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来
【新闻背景】
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首次过半,比2012年上升了9.8个百分点。超九成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表示阅读电子书后就不再购买其纸质版。
新一轮的传统书店倒闭潮在全球蔓延。国内实体书店一些在思考改变,还有一些已经开始行动起来,试行“多元化经营”,以适应读者改变的阅读和购书习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2013年,我国的全民阅读工程有了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列入国家立法计划,条例初稿已经拟定,正在逐步细化和完善。法律的介入和引导,有利于改善阅读条件和环境,保障民众的阅读需求,意义重大。
【媒体声音】
一、关于阅读方式
1.碎片化阅读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大众阅读碎片化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没有时间坐下来静静阅读,只能抽零碎时间进行阅读,加上手机网络和多媒体的普及,让人们不得不把阅读时间打碎,而网络为读者提供了碎片化阅读的平台,使之顺理成章地进入市民日常的生活。
电子终端简易便携、网络传播无远弗届,极大延伸了阅读,个体每天接受的信息量远非昔日可比,数字阅读包括碎片化阅读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人只是阅读方式发生变化,不用杞人忧天。
2.手机阅读到的大都是资讯,而不是知识
我们要分清楚两个概念,一个是知识,一个是资讯。我发现人们通过微信、微博阅读到的大多是资讯,而不是知识。知识是完整的,是整体的,它不是以碎片的方式存在的,它一定有一个体系,以一套整体的系统来解释世界。新媒体由于具有极大的交互性和传递的迅速性,因此它更适用于快速浏览式的阅读。现在不是一个资讯匮乏的时代,而是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大家在阅读手机的时候大都是匆匆浏览,有谁会认真地一字一句去读?即使是某种知识,人们也会把它当成一个资讯化的知识来迅速地加以处理。而资讯是以快速、迅捷、多样为特征的,所以它势必是碎片化的。
手机阅读从根本上说和读书是有区别的,手机阅读大多读的是资讯,而读书则大多读的是知识。
——许纪霖《读书不是“敲门砖”》(解放周末)
3.积极倡导传统阅读
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靠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媒介形态日益丰富,从时空上极大拓展了个人视野,理固宜然。但在传播快时代,资讯从不足变得过剩,公众所缺的不再是内容资源,而是阅读的一份宁静与耐心。人们的浏览行为越来越多,真正的阅读却越来越少。但接触信息无法替代沉静思考,毕竟,在触摸屏滑动指尖,与手抚简篇、感受墨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体验。传统阅读的过程,既是追随作者笔触的过程,其实也是在思索中与另一个自己对话的过程。
加拿大学者约翰·米德专门出书倡导“慢阅读”,试图拉近读者和所读信息之间的距离。美国篮网队后卫肖恩·利文斯顿接受采访时就曾谈到,他通过阅读赫尔曼·黑塞的名著《席特哈尔塔》激励自己找回了状态。巴克莱中心球馆更衣室的一本蓝色小书,蕴含着让人度过危机的精神动能,这正是书籍的魅力。
——李浩燃《回归阅读是一种自我救赎》(人民日报)
在肯定碎片化阅读有利于知识普及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阅读本身的连贯性和严谨性。承担未来发展的年轻一代,特别是大中小学的学生、知识阶层和白领一族,面对当下的生活节奏和阅读现状,培养自身的知识积淀和人文素养,特别需要有一个系统的、连贯的、全面的知识接受积累过程,而零敲碎打的阅读方式,往往造成人们缺乏思考,有的信息过目即忘,不利于知识积累传承,因为信息来得非常容易,所以不会去珍惜。
——王洪《阅读碎片化的思考及应对》
手机阅读有一种神魔性,它迎合了人性的弱点,为什么很多人沉迷其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它具有一种即刻消费的特征,很轻松,不费神。我们也把这种阅读称之为表层阅读,表层阅读是很愉快的,它不会太耗费你的脑细胞,不怎么需要你思考,不少东西既不过脑子也不过心灵,只是经过表层的碰撞,激起某种愉悦或者某种情感,然后就过去了。
现在,我们身边经常能看到很多“手机控”,只要一有时间、一坐下来就拿出手机看,甚至走在马路上眼睛还舍不得离开手机。也许,这是他们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但是,如果你没有一种警惕,就这样慢慢让手机上的“微阅读”侵占你所有的空余时间,那就不好了。久而久之,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阅读习惯,甚至是思维方式。当你越来越习惯于手机“微阅读”的时候,你已不由自主地被手机改变了。一味沉湎于资讯的话,人很容易被碎片化的世界所操纵。
——许纪霖《读书不是“敲门砖”》(解放周末)
我推崇书籍阅读而不是网络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书里。尽管我国目前的网络阅读人数已经超过了纸质阅读人数,但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还处在离线状态。网络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广告和娱乐的内容,人类的理解,特别是人类理性的洞察力,通过网络很难获得,智慧的内容在网络上更是凤毛麟角。对人类思想的进化而言,对个人思想的发展而言,从信息到知识到智慧,就像一个金字塔,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将每一个人的智慧汇总起来,才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
4.兼收并蓄,吸取不同阅读方式的优点
现代社会要想获得系统的知识、有营养的知识,能够牢记熟悉的知识,培养锻炼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就要根据每一个人的情况,采取兼收并蓄的方法,不偏废书本和网络阅读的不同特点,采取合纵联横的做法,在时间的掌控和把握中,吸取不同阅读方式的优点,有计划地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取长补短”的运用阅读规律,来补充自己的知识素养,积累丰富的人文修养,这才是难能可贵的现代阅读之道。
