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萍
法师说:写经修行,是摄心守意,安般修禅的一种十分有效法门。
但是末学的字实在是自叹弗如,羞愧至今,对不住佛菩萨。
每每看到行者一手蝇头小楷,清雅隽秀,飘逸灵动,严谨而蕴含神韵,总会心生仰慕向往之情。
抄经,炼字,炼身,炼心,更拂落久远以来灵性的尘埃。
于呼吸之间静神涤荡,自在自如,于行云流水中养心三昧,心里,悄悄开着清净的莲花。
静默。
欢喜。
——圣严法师
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字字珠玑的文字般若,是增长智慧,淨化心灵的重要泉源,书法可以怡情养性,抄经可以端正身心,两者结合是中国佛教的创举,也是中国固有的国粹。
抄经、写经是一项很好的修持。经典上说:书写经之一行半句,能就成就大愿。如此,说明抄经功德之伟大。
经典记载,抄写经典殊胜行,功德详见于诸多大乘经典。
金刚经云:“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也提及书写供养经典具有如下之功德:
1、於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不生怖畏,远离诽谤。
2、心能信解,得正知正见。
3、能除灭诸罪障。
4、能现证无量功德。
由心而生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指出:“手是人类外在的头脑”。中医也有“十指连心”、“心脑相通”的生理解释。
而抄经过程中的得“心”应“手”和“心灵手巧”的实现,则需要眼睛观字在先,手描摹字形随后,心感体会,默契神会,大脑同步复制转录文字的全息信息,并且将经文的全息影象和全息能量以传导的方式,复制灌输到全身的细胞之中。
因此,抄经过程也是眼与经合、手与经合、心与经合、脑与经合、经与人的调适应合过程。
古人在抄写过程中,发现抄写内容可以作用和影响人的身心。因抄写内容的不同,作用于身心的结果和效用有明显不同。
抄写经典,能净化身心,这也是书法界的共识。因此,历史上有成就书法家多有经书作品广为传世。如:王羲之书《佛遗教经》和《黄庭经》;张旭书《心经》;柳公权书《金刚经》、《心经》等。抄写经典,对他们艺术成就的熏陶和营养作用不可忽略。
功德殊胜
抄写经文,除了养生之外,还可以供养心灵。
无着菩萨亦云“抄经有五种功德。一者可以亲近如来、二者可以摄取福德、三者亦是赞法亦是修行、四者可以受天人等的供养、五者可以灭罪。”可见抄经功德何等殊胜。
抄经修持,除了经中所言的功德利益之外,尚有几点好处:
一、可以修身养性
二、可以深入经藏
三、可以长养慈悲
四、可以自利利人
五、集中精神
六、训练耐心
七、亲近佛法
八、增长智慧
因如此之好,我们也应珍惜这善因好缘,并用虔诚恭敬的态度,以欢喜心丶感恩心丶慈悲心来抄经。
沉淀心灵
抄写经文的主要意义在于将心沉淀、集中意志,并做功德回向。但是各部经典的意义各有不同,例如阿弥陀佛经,适合将功德回向给亡者亲人;而药师经则是给患有病痛者。
所以,其实抄经的具体意义是不一样的,但是从广义上来说抄经又是有着共通的意义的。国际佛光会资讯中心副主任满济法师表示,抄经表达的是一种心意,其实在心中默念佛号及法语也是一种很简单的自我修行方式。
也就是说,抄经不仅是你在给过世的亲朋做功德回向,也不仅是在为患病的人祈福祷告,而且也是你自身的一种修行。大多数人都是注重内在修养品质的,抄经也是如此,它是一种内观的修行,一种自我的修行。
抄经,是奥妙的心灵体验;一笔一心,心神归一;抄经,也是和错字战斗的过程,一错再错,感而遂通。
全身心投入
抄经前要有一个清楚的良好的发愿,因为经书是神圣的,所以抄经前一定要洗手。抄经的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如果在桌子上抄经的话,首先要把桌子上的其他东西清理收拾好,创造一个神圣独立的环境。
抄经需要你全身心投入,不要去想和抄经无关的世俗事,如果你在抄经时有杂念,请及时将你的心念收摄到抄经的当下。抄经时焚香,点蜡烛,或者是供养鲜花就更好了。
在抄写的过程中,抄好的经文一定要谨慎放好,就像放置其他圣物一样,放在佛堂或者是高处干净的地方(切勿放夫妻卧房及不净之处)。即使经书没有抄完,即使只抄写了四行,也已经具有了佛语的所有特点特征,一定要谨慎对待。
最后,抄写完的僧伽吒经可以供在佛堂,结缘给他人,或者供养在舍利塔内,不管哪种形式都要谨慎对待,以示对佛法的尊重。
Tips:注意事项
1、洁净双手,端身正坐:
2、整肃身心,意念合一:
3、合掌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4、虔心抄写;
5、写毕,合掌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