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琴
(内蒙古磴口县环境保护局,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200 )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研究
陶琴
(内蒙古磴口县环境保护局,内蒙古巴彦淖尔015200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与制约,破坏了我国的社会稳定与国际形象。本文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环境监管工作进行了分析。依据《关于报送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有关情况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分析得出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的问题.针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规划后续实施初步提出针对性意见。
内蒙古“十一五”规划环境监管
随着《规划》的实施,总体上实施取得了一定进展,全区环境监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为实现污染减排目标提供了能力保障。但监测、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情况距离规划目标相差甚远,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尚未实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的总体实施进度。
1.1资金投入仍然不足
就内蒙古自治区而言,该自治区的环保机构成立比较好,直到2008年底才基本上建立完成。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环保机构中,大部分是从城建机构中分建出来的,存在着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即使近几年不断加大对环保机构的投入,依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存在着装备匮乏,设备数量不足、功能短缺等问题。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存在着基层环保能力建设相对薄弱的问题,但是其承担的环保工作任务却不断增加,两者之间形成了非常鲜明的矛盾,在短时间内很难从根本上改变。
基层环保能力建设与环保工作任务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之间存在矛盾。当前,内蒙古自治区中的大部分监测站都缺乏监测恩呢管理,尤其是一些工业与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甚至存在监测站缺失的情况,导致不能够对当地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准确的检测。第二,监测业务经费不足。该问题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各级环境监测站中都普遍存在,各级政府未将监测业务经费列入财政正常支出范围。第三,环境监测体系建设薄弱。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覆盖率不高,盟市政府所在地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正在完善,旗县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与毗邻的省相比,差距较大。全区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只有3个,覆盖率更低。
1.2环境管理基础条件远远跟不上步伐
内蒙古自治区在环境信息、宣传教育、评估、科研、人力资源等环境管理基础设施的投入方面,在近几年都处于空白状态中,导致这些工作存在着严重的经费、人员等方面的问题,工作难以正常的开展。同时,基层环保能力建设与实际工作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环保政策法规与市场化机制建设相对滞后,环保系统特别是县级环保部门在机构队伍建设、科技平台建设等方面,都较为滞后。当前,内蒙古环保机构面临着队伍编制小、人数少的问题,但是其所承担的环保工作任务却在不断地增加,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短时间内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1.3人员较少,人才紧缺
当前,内蒙古环保机构面临着队伍编制小、人数少的问题,但是其所承担的环保工作任务却在不断地增加,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短时间内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部分环保机构即使有充足的工作人员,但是这些人员在工作能力与素质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哦能够独立完成工作的人才,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2.1争取资金,落实职能
各级政府应该对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意见》(内政办发〔2007〕101号)、国家环保部下达污染减排专项资金、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2006-2010年)》的通知的具体要求进行认真的贯彻与落实,将环保能力建设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落实职能、编制和经费。依据事权、财权、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加强环境监测、执法、等其它基础条件能力建设经费的投入,构建投入的长效机制。
2.2全面推进,重点先行
依据内蒙古自治区的环保工作重点与管理需求,实现全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全面推进,实现环境监测与监督执法能力的不断强化,提高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管能力。在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将监管任务重、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大、污染减排任务重的盟市及旗县作为工作重点,对其进行先行建设,其它地区全面推进,逐步建设。
2.3落实责任,加强培训
自治区分类指导,盟市和旗县具体落实,自治区和盟市、旗县,单位和个人,推行责任考核,提高效率,确保效益;通过强化培训,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初步建设了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人才队伍,使各项基础设施和条件充分发挥了作用,初步实现了人与事业共同发展。
内蒙古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政府要全面实施环境保护策略,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展开有效、科学的环境保护方针,并加大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对破环境行为严重处理,在利用环境上遵循可持续利用原则,通过环境保护促进人类、自然、社会平衡和谐健康发展。
[1]朱建军.环境保护问题的心理学研究——现状与趋势[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7-10.
[2]刘润东.中国环境保护问题政治性之内外因素及其解决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7,11:894-895.
[3]胡晓芳,王祖伟,王晓娟.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内蒙古环境质量的统计分析[J].北方环境,2012,01: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