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照全
(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河南 唐河 473400)
鼻内镜规范治疗配合中药内服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评价
仝照全
(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河南 唐河 473400)
目的 探讨鼻内镜规范治疗配合中药内服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采用鼻内镜规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均出现鼻腔内粘连、眶内与血以及上颌窦窦口狭窄等并发症,对照组发生率为8.00%,观察组发生率为6.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规范治疗配合中药内服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鼻内镜;中药内服
在耳鼻喉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该病的临床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1]。对于该病,一般采用鼻内镜规范治疗,虽然该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仍无法满足患者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近年来,有人提出鼻内镜规范治疗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该病,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收益率。本研究主要将此方法应用50例入住我院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获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将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入住我院的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11~75岁,平均(49.93±7.29)岁;病程1~5年,平均(2.82±0.29)年;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2~73岁,平均(48.30±8.02)岁;病程1~6年,平均(2.91± 0.38)年。经分析,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诊断标准:存在慢性鼻窦炎发病史;随着息肉的生长鼻塞明显加剧;表现为闭塞、黏脓涕,头晕头胀,记忆力衰竭以及嗅觉减若等症状。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经CT或MRI及鼻内镜检查均未发现鼻腔内出现占位性病变,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以及护理均根据鼻内镜手术传统护理的方法实施。术前两组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且使用抗生素加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两组患者于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1个月内的每周日进行复查1~2次,然后对鼻腔进行检查,并清理鼻腔。并于术后1个月复查1次,并观察是否出现复发的情况。有了上述准备及计划之后,就进入至正式的手术阶段。
鼻内镜规范治疗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按照Messerk Linger手术的有关方法进行,将内镜所观察视野内的鼻息肉进行切除,然后分离并切除钩突,从而使得鼻腔侧面结构以及各组筛窦充分地暴露,并进一步将鼻腔内息肉以及病变黏膜组织加以切除。经过术前CT或MRI等影像学手段的检查以及鼻内镜下检查,扩大上颌窦的自然开口以及蝶筛隐窝。将病变结构进行彻底清除之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并使用凡士林油性纱布填塞,便于止血。手术过程中,发现鼻中隔偏曲者,应该及时地行鼻中隔矫正术。观察组在上述鼻内镜规范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按照分型给予中药辩证治疗[2]:①湿热蕴结鼻窍型采用辛夷清肺饮加减治疗,具体组方为:辛夷、知母、栀子、黄芩、枇杷叶及升麻各10 g。术后前3 d加以仙鹤草及茜根各15 g,用水煎服,1剂/天;②寒湿凝聚鼻窍型采用温肺止流丹加减治疗,具体组方为:党参20 g,荆芥、诃子、橘梗各10 g,细辛3 g,甘草5 g,术后前3 d加以10 g三七,用水煎服,1剂/天。手术当天即口服中药,连续服用4周。
1.4临床疗效: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中关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治疗疗效的规定,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判定标准:①治愈:症状完全消失,窦口开发性较好,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出现;②好转:症状出现明显改善,部分区域出现水肿以及肥厚等;③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术腔出现粘连,且窦口比较狭窄,鼻道内出现脓性分泌物。总有效率(%)=好转率(%)+治愈率(%)。
1.5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
1.6统计学方法: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所有数据均以“n(%)”的形式进行表示,均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经治疗,对照组治愈、好转及无效例数分别为14例、21例及1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35/50);观察组治愈、好转及无效例数分别为19例、27例及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46/50)。两组疗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鼻息肉与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二者之间一般均合并发生。由于鼻腔空间本身较小,而且还有很多复杂的结构,以往传统的手术方式对鼻腔内天然结构非常容易造成破坏,而且还不易于清扫鼻腔中的微细结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手术的成功率以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3]。湿热蕴积鼻窍型用辛夷清肺饮加减,方中以黄芩、栀子、知母清利肺胃之热;辛夷、枇杷叶宣肺通窍;升麻、甘草解毒祛邪。术后前3 d加用仙鹤草、茜根凉血、止血。寒湿凝聚鼻窍型用温肺止流丹加减,方中党参(代人参)、甘草补肺益气;诃子敛肺气;细辛温肺散寒;荆芥祛风散寒;桔梗除涕散结,引诸药上行鼻窍[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表1 两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综上所述,鼻内镜规范治疗配合中药内服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1]武秀红.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术后冲洗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5):79-60.
[2]陈紫晖.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58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4):69-70.
[3]沙海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配合中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9,31(4):337-338.
[4]周斌.鼻内窥镜下鼻中膈偏曲矫正术后不同填塞方法疗效比较[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5(3):25.
R765.4+1
B
1671-8194(2015)20-0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