2手术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做好相关检查,明确子宫肌瘤特殊部位,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手术前1 d及手术当日各灌肠一次,术前24 h禁食水,术前30 min预防性的给予抗生素。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采取全身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取4孔进行操作,分别在脐部、右下腹麦氏点、左下腹对应点、耻骨联合处,根据子宫肌瘤的部位及大小决定操作孔的位置。对不同部位的子宫肌瘤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阔韧带子宫肌瘤首先观察输尿管的走向,防止误伤输尿管,根据肌瘤的体积、分布、周围组织的关系是否先游离输尿管,在肌瘤外突的阔韧带前叶或后叶切开,充分暴露肌瘤本身,将肌瘤提起,将其从包膜内剔除。宫颈肌瘤,分为宫颈前壁和宫颈后壁,宫颈前壁的要先将膀胱剪开反折,充分暴露肌瘤,拨开结缔组织,钝性分离瘤体,牵出肌瘤,缝合瘤腔。对于宫颈后壁的要切开包膜,分离瘤体和包膜组织,分离肌瘤,进行连续缝合。宫角部肌瘤,注意输卵管和卵巢组织,在宫角处取斜形切口,游离出子宫肌瘤,蒂部采用套扎,缝合切口,尽量保持宫角处解剖结构,尤其注意未育女性。峡部子宫肌瘤,前壁峡部肌瘤打开膀胱反折处,下推膀胱,在瘤体部位注射垂体后叶素,切开肌瘤表面子宫肌层,充分暴露肌瘤,固定瘤体,边牵拉边旋转,蒂部电凝离断,对创面进行连续缝合;后壁峡部子宫肌瘤用举宫器上举,了解组织关系,注射垂体后叶素,斜形切开肌瘤表面肌层,进行剥离,先缝合宫颈部位的瘤腔,然后连续缝合剩余残腔。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腹式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率、术后病率及术后随访情况。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率、术后病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情况分析:术后随访子宫肌瘤残留、复发等情况两组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情况分析
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由于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萎缩和消退,提示其发生可能与女性性激素相关[4]。按照肌瘤生长的部位,分为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仍有生长在阔韧带、峡部、宫角等部位的特殊的子宫肌瘤,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传统多采取常规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过去对于特殊部位的子宫肌瘤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由于特殊部位的手术出血较多,且易损伤周围的脏器,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适应证随之放宽,腹腔镜下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5],大大改善了传统开腹手术带来的弊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切口美观等特点,不仅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而且维持了子宫的生理功能,保持了盆地的完整性,减少了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6],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率、术后病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子宫肌瘤残留、复发等情况两组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特殊部位的子宫肌瘤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难度较大,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术技巧和缝合技术,减少术中出血[7]。由于特殊部位的子宫肌瘤生长部位较为特殊,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受到了限制,不仅增加了手术难度,而且给缝合止血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要采取高质量的缝合,对于对侧的肌瘤可以采取纵切口或斜行向上的切口,近端的肌瘤可以采取纵切口,均有利于手术缝合,缝合分为间断缝合和连续缝合,根据手术需要选取合适的缝合方式,无论采取哪种缝合方法,主要目的是完全关闭瘤腔,减少术后出血[8]。特殊部位的子宫肌瘤采取有效快速的缝合之外,为了更好的防止术中出血,可以在瘤体周围注射垂体后叶素,使子宫肌瘤变硬,划清了与子宫的界限,为缝合减轻了难度,从而降低了术中的出血量。
综上所述,对特殊部位的子宫肌瘤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李清.81例特殊部位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与治疗[J].吉林医学,2013,34(33):6919.
[2]景明来,王芬娟,龚巧丽.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4):333-335.
[3]咸晓靖.经阴道与经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4,6(6):66-75.
[4]周美浓,吴佳捷.43例特殊部位巨大子宫肌瘤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6):457-458.
[5]李灵燕,李留霞,张颖,等.不同术式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1):21-23.
[6]魏玉华.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比较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3):429-453.
[7]邬绍新,陈德兴,杨军欣,等.围绝经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95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4):2233-2234.
[8]高维萍,刘琼娜,刘婷婷.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3,9(6):809-811.
R737.33
B
1671-8194(2015)26-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