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为抗日战争作出伟大贡献

2015-10-25 07:38邢世忠
中华魂 2015年9期
关键词:根据地抗日山东

文/邢世忠

山东人民为抗日战争作出伟大贡献

文/邢世忠

抗日战争已结束70年了,我们今天来回顾这段历史,研讨这段历史,既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人在回顾、纪念、研讨,联合国总部以及俄罗斯、英国、法国、美国,凡是遭受过德意日法西斯侵略、奴役、残暴的国家和人民都在纪念回顾。因为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亿万人民带来的灾难是灭绝人性的、极其惨烈的。野蛮的日本兵攻占南京后,六个星期就杀死我30多万同胞,日军官兵竟然开展杀人比赛,谁杀得多就表彰谁,以杀人取乐。日军的731部队在东北、华北等地用活人进行细菌武器实验。在中华大地上实行灭绝种族的“烧光”“抢光”“杀光”三光政策,不但杀死抗日军民,连七八十岁的老人和几个月的婴儿也不放过,日军铁蹄踏过的村镇,一片狼藉,无一生灵。这段悲惨的历史我们将永世不忘。

勤劳、朴实、强悍的山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起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对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从1937年10月3日,日军第十师团大举入侵山东,直到1945年12月27日,山东日军在济南正式签字投降,八年时间山东战区对敌作战2.6万余次,歼灭日伪军51.3万余人,占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歼敌总数的30%。牵制的日军经常在3万人以上,最多时达4.5万多人;牵制伪军10余万,最多时达20余万人。建立抗日根据地12.5万平方公里,人口2400万。其间山东人民也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被杀害同胞89.5万,受害难民235万。

山东民众帮助中国军队挖掘战壕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山东背负中原腹地,东面临海与我东三省及朝鲜半岛、日本相望,北接平津为京津门户,南连苏皖为华中要冲,境内物产、资源丰富,铁路公路纵横,人民勤劳勇敢,兵源充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从战争全局出发,始终高度重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一再指出要建立巩固的山东抗日根据地,使之成为八路军在敌后的重要战略基地。这是党中央赋予山东党组织的基本战略任务之一,也是山东军民为之奋斗的主要目标。

根据地在艰难中创建。七七事变后,日军气焰十分嚣张,迅速占领平津,并于8月分数路向华北地区大举进犯。10月初,沿津浦铁路南下,直逼山东境内,国民党第三路军总司令、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在黄河以北稍事抵抗后,率所属10万军队仓皇南逃,山东几成不设防地区。12月,日军渡过黄河,沿津浦、胶济铁路南下、东进,济南、青岛及山东大部很快沦入日军铁蹄之下。在此危急时刻,我党以黎玉为书记的山东省委就把坚持抗战的责任,独立自主地担当起来,并根据党中央和北方局的指示精神,发出“每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号召,要求各地党组织迅速发动群众,抓住日军立足未稳、国民党溃逃、人民抗日情绪高涨的有利时机,组织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当时,八路军的主力部队还没有到达山东,起义队伍仅以少数红军干部和地下党员,以及从监狱里出来的同志作为骨干,依靠平津和山东各地经过抗日救亡教育的学生及热血青年,收集了一些民间枪支并争取改造了一部分地方游杂武装。从1937年10月到1938年5月半年多时间里,先后在冀鲁边、鲁西北、胶东天福山和蓬黄掖等县、黑铁山、鲁东、徂徕山、莒县、沂水、泰西、鲁南、湖西等地发动了10多起抗日武装起义,作战百余次,攻克县城15座,部队也发展到2万多人,在全省开辟了九个抗日游击活动基地。初期的武装起义和游击作战使山东抗战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党中央加强指导,根据地快速发展。1938年5月国民党徐州会战失利,山东及华北大片国土沦陷,日军进攻矛头直指武汉。党中央根据战局变化和山东工作的大发展,在实施战略部署上把山东的地位和任务突出、加重起来。5月20日党中央派郭洪涛率领50名干部抵达山东。不久,中央决定将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6月边区省委制定了全省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战略计划并报中央批准。从此,山东开始了有计划地创建根据地的新阶段。1938年11月底,党中央又派黎玉、张经武率160余名干部到山东,并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作为八路军总部直辖战略单位,统一指挥山东各地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纵队辖10个支队又3个团,共2.45万人,另所属地方武装1万余人。从此,分散在山东各地的游击队成为在战略上统一指挥的游击兵团。

