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新
中美两国文化历史背景不同,教育也有所差异。
“数学神童”与”数学白痴”
先看中国人怎样教育小孩。很多人认为,小孩像个空瓶,吸收能力特别强,于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往里灌输知识。教其背唐诗、诵古训,尽管他们不一定理解,但先让其被动吸收,然后慢慢消化,最后将这些知识融汇贯通。
美国人尽量让小孩多玩,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通过让其接触大自然、认识真实世界,建立认知基础。多让幼童用五官感觉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用心去体会数字的意义,而不是只获得正确答案。他们认为幼童不能像大孩子或成年人一样抽象地学习,只有用真实世界的印象建立逻辑思维。中国孩子可以不加理解地知道3+4=7,将乘法表背得滚瓜烂熟,但那只是鹦鹉学舌。
也许有人要问,小孩在玩中能学到什么?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观察他十个月大的儿子时,发现孩子老是把面包撕成碎片往地上扔,并且非常专注地观察面包的落点,小孩丢东西的行为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可很多父母在拣起这些东西时,会告诉小孩不可以再乱扔东西,却很少去想小孩扔东西的动机。皮亚杰发现那可能是小孩在探索和学习万有引力的过程。为什么面包会落下去?气球会浮起来?牛奶会流出去?小孩都在认识、体会这个世界。
在美国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可能会上演这种情景:当老师发问“7+8等于多少”时,中国小孩马上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15”,天才啊!而美国小孩可能手指不够数,还要把鞋子脱掉,手脚并用,简直笨得一塌糊涂!美国学生数学成绩差出了名,似乎中国教育培养的是“数学神童”,而美国教育培养的是“数学白痴”。
然而那些“中国神童”长大后都到哪儿去了?纵观近代世界科学史,西方尤其是美国教育造就了大批顶级科学家。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学习到底是为了分数,还是为了应用和创新?
强调结果与重视过程
还有人认为美式教育注重广博,中式教育窄而深。笔者觉得这种评价不够准确。没有深度的学习,美国人怎么能包揽大多数诺贝尔奖?
美国教育重视阅读而不要求背诵,因为广泛阅读可增加宽广的背景知识,开拓视野,丰富想像力;而背诵可能被前人的思维所束缚而难有创新。
美式教育让学生做课题,通过探究性学习,对某个主题做较深入研究。当学生对一个课题深入研究时,他需要翻阅大量资料,学习相关知识,思考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做实验,写论文,应对质疑和答辩。不但经过阅读、写作等综合训练,而且所学的知识大大超出教科书范围。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不可能对所有主题都做深入探究,重要的是通过深入学习使研究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有广博的知识,又具备研究的能力,博大精深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但美国基础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水准也参差不齐,在快乐童年观念的主导下,小孩没学习压力,过度放任导致很多学生不刻苦用功,这对教育资源是极大的浪费。有的在小学四五年级还记不住九九乘法表,高中毕业还离不开计算器,如此种种与素质教育相差很远。
中式教育多以应试为目的,强调背诵和记忆,仅在考试范围内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但是否真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探讨。把高中最后一年作为复习迎考的冲刺,是有效率的学习?那或许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
美国学校讲综合评价学生,高考状元被名校拒绝,并非新鲜事。想想今天世界顶尖的大学,美国占了多少?他们的生源绝大多数来自美国高中生。一流的大学如果全是二三流的学生,一流能维持多久?
相信权威与追求真理
这几年笔者回中国多次,许多亲朋好友的小孩都天资聪明。但从他们父母眼神中透出的期望,从学校里的分数所折射出的残酷,也使小孩的心灵充满忧伤。这些孩子的好奇心在流失,自信心在减退,创造力没有得到培养。被动的学习和主动的探索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一样的,前者在寻找标准答案,后者在追求真理。
今天的世界不是以你记忆多少知识论英雄,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训练和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美国顶尖大学的绝大多数学生并非都智力超群,大学不仅是在选拔聪明学生,更重要的是寻找卓越的年轻人。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教会了学生相信权威,揣测领导。而美国的教育让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去探索追求真理。
国人常说老师是一根蜡烛,燃烧自已照亮别人,而教育更重要的是点燃孩子心中的火种。有人说近代科学家以爱因斯坦为代表,近代发明家以爱迪生为代表,近代艺术家以毕加索为代表,有意思的是,他们小时候都不是老师喜欢的学生。不管这些大师是因他们的思维早已飞出学校的框框,还是因后天努力,他们都做出了伟大的成就。而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被埋没多少,又有谁知晓?
【原载2015年6月7日《教师报·域外》】
插图 / “两点一线”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