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望实验班个案分析

2015-10-26 15:03姜丽萍刘慧旻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实验班导师创新能力

姜丽萍 刘慧旻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档案馆

一、研究意义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大学阶段创新人才培养诸多元素的综合分析,总结各元素间具有内在联系或关联的因素及其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探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并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的实际,探索适合我校特点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促进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快速、有效实现。

学校凝练的“精英、国际、技能”的人才培养3个导向,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营造了广阔空间。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个性培养,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气象人才,学校从2010级新生开始组建“长望实验班”。“学校成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校领导担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教务处、学工处等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实验班学生培养与管理工作,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培养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验班学生单独编班,单独管理,由大气科学学院负责日常管理。

(一)对学生的要求

尊重导师,主动与导师联系,主动与导师交流自己在学业和思想、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帮助;根据导师的意见与本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修读计划;以主动、认真的态度,参与导师确定的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完成导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每学年要客观、公正地对导师的指导情况进行评议。

(二)导师制管理办法

为配合学校“长望实验班”的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和个性发展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对实验班导师提出以下要求:

1.导师任职要求

承担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的教授或入选省级及以上人才培养工程并承担国家级项目的副教授。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2.导师配备

实验班一年级配备2—3名导师,二年级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导师。一般情况下,每名导师在同一年级只指导一名实验班学生。

3.导师工作职责

指导学生确定后期修读计划,实行个性化培养。导师根据实验班培养方案,与学生在选定的专业方向内共同确定修读计划;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进行训练,学生通过参加导师课题、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接受科研训练;为学生其他的学业问题提供指导和咨询。”(摘自长望实验班学生手册)

通过对实验班的学习手册的学习和课程设置的情况分析,觉得我们的相关职能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招生到录取,从管理到课程安排,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以下是我们课题组的一点不成熟的探讨,仅供参考。培养高端人才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学校通过管理与教学、实践,培养特色人才。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引导学生,传授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介绍学科前沿知识,引导学生对现有知识提出质疑,教给学生如何辩证地看待问题,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锻炼思维能力。创新需要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需要学生掌握深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要善于思考,动手实践,研究探索,学校应充分发挥与国外合作学校的作用,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二、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主管校长的领导和部署下,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的积极配合下,长望实验班的管理和教学工作都进展顺利,从2010年开始实施选拔招生,今年为止已经是第4年了。以学校凝练的“精英、国际、技能”的人才培养3个导向为目标,长望实验班在具体的课程安排和培养方案上还有值得探讨的地方。以下是本课题组的一点思考。

(一)给学生提供的国际化平台不够完善

从现在的课程安排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与国际接轨的意识不强,学生接触的课程都是国内教师上的基础和专业理论课,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论不足,学生与国外院校的交流不够,国际化视野不够广阔。

(二)实践教学尤其是学生实践后的反馈和引导,研究需要加强

现行的管理办法是学校鼓励强化班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工作,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全校各实验室优先对强化班学生开放并积极提供相应的支持条件。可以说学校已经对实验班提供了一定的优越条件,但是学生实践之后的总结交流和教师指导,研究不够。

(三)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有待培养,团队意

现行的管理办法中缺少学生自己申请项目或者是写作科研论文的课程安排和奖励等具体措施,基本是跟随导师做项目,写论文。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与国外合作学校的校际交流,互派学生到双方学校留学一年或两年,开阔学生视野,学习国外大学的先进技术和研究经验。增加与国外合作学校之间的教师互访,获取国外的信息情报和研究方法、理念。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成立针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气象研究中心,或某个领域的研究室,或某个方向的课程,如美国天气、日本气象服务等,调动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提供多方面发展的平台。

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听力水平和交流能力,可以适当安排外教上英语课,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营造一种国际化氛围。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语言,更重要的是了解国外的文化和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为真正成为国际化人才打下基础。尽早达到能熟练地与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水平。国家发展的新形势需要更多的国际化战略人才。在这种大背景下,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着眼于大学创新能力的提升,致力于培养更多的国际化战略人才。坚持自己的特色发展战略,不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之路。坚持精英培养模式,靠质量、靠特色、靠内涵形成的竞争力取胜;瞄准高端人才培养目标,力求为国家培养大批亟须的高层次、有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人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人数大增,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生要适应社会需要,就必须培养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并在学习中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发明和创新。通过与国外大学生的专利申请量比较发现:中国大学生的专利申请仅占全国专利申请的0.05%,而在美国,大学生的专利申请占全国专利申请的23%左右。两个数据的巨大反差,也在警示我国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迫在眉睫。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排在首位的是教学方法陈旧。其次是教学理念的偏差和教育体制问题。学业评价机制偏离,教师缺乏创新素质,创新环境氛围缺乏。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大学生在创新能力上存在不少弱点,突出表现为缺乏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差。通过教学观念的更新、新型教学体系的构建、和谐创新环境的营造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新时期,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创新培养,是迎接时代挑战的需要,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需要,也是培养高校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的必然要求。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设实践教学课程。

首先请学生演示、汇报,之后由导师和同学点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实践技巧和技能,更加有助于进一步地提高研究水平和研究方法。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精英的重要环节。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带领下的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起步阶段最为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思考的方法,以科学的态度,社会伦理的规范,提出质疑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空泛的道理已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实证分析,特别是影响巨大的人物的成功案例分析,更能够促使学生注重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大学阶段是人生重要发展阶段,是学习阶段,但不同于以前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在大学里学习科学知识仅仅是大学生涯的基础部分,更重要的应当是明白如何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怎样深入学习,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何有效、快捷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大学同时也是人生转变阶段,是人生量变到质变的重要过程,在这里每个人要完成由学会知识到学会方法的转变、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求的转变、由通识到专业的转变、由博大到精深的转变、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转变。因此,如何有效地挖掘、开发具有创造力的学生成为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

(3)增设科研研究方法、科研论文写作方法之类的课程,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的课程可以以提交小论文的形式进行。长期全面知识积累和文化熏陶,安全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自由活跃的生长空间,探索质疑的品质精神,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温床与营养,发散活跃的思维,深厚的知识基础,不断的探究求索,种种条件的激荡,必然会迸发创造的火花,点燃创新的火炬,升腾出创新的烈焰。以丰富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宽阔的视野,探究的精神,在生活中、事业上必然会产生疑问,激发创新欲求,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完成创新。发现与创新相伴。发现是建立在综合素质基础之上的,要有知识的积累,要善于观察,要勤于思考,要敢于提出问题。

增加导师的凝聚力,同一团队的协作精神,共享资源,同一个导师的同学可以定期组织小组学习研讨,捕捉本专业本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动向和研究成果,使学生的视野一直与国际同步,接轨。高年级同学可以适当协助老师指导低年级的同学,形成一种良好的研究氛围。导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动脑思考的气氛,可让学生自己设计、研究,提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

学校凝练的“精英、国际、技能”的人才培养3个导向,实验班是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把学生培养成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型优秀人才,需要全校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校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配合。实验班的管理方案和教学安排、导师职责等都可以与时俱进,从国际化的视野下,服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吸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出具有我校特色的精英,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气象事业。

[1]陈泽明.创新能力开发与培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

[2]许春燕,白学波.大学生综合创新训练: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

[3]陶锋.当代大学生能力培养——知识融合与潜能开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实验班导师创新能力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V eraW an g
导师榜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