主力入鲁,根据地发展壮大。党中央根据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华北各根据地斗争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把山东摆在全国特别是华北敌后战场重点发展的中心位置。根据党中央“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决策,八路军115师主力挺进山东。从1938年9月至翌年3月,115师先后分三批挺进冀鲁边、湖西、鲁西地区。5月,罗荣桓、陈光率部由鲁西挺进鲁西南地区。8月,党中央又派徐向前、朱瑞到山东组建八路军第一纵队,统一指挥山东、苏北地区八路军各部队。八路军主力入鲁及一纵的成立极大地增强了山东人民的抗战力量。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至1940年底,山东八路军已发展到12万余人,其中山东纵队5.4万人,115师7万余人,约占当时我军总数的四分之一,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扩军整军任务。并相继建成鲁西、清河、鲁南、鲁中、湖西、胶东、冀鲁边、滨海等八个根据地,人口约1200万,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并胜利地度过了1941-1942年日军对我各抗日根据地多次实施的反复平行推进“梳篦”式“扫荡”和大纵深重重包围“铁壁合围”式“扫荡”以及更残酷毒辣的“拉网合围”式“扫荡”这段最艰难的岁月。

实行党政军统一领导,夺取抗战最后胜利。从1943年3月山东纵队与115师合并成立新的山东军区,山东抗日根据地实行党政军统一领导,主要任务是反“扫荡”、反“蚕食”、反伪化斗争。1943年,日伪军继续扩大面上的占领,加紧对我根据地实施强力“扫荡”和“蚕食”。各根据地的斗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和紧张。直到1943年年底才开始有了好转,但根本好转还是在完成了1945年五、六、七“三个月作战计划”之后。这三个月主要是开辟胶济路东段的两侧地区,以扩大渤海和胶东两区,以及他们同胶济路以南地区的联系,再就是争夺临沂、费县,使胶济路以南的鲁中、滨海、鲁南地区完全连成一片。我军越战越强。此时,主力部队发展到27万余人,接近当时我军总数的三分之一。民兵发展到50万,自卫团150万,除几个大城市和铁路沿线外,其余国土全部解放,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人口2400万,党员总数20多万。并拥有一大批能够担当各方面领导工作的党政军干部,山东抗日根据地成为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中最强大的战略区之一。

承担为我党进军东北调兵的主要任务。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确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决定收缩南部防线,巩固华北及华中解放区,集中全力夺取东北,使之成为全国战略总后方。党中央赋予山东的任务是:向北,以山东为主要兵源和出发地,抽调山东主力和干部抢占东北;向南,迎接华中局和新四军主力北移山东,把国民党沿津浦铁路北上的部队阻滞于山东以南地区。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同志又致电山东分局:“发展东北,控制冀东、热河,进而控制东北的任务,除各地派去的部队和干部外,中央完全依靠你们及山东的部队和干部。原则上要以山东的全部力量来完成,必须全力执行,越快越好。”山东分局坚决执行中央号令,从1945年9月至12月,山东主力部队分9批先后从海路、陆路日夜兼程挺进东北。共6万余人,占赴东北主力部队总数的60%。同时,另有3万基干团(即补充兵员)也赶赴东北战场。这样,山东进军东北的总兵力达9万余人。同时,中央还电示山东给东北配备3个省的省级干部,并要求山东抽调大批干部到东北工作。到12月份山东先后抽调包括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等大批高级领导干部在内的6000多名干部赴东北开展工作,占赴东北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遵照党中央的战略方针和部署,1945年9月新四军江南部队撤到苏皖边区,军部率部分主力北上山东,由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陈毅任司令员。华中局转山东后,与山东分局合并组成华东局。这样山东解放区就成为华东地区党和军队的指挥中心和战略后方。1946年1月,山东军区与新四军调入山东的部队组成山东野战军,下辖8个师共7万余人。另外,山东军区所属部队又发展到22万余人。从此,山东解放区成为我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战略前沿阵地和主要战场。山东抗日根据地不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积累了雄厚力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山东人民是抗日根据地的坚强柱石