——王洪《阅读碎片化的思考及应对》
对于到了一定年龄的中年人,我会动员他们多加入新媒体;而对于沉湎于新媒体的年轻人,我则会对他们说,你们还是要多读点书。
在今天这个时代,人需要在知识和资讯中获得某种平衡。如果接受的全是知识没有资讯,会失去现实感,会对变化的社会缺乏感受。但如果一味沉湎于资讯的话,人很容易被碎片化的世界所操纵,而知识可以让人超脱出来,让你和这个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让你有一种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种阅读方式的变革中,这种变革将会带来什么?我们朦朦胧胧地感觉到,它挑战的不仅是一个阅读的问题,而是一个人类文化的问题,是一个知识积累的问题。从这点而言,我还是一直强调传统阅读很重要。这并不是说书本那么重要,我们非要靠纸质的东西来支撑阅读,也许有一天纸质书会灭亡,而阅读是不会消失的。所以,阅读的载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书本这种传统阅读方式所强调的阅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性的知识,这正是阅读的应有之义。
——许纪霖《读书不是“敲门砖”》(解放周末)
二、关于倡导全民阅读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既是个人的事,也是国家的事。没有全民阅读作为根基,全民素养的提高就是句空话。阅读对我们不断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淳化社会风气,建构核心价值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
深圳举办读书月是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一件事,深圳又是一个光辉之城,她的光辉,将因为包括读书月在内的种种奇迹而不断为世人所知。倡导读书月,源于一种良知,而读书月的持续举办,是无数人带着感情和使命感在推动。读书月“求真”,设计之都“求美”,关爱行动“求善”,真善美融于其中,是这些活动长盛不衰的原因。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阅读是关键的关键,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阅读拾级而上。深圳读书月“善莫大焉”,在5000年的象形文字和亿万人凝视未来的眼睛之间找到结合点,就是阅读;无论是广阔天空的星斗,还是我们脚下不断延伸的道路,都可以在阅读中实现统一。
读书月是一种高贵的坚持,需要继续坚持、扩大影响,不断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三、关于读书的目的
1.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活法
关于读书是为了什么,很多人的看法是片面的。他们把读书理解为是为了竞争、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才需要具备的某种素质,把读书看作一种竞争的能力。但实际上,人不是因为有用没用才去读书,不是因为某一个功利的目标而去读书,比如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或者是让自己成为有文化的人,这些目标当然也不错,但尚未抵达读书真正的境界。因为,真正的读书人并不为什么而读,读书只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在书中获得了一种内在的快乐。
我认为读书完全和成功无关。如果你抱着成功的目的去读书的话,你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喜爱读书的人未必是一个成功的人,但一定是一个有知识、有品位的人。
2.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为了追求智慧
追求成功,只是需要具体的本领,但是读书是为了寻找智慧。智慧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就像一把洒在汤里的盐,它是散落在各种知识里的。所以,说“这个人好有智慧”和“这个人好有知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家、学者有知识,但只有大师或大家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哪怕你发明了一种体系,你创造了一门学科,你可能也未必有智慧。智慧是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有通透的悟性,能够参透天地,智慧让人变得完善,达到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和深度。所以,读书是为了获得智慧,那是一种远比成功更高的境界。
——许纪霖《读书不是“敲门砖”》(解放周末)
3.读书能否改变命运
读书改变命运,曾经是上一代人的一个很实在的命题。但是,在当今之世,越来越固化的社会,社会的层级,从中小学教育就已经开始了。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乡村,或者城里比较差的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考试能力相对较弱,尽管大学扩招,上大学不难。但这样差的学校出来的学生,只能上二本和三本的大学,毕业之后的前景,在入学时就已经确定了。相对好一点的招聘单位,如果本科是非211大学,问都不问。即使后来人家经过奋斗,上了好学校的硕士和博士,照样没用。
其实,读书改变命运这话,如果放在一个正常的发达国家,应该是读书改变人。通过读书,人变了,改变之后的人,未必就一定会飞黄腾达,取得成功。有的时候,恰恰相反,在人被读书改变之后,反而有可能变得不那么具有功利性,对成功的热衷反而会大幅度降低。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被读书而改变。这样的改变,主要是读书可以让人们打开眼界,开拓视野,增加内涵。一个读书人与非读书人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气质上,人生的态度上。当然,这样的改变,跟人在物质上的成功,并不是正相关的。
可惜,在中国,我们只会说读书或者知识改变命运,不会说改变人。
——张鸣《也谈读书改变命运》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梅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