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德强+何君+罗荣斌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也日益趋于机械自动化,使我国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目前,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就是稻飞虱,它是同翅目,飞虱科,俗名厌虫、火蜢子等。稻飞虱的种类非常多,危害所有种类的水稻,只要生存环境的条件比较适宜,稻飞虱就能快速繁殖,严重影响我国水稻产量。
关键词 水稻;稻飞虱;发生特征;防治措施;四川省渠县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7-0-02
稻飞虱是危害水稻的最主要的害虫之一。现如今,随着气候条件改变、化学防治手段以及迁入大量虫源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水稻种植区的稻飞虱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1]。尽管我国在稻飞虱防治的问题上面临着很多困难,但通过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以及综合性防治策略的实施,我国的水稻种植区依然获得了大丰收。因此,主要从稻飞虱的形态特征、稻飞虱的发生特性以及稻飞虱的防治措施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参考性的建议,以便为我国农业方面水稻种植的地区提供实质性的帮助[2]。
1 稻飞虱的形态特性
一般来说,稻飞虱的成虫分为2种:长翅虫和短翅虫。长翅虫的稻飞虱成虫身体的长度一般为4~5 mm,身体颜色一般为灰黄色,头顶比较狭小,突出位于复眼前方,颜面部主要有3条凸起程度比较大的纵脊,纵脊的颜色比较淡,沟的颜色相对较深,而且是黑白两色比较分明,而且长翅虫的胸背小盾板的中央处长了一个形状为五角形的、颜色为白色或者蓝白色的斑点,雌虫的两侧颜色为灰褐色或者是暗褐色,而雄虫的两侧颜色均为黑色,并且在前端是连接在一起的,翅膀是半透明的,在两个翅膀的汇合线的中央区域存在一个黑斑;而短翅虫的稻飞虱成虫雌虫的身体长度约为4 mm,身体的颜色由灰黄色渐变至淡黄色,翅膀很短,仅仅为腹部长度的1/2左右[3]。
2 稻飞虱发生特性
2.1 气候环境影响
渠县地处四川省,气候湿润,每年的6-8月降水量非常的充沛,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稻飞虱的大量迁入,而且四川省夏季温度20~30 ℃,这种温度最适宜稻飞虱产卵繁殖。此外,当出现“盛夏不够炎热,晚秋不够凉爽,夏秋两季雨水较多”的气候条件时,稻飞虱就更加容易进行繁殖活动,加重了对水稻的危害。
2.2 栽培水平影响
现如今,由于我国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水稻的耕作种植制度和水稻的栽培水平都出现了一些改变,这也就更加利于稻飞虱的繁殖过程和生长过程。一方面,我国的水稻种植区采用的是单双季混栽方法,而田边杂草生长比较茂盛,这就为迁入当地的稻飞虱提供了丰富的粮食来源和繁殖场所[4];另一方面,农户施放的氮肥较多,种植的水稻也是耐肥的品种,造成水稻生长比较密集,稻株颜色嫩绿,为稻飞虱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2.3 农药使用影响
农药使用不合理,是稻飞虱虫害的关键。近几年,为了对稻田的虫害进行防治,大量使用化学药剂,用药复杂,伤害了稻飞虱的天敌,大大减少了天敌对稻飞虱的抑制作用。另外,稻飞虱的生存环境非常隐蔽,同时分布区域也不同,在喷洒药剂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漏洞,不能有效对稻飞虱进行防治,造成大量损失,最后一点是大量的用药使稻飞虱对主流农药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
3 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需要注重栽培管理,降低田间湿度,为稻飞虱创造不利的环境。在稻飞虱的大量产生期内,采用干湿间接的灌水方法,有利降低稻飞虱的数量,尽量少施氮肥,注意磷、氮、钾的搭配使用;要注意降低农作物的种植密度,改变农作物的透光性,降低土壤湿度;要注意清除农田周围的杂草,给稻飞虱生存空间;要采用轮作方式,抑制稻飞虱繁衍。
3.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保护和利用稻飞虱的自然天地。在稻田这块小范围内进行小生态的调控,在稻田的周围种植有益于稻飞虱天敌生存的杂草,意在增加天敌的数目,使天敌对稻飞虱的控害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天敌的保护还要注意要选择长效、低毒、高效、对天敌安全的农药,尽量减少用药次数,保护天敌,抑制稻飞虱的数量。另外,根据稻飞虱的生理特点,可以适度的进行稻田养鸭防治,运用稻飞虱和鸭子共同栖息的方式,对稻飞虱进行防治。施药时,注意在稻飞虱飞迁过来的时候,不定期或不间断的把鸭子放入田中,利用鸭子把稻飞虱吃掉。
3.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防治稻飞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稻飞虱幼虫孵化的高峰期,采用压前控后、突出重点的防治方案,同时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目前,针对稻飞虱的防治应用最广的2种农药为吡虫啉和扑虱灵。每667 m2稻田用12%吡虫啉粉剂25~30 g或者用30%的扑虱灵粉剂15 g对水50 g喷雾。如果稻飞虱数量比较多的话,需要及时采用特效农药,如敌敌畏、叶蝉散等烈性农药。同时,加大农药的用量,如果同时有其他虫害,可以选择兼治的方法对农药进行搭配混合使用,达到驱虫的效果。
4 结语
稻飞虱的生长繁殖主要是由水稻栽培因素、环境气象因素以及当地的温湿度的综合作用而引起的,所以,种植水稻的农户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在水稻品种的选择方面,在对土壤的施肥方面以及在对田地的管理方面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加强对农业水稻的综合防治过程以及化学生物防治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稻飞虱的繁殖量,大幅度提高水稻防治效果,最大程度地降低稻飞虱给人们带来的经济损失,促进水稻能够持续的向前发展,使我国的水稻种植业和水稻生产业向着更高效、更安全、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向东,潘文桃,顾平,等.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07,24(2):50-51.
[2]陈仕高,蒲正国,谢雪梅,等.秀山县治理稻飞虱的植保工作实践与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07,27(1):14-16.
[3]杨汉辉,彭义华,郭畴敏,等.安义县近30多年来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48-49.
[4]刘家成,韦永保,刘明熙,等.农作物病虫害总体预报和总体化防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53-54.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