山东抗日根据地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且越战越强,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山东各级党的组织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深入地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把抗日根基深深地扎在人民群众之中。唤起百姓千百万、同心干。使抗日的烽火迅即在泰山、沂蒙山,在黄河、沂水两岸,在微山湖和渤海之滨熊熊燃烧起来。人民把自己的优秀儿女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抗日军队,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场面,在齐鲁大地随处可见,各抗日根据地部队迅速得到扩充壮大。同时,各抗日根据地还发展了大量民兵武装,担负维护社会治安,保卫群众安全,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完成各项支前任务并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对敌斗争。

各地民兵积极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实行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抗日战争中,各抗日根据地的民兵武装,每当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集中兵力作战时,后方保卫政权和群众安全的任务,就落到广大民兵身上。他们不定期的实行戒严,盘查行人,清查户口,把守交通要道,捕捉汉奸、特务,成为巩固和保卫抗日民主政权的支柱。除此之外,广大民兵还灵活机动地运用伏击战、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麻雀战等多种战法,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胶东海阳地区民兵,根据对敌斗争需要创造了10多种地雷和30多种埋雷、布雷手法。从简单的铁雷、石雷、拉雷、绊雷,发展到飞行雷、马尾雷、防潮雷、子母连环雷;从单一的沿路埋雷发展到门上挂雷、草堆藏雷,人人会布雷,家家备有雷,村村设下“地雷宴”。他们把大量的地雷埋在敌人的交通线上和据点周围,甚至敌人的营房操场里。敌人出动“扫荡”时,走大路大路炸,走小路小路炸,去走崖头、山岭、海滩和庄稼地,想不到这些地方也会响起地雷。民兵们还用真假雷相结合等办法对付敌人的搜索,当他取出假雷时,真雷却立即爆炸。或当围着延期雷哈哈大笑时,一声巨响,炸得血肉横飞。把敌人搞得是心惊胆颤,日夜不宁。还有更使敌人头痛的武工队。他们短小精悍,神出鬼没,灵活性、机动性很强,敌打他时找不到看不见,他打敌人时突然出现在面前。武工队在公路上预先设计好与敌汽车相遇的地段,当敌听到悠扬的乐声,看到娶亲的花轿,正欲盘问时,突然从花轿里杀出个彪形大汉和轿夫、吹鼓手一起让敌人饱尝一顿枪弹,并把汽车和物资炸翻,搅得敌人疑神疑鬼、惶惶不安。著名的鲁南铁道游击队威震四方,日军听到这个名字就魂不附体,不知所措。他们那种可以在火车疾驰的时候跳上跳下超人的本领,创造了许多神话般的奇迹。在津浦路鲁南段和临枣线上,人们时常看到,奔驰的火车突然出轨,车头突然相撞,满载货物的列车突然脱节。日军补给前线的武器、弹药、粮食、布匹、医药,就这样经过游击队员的手送到我抗日根据地。有时敌人赶到出事地点搜捕,车厢早已化为一堆废铁。即使追到微山湖边,看到的只是一片茫茫湖水。这些列车英雄们,还常常出入敌占城镇,杀敌夺枪,猎取情报,破坏敌人的仓库,捕捉汉奸特务。抗战胜利前夕,鲁南铁道游击队已发展到2000多人。在八年抗战中,千万个形态各异的敌后武工队,多是些身怀绝技、胆识过人的神奇英雄,是中华民族与倭寇斗争的创举!

