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2015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坚持“平中寓奇,稳中求变”的原则,试卷结构平稳,注重能力考查,关注人生思考,获得肯定,理所当然。虽说瑕不掩瑜,大可不必求全责备与吹毛求疵,但瑕终究有损于瑜,这份语文试卷还是有一些遗憾,也不得不说。
遗憾一:作文要求,画蛇添足。
江苏高考作文秉承不在审题上难为考生的原则,考生只要围绕“智慧”来写就不会跑题,可以说下笔不难,有利于所有考生的发挥。但是,要真正写好并不容易,考生如果没有思想、思维、表达等综合能力是难拿高分的,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可是,尽管让考生“文体不限”,但后面还是补了一个限制,即“诗歌除外”。高考作文限制诗歌,这不仅仅是今年的问题,分省命题江苏卷年年如此。当然,这也不是江苏卷一家的问题,2015年仍然还有上海、安徽、天津、山东、浙江、重庆等省市的语文试卷,不允许考生写诗歌,新课标I卷明确作文体裁书信,福建、湖南两省明确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关于作文文体要求限制诗歌,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先生曾呼吁,在高考作文中应删除“诗歌除外”。他认为,“一个有着三千多年诗歌文明史的国度,怎么就不能让喜欢诗歌的人写写诗?”更何况作文要求既标明“文体不限”(“文体自选”)却又明确“诗歌除外”,岂不自相矛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中学生进行文学类文本的写作,也主张诗歌创作。今年的江苏《考试说明(语文)》特别提倡“能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似乎带来了高考作文文体创新、不拘一格的福音。新教材也编排了适当的诗歌写作训练,苏教版教材在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专题和必修三“祖国土”专题先后两次编排了诗歌写作训练《激活我们的诗情》和《生成诗歌的意象》。许多人认为江苏总是走在课改前列,然而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却非要限制诗歌!诗歌是抒情性最强的一种文学样式。列夫·托尔斯泰说:“诗是人们心里燃烧起来的火焰,这种火焰燃烧着,发出热,发出光。”虽然我们可以从社会中寻找诗情,可以从人生中寻找诗情,也可以从自然这一本打开的大书中寻找诗情,但是,我们缺少抒发情感的机会,在充满激情的十八九岁的某些年轻人看来,高考作文的诗歌写作是他们展示才华、抒情价值得到认可的最好机会,可命题者就是不提供这样的机会!试想,如果没有2009年湖北高考语文卷作文要求的“文体不限”,哪里会有用古体诗形式书写、被湖北阅卷老师评为2009年高考语文“最牛满分作文”的《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横空出世?
遗憾二:文本删改,未能到位。
高考命题人根据命题的需要,对所选用的材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删改,既应当,也必要。但经过命题专家精心删改、润色加工后提供给千万考生的高考语文学科的阅读材料,符合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规范要求恐怕也不算过分。江苏卷两篇现代文阅读的材料在删改方面仍存在些许不足。
(1)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①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②就来,想不起,③就不来,④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⑤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⑥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注:序号为笔者所加)
上海女作家王安忆2000年6月以叙事细腻的笔调把在普通住宅楼内生活的特定感受绘声绘色写成小说《比邻而居》(同年收入王安忆的小说集《剃度》),命题人将5100多字的原文删改为不足1400字的阅读材料,语段衔接自然,效果不错。但是,上述文字有两方面的不当。一是语句衔接不当,“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应当改为“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虽说这一家生活上“不大有定规”,但阅读材料的语言需要有“定规”。二是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第一个长句先讲了这一家生活状态比较随意的两种表现,即三餐次数不定和吃饭不按点,后进行总结(抒发感受)“显得有些孱弱”,所以,应当将①处逗号改为分号以体现层次,②③两处的逗号宜删去,④处逗号应改为冒号以表示总括上文;第二个句子是对第一家“浓烈”生活气息的描写,也是因涉及不同的层次关系,应将⑤处的逗号改为分号,⑥处的逗号改为冒号。
(2)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
(3)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
(4)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5)现代雕刻从此可能。
