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银秋(黑龙江省绥滨农场医院,黑龙江 鹤岗 156203)
康复治疗技术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运用研究
郭银秋
(黑龙江省绥滨农场医院,黑龙江 鹤岗 156203)
目的 探索康复治疗技术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动态随机化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治疗技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治疗技术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效果显著。
康复治疗技术;脑卒中;吞咽障碍
脑卒中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若未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吞咽困难,其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进行吞咽动作,造成患者生活水平下降[1]。本文旨在探索康复治疗技术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动态随机化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2.14±3.94)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7~70岁,平均年龄(55.47±1.0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包括给予患者血塞通、脑蛋白水解物以及二磷胆碱等药物,1次/d,从而改善患者脑循坏。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技术。其中包括:(1)加强患者的发音训练。可根据患病情恢复情况,首先进行简单的字母发音,可从“a”音节开始,随后过度到“yi”音节,最后可练习组句-成语-诗歌,此类循环,且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晨和午睡后,且练习2~3次/d,每次连续5~10次;(2)舌部肌肉运动训练。指导患者将舌尖向前伸,随后做左右摇摆动作,再使用舌尖舔上、下唇,锻炼3次/d,10 min/次,且每个动作持续5秒;(3)喉抬高运动。告知患者将手指放于自身的甲状软骨上缘,再教会患者行吞咽动作,使患者自己感觉甲状软骨的运动,2次/d,每次行20次吞咽动作;(4)颊部肌肉运动。教会患者做张口闭口、吸允、鼓腮等动作,2~3次/d,每个动作至少锻炼5 min;(5)发声训练和屏气训练。协助患者静坐在椅子上,将患者双手支撑于椅面做推压动作,且告知患者紧闭声门,屏气,再突然打开声门,呼气发出声音,3次/d,每个动作至少20下。同时可使用棉棒沾少于水,刺激患者舌根、软腭、咽后壁,然后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2~3次/d,10 min/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VFSS评分。功能缺损评分可通过患者的面肌,上肢肌力,言语,意识,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等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标准为0~45分,分值越高说明脑神经缺损越严重。VFSS评分包括口腔期、咽喉期、误咽3个评分项目,且每个项目均为0~3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恢复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5 24.97±2.81 17.47±2.98观察组 25 25.15±1.03 10.64±1.02
2.2 两组患者VFSS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VF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FSS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VFS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治疗前 一周后 二周后观察组 25 2.69±1.05 6.06±1.98 7.26±1.98对照组 25 3.69±0.36 3.02±1.02 4.03±0.36
脑卒中主要由于患者颅内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而出现缺血缺氧症状,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且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若未及时治疗脑卒中患者,可导致患者出现较多的并发症,而吞咽障碍为临床最常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音费力、咽下梗阻感、腺体分泌障碍、营养不良以及水电解质失衡等,对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
我院采取康复治疗技术,其可有效防止患者咽下肌群出现萎缩现象,可促进患者咀嚼肌功能,从而提高患者吞咽反射的灵活性[4]。脑卒中患者在功能上和结构中均有一定的可塑性,在神经元未出现损伤的情况下,其突触、树突以及轴索均可再生、发芽、功能重组,同时使用针对性的康复措施,可促进正常模式的形成,提高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且可重组残留神经系统功能,最终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5-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VF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康复治疗技术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1] 韩 婕,阎文静,戴玲莉,等.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6):579-581.
[2] 谢镇良,陈毅成,招碧兰,等.超激光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5):384-387.
[3] 刘诗丹,李荣祝,陈启波,等.穴位埋药线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2):170-172.
[4] 路 惠,冯为菊,丁 荧,等.头颈部控制及呼吸肌训练在早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康复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3):111-112.
[5] 张 贞,陆静珏,孟宪忠,等.脑卒中吞咽障碍综合康复疗法的应用[J].中国康复,2011,26(3):185-187.
[6] 袁梦郎,杨 拯,呙金海,等.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5):467-470.
本文编辑:孙春宇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③
C.专著中析出文献格式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目[文献类型标志]//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目.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页码.
例如:
[6] 胡嘉念,程天民.手烧伤[M]//黎鳌.烧伤治疗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63-369.
R743
B
ISSN.2095-6681.2015.034.1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