舍己性命全力救护伤员。打起仗来,伤员问题始终是部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伤员能否安置好,直接影响到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根据地各部队救护条件十分有限,伤病员大部分疏散在群众家里。当日伪军“扫荡”搜查时,面对敌人的枪口和屠刀,老人们总是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毫不犹豫把子弟兵认作是自己的儿女,许多大嫂和姐妹毫不羞怯地把伤病员说成是自己的丈夫或兄弟。在群众的掩护下,八路军的许多伤病员一次次脱离险境。1941年冬季反“扫荡”斗争最艰难的日子,八路军鲁中军区医院驻在沂水县院东头乡西墙峪村,300余名伤员分散住在群众家里。为了掩护这些伤员,该村群众虽遭日伪军毒打,有的被杀害,却无一人告密,保障了伤病员的安全。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中,仅沂蒙地区共计救护伤员达19776人,先后掩护94394名抗日军人、地下党员和抗日工作人员脱险。广大群众除掩护伤病员脱险外,对伤病员的护理、照顾更是尽心尽力、无微不至。为了给伤病员增加营养,宁肯自己吃糠咽菜饿肚子,也要省出粮食来给伤病员吃。那个年代群众家里养只鸡都不容易,可群众把鸡杀了给伤病员熬汤喝补养身体。为了给伤病员治病,他们冒着日伪军盘查的生命危险,四处求医问药。被赞誉为“沂蒙红嫂”的青年妇女,用自己的乳汁将八路军伤员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被赞誉为“沂蒙母亲”的老人,用身家性命救护伤员并主动承担哺育革命军人后代的重任。人民是父母,人民是靠山,激励着将士们英勇作战!

节衣缩食全力做好支前保障。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前。山东抗日武装初建时期,经费、物资都相当困难,中共山东省委提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节省一粒米、一寸布、一分钱”支援抗战,山东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连年战争加之自然灾害频发,一亩地能打二三百斤粮就算是丰收了,老百姓艰难维持生计。特别是在敌我拉锯的地区,有点粮食还常被日伪军搜走。但是,一说是支援八路军打日本,群众就很慷慨、很踊跃。在最困难的时期,群众宁愿自己吃米糠、地瓜蔓、树叶、草籽,也要把省下来的粮食送到抗日部队,把生产的棉花和布匹做成军衣、军鞋供应部队。1938年胶东根据地成立的妇救会,平时组织缝衣队、洗衣队,为战士缝衣裳、做鞋袜,战时参加挖战壕、运子弹、抬担架、救伤员、送茶饭。这年秋季有一天敌机轰炸黄县县城,群众损失很大。敌机走后,几位躲在防空洞里的妇女立即出来,把自己戴的金戒指捐献出来。随即,蓬、黄、掖等县的妇女掀起了一场“献金活动”,一下子就献出黄金60多两、白银3000多两,送到抗日政府。1941年冬,日军调集重兵对沂蒙山区实施拉网式大“扫荡”。八路军115师师部机关从留田突围后,露宿于费县汪沟区埠山庄一带,当附近群众知道后立即忙碌起来,烧水做饭,凑齐煎饼、窝窝头、地瓜等熟食,肩挑手提赶到部队慰问。这种军民鱼水情深、同心协力抗战的场面,在山东各地经常看到。为了减轻子弟兵的后顾之忧,各抗日根据地政府还开展了“拥军优抗”运动,从多方面优待抗日家属。据统计仅1943年就有92657户抗属受到粮款优待。山东人民不仅为山东抗日根据地及其武装力量的生存作出了重大贡献,还为全国抗战在财力物力上进行了支援。山东招远(金矿出产地)奉中央特别使命,秘密筹送几十万两黄金到延安。招远当时为日军占领,筹集和运送这么多黄金是异常艰险的。但由于组织周密和群众大力支持配合,每年所筹送的黄金都顺利抵达延安。为缓解党中央财政困难作出了特殊贡献。

三、山东人民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残暴是人类历史上极其罕见的,绝无仅有的。用禽兽不如等各种词汇都无法形容他们那种实际的邪恶程度。今天,我们纪念抗战胜利,不是为了加重仇恨、加深隔阂,而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防止发生新的战争。但是和平是乞求不来的,资产阶级政客、军国主义狂人,奉行的是弱肉强食,称王称霸,获取的是占领、掠夺、利益。没有强大的实力做后盾,你讲和平发展、自由平等他是不听的。所以,我们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上,走富国强军之路,为打赢信息化战争做好扎扎实实地准备。准备得越快、越充分,和平就越有保障。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实现经济实力与国防实力同步增长,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贯彻落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根据地抗日山东
山东图片库
聚焦乡村振兴的“山东作为”
抗日小英雄杨杨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建立自己的写作根据地
窗台上的妈妈
抗日英雄万全策
抗日英烈马威龙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印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