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处
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百亿上市公司
——浙江百亿上市公司发展情况分析与建议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处
上市公司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一个地区的企业发展具有引领带动和标杆示范作用。为掌握浙江百亿上市公司①借鉴全国工商联以营业收入为标准评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浙商》杂志以营业收入为标准评选“浙商全国500强”的做法,本文以营业收入作为衡量上市公司的标准。发展情况,我们基于近三年上市公司年报②截至2015年3月,浙江共有上市公司288家,其中A股279家,B股2家,H股9家,本文中上市公司不包括H股。对年度营业收入超过百亿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形成专题报告,为相关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浙江百亿上市公司数量近三年来稳步增加,年均增长率为25.36%,2014年达22家,总量排名全国第四,占全国百亿上市公司数量的6.21%,表明浙江实体经济活力较强。
与此同时,浙江百亿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逐年下降,年均降幅0.85%,2014年为175.47亿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5.17%,不足北京的8%、上海的24%、广东的33%和江苏的68%。浙江百亿上市公司规模总体较小的原因在于私营企业数量庞大,2014年,浙江百亿上市公司中私营企业占比达59.09%,而全国同期这一比例仅为20.01%。
图1 2012-2014年浙江百亿上市公司数量及规模情况
从省内区域来看,环杭州湾都市圈是浙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2014年杭嘉湖绍四地的百亿上市公司数量占到全省的63.64%,四地的百亿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占到全省的74.77%。
从地市来看,浙江百亿上市公司分布高度集中,杭州市百亿上市公司数量稳居全省首位,一度占据“半壁江山”。但近年来随着宁波、绍兴等地百亿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杭州市百亿上市公司数量全省占比有所下降,由2012年的50%下降至2014年的40.91%,但仍牢牢占据百亿上市公司的前三甲。
考察近三年百亿上市公司名单的变动情况,总体上浙江百亿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相对稳定,仅有4家公司排名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③本文所指的排名“较大幅度的变动”是指排名变动2个位次及以上。其中“较大幅度的下滑”是指排名下滑2个位次及以上,排名“较大幅度的上升”是指排名上升2个位次及以上。。
杭锅股份2012年的营业收入为117.22亿元,在百亿上市公司中排名第8,2013年的营业收入几近腰斩,成为浙江近三年来唯一一家退出百亿上市公司行列的企业。此外,栋梁新材的排名连续2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从2012年的第9位降为2013年的16位和2014年的19位。机械设备、建材等传统制造业的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压力。
表1 2014年浙江百亿上市公司与全国及其他地区比较情况
与此相对,海康威视和宁波银行的排名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2013年,海康威视的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在百亿上市公司中居第19位,2014年海康威视凭借高达60.37%的营业收入增长,排名上升至第6位。宁波银行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达21.86%,排名由2012年的14位升至2013年的12位和2014年的第9位。浙江信息设备、金融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发展潜力巨大。
浙江要把培育和发展百亿上市公司作为推进“三名工程”、培育百亿级名企业的重要内容,促进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一方面,要鼓励地市特色化发展、差异化突破。其中,杭州市要重点鼓励百亿级外地上市公司尤其是浙商控股上市公司迁址杭州,打造百亿上市公司的“杭州板块”。衢州、丽水、金华和舟山等地要重点加强对上市企业的培育和支持,争取实现百亿上市公司零的突破。另一方面,要以产业发展为引领,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引导并撬动金融资本,重点打造一批以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产业为核心的百亿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