现代文阅读(二)《罗丹的雕刻》(1089字)取自熊秉明先生发表在2014年12月25日《文学报》上的《罗丹:以大理石凿出哲学》,原文近4100字。对比原文,上述几处文字,或有修改的必要而未作修改,或本来无误而修改错误。例(2),第一分句涉及多层次定语的顺序,表示数量的“一种”应当放到所直接修饰的“崇拜心理”前;“对神秘力的崇拜”是命题者所加的一个短语,貌似形成了排比,加强了表达的语气,但这个添加实在没有必要,反而有画蛇添足之嫌,因为“神秘力”与“神”、“英雄”并不能完全并列,而且文本紧接着的两句话“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均仅与后两者对应;还有,“无论”怎么可以与“或者”形成关联呢?应当将“或者”改为“还是”。例(3),同样是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应在“在形式上”前加上“还是”,并将“还要”改为“都要”。例(4),是一个病句,“遭遇”在句中的意思是遇到的不幸的事情,“受到”与“遭遇”动宾搭配不当,应当将“受到”改为“有着”“经历”等,或将“遭遇”改为“对待”等。例(5)是最不应该出现的错误修改,原文“现代雕刻从此起步”没有任何问题,真不知道为什么要修改成为一个放在段末醒目位置让所有考生都感到莫名其妙的实实在在的病句,好在没有影响答题!endprint
遗憾三:参考答案,不全不妥。
第9题,文言文阅读《欧阳伯和墓志铭》要求简要概括欧阳发在治学方面的特点。从文本出发,文中的“刻苦于学”体现的是他的刻苦学习的治学态度,“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体现的是在治学方向上他不为功名治学问,不只顾眼前,目标长远,“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体现的是他有着广博的治学范围,“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体现的是他的刨根究底、论定编次、分门别类的治学方式,“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体现的是他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治学目的,可以说,节选的这部分文字关于欧阳发的治学特点主要有五个方面,即治学态度(专心一致、勤奋刻苦)、治学方向(方向明确、目标长远)、治学范围(涉猎广泛、视野广阔)、治学方式(刨根究底、论定编次、分门别类)、治学目的(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而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是“勤奋刻苦,广泛涉猎,刨根究底,分门别类,学以致用”,五个短语,涉及的是四个方面,也就是说,参考答案还不够全面,而且不能完全并列(“刨根究底”与“分门别类”是同一个层次的两个方面)。有人认为,本题赋分是4分,答对四个即可,降低了答题难度,体现了人本,须知,准确、全面、公平才是选拔性考试的第一要务!
第13题,著名作家王安忆《比邻而居》阅读,要求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这是对文章中重要词语含意的理解,本题赋分同样是4分,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刚好是四点:“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生活不大有定规;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有虚无浮华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很多人认为就是一点一分。结合对文本的理解,稍作分析,文中这位“不速之客”,带来的是“一缕咖啡的香气”,与第一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让“我”感觉到虚无和浮华,显得温和、光滑一些;而且,体现出“不那么实用的性格”,因为这一家一日三餐无定规,不按点,很随意。也就是说,与第一家的浓烈的“实打实”的风格相比,这一家“咖啡的香气”有虚无浮华的气息,日常生活气息不浓烈(或表述为“生活不大有定规”),因此就显得“孱弱”。可见,答案的四点,其实第一点和第四点是同一层意思,第二点和第三点是同一层意思,不能并列为四点,应是两点。
另外,文科考生需完成的语文Ⅱ(附加题)部分,数字序号的混乱有待优化更改。既然区别于文理科考生共同完成的“语文I试题”部分,“语文Ⅱ(附加题)”部分自然独立,一级标题的序号已经使用了“一、”、“二、”、“三、”,其二级标题的序号也就应当从头开始,即“1.”、“2.”、“3.”,而不应该承“语文I试题”部分而出现“20.”、“21.”、“22.”,更何况完成本部分的答题纸也是另设的,并不需要二级序号承接。当然,如果仅从序号承接的角度考虑,则将一级标题的序号顺承为“八、”、“九、”、“十、”,也未尝不可。只是不要一级标题的序号和二级标题的序号标准不统一,统一即可。
参考书目:
[1]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参考答案.2015.6.
[2]王安忆.剃度(第194页-203页).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0.11.
[3]熊秉明. 罗丹:以大理石凿出哲学.文学报.上海:国家语委文学报社.2014.12.25.
张志平,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海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