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品种选择与配置

2015-10-21 19:08丘剑强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生态园林建设

丘剑强

摘 要:做好植物种类的选择和配置工作对生态园林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种类的选择与配置进行探讨,说明了生态园林植物的品种选择,阐述了生态园林植物的配置,分析了生态园林的植物群落,期望能为人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生态园林;建设;植物种类;选择配置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家对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生态园林的建设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方面。植物作为生态园林建设中的主体,使用有效的方法来对其进行选择和配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如何做好植物种类的选择及配置工作来促进生态园林的建设成为了工作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此进行讨论分析。

1 生态园林植物的品种选择

植物群落包括自然植物群落和人工栽培植物群落,植物自然群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育过程中,在不同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自然形成的群落,各自然群落都有自己独特的种类、外貌、层次和结构。本文重点探讨具有更大稳定性和重要深远生态环境意义的人工栽培园林植物群落模式。

植物品种选择应遵循以下4项原则:

1.1 美学原则

园林植物的景观之美,是多形态、多成分和多层次的,可分为形式美、艺术美和意境美。选择植物品种时,应考虑植物的形态、植物的色彩、植物的质地以及植物的季相。

1.2 生态原则

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必须考虑植物的耐性范围,否则就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还应考虑以下6个方面的生态功能:

(1)净化空气的功能;

(2)调节气候的功能;

(3)防风固沙的功能;

(4)滞尘功能;

(5)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

(6)减弱噪声的功能。

1.3 社会经济技术原则

以最小经济投入来获得最大的回报是社会经济技术的总原则,包括技术可操作原则、社会可接受原则、无害化原则、最小风险原则、效益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其目的就是以公众可接受的技术、最小的经济投入获得观赏性最强、公众认可的植物景观。

1.4 优先选用乡土植物原则

乡土植物又称本土植物,广义的乡土植物可理解为: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区域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优先选用乡土植物,其原因主要有:

(1)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景观,观赏价值独特;

(2)抗病虫害能力强,易栽培养护;

(3)利于植物多样性的建立及保护,生态效益良好。

2 生态园林植物的配置

2.1 植物配置原则

在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和维护生态园林景观的生态系统,以最低的费用维持良好的景观,以最小的代价创造最大的效益,也是园林工作者追求的最终目标。

(1) 因地制宜

(2)布局合理,功能要求

(3) 搭配适当,景观要求

(4) 保护利用,经济原则

2.2 植物配置方式

园林植物布局形式的产生和形成,是与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地理条件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分不开的。园林植物的布局是与园林的布局形式相一致的,主要有自然式、规则式。

2.2.1 自然式

自然式的植物配置,要求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之美,将植物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种形式。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丛植、群植和密林等几种;花卉的布置则以花丛、花镜为主,它能够创造生动活泼、清幽典雅的自然植被景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入自然。

(1)孤植;即单株植物孤立种植。在园林中形成独立的庇荫植物并起到观赏作用,满足景观设计艺术的需要。

(2)对植:即两株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作相互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式,分布在构图中轴线的两侧,必须是同一树种,但大小和姿态不刻意要求相同,动势要向中轴线集中即可,主要用于强调公园、建筑、道路、广场的入口。

(3)丛植:即三株以上同样或几种植物自然地组合在一起的种植方法,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也可用作背景或用作空间隔离。丛植配置力争符合艺术构图规律,能同时表现出植物的群体美和个体美。

2.2.2 规则式

规则式植物配置,一般配合中轴对称的总格局来应用。树木配置以等距离行列式、对称式为主,花卉布置通常是以图案为主要形式的花坛和花带,有时候也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它具有规律美、节奏美、秩序美的优点。一般适合纪念性园林、大型广场等。

(1)列植:即行列栽植,是指成行、成列栽植树木的形式,它在景观上较为整齐、单纯而有气魄。常用于河边和沟渠、行道树、防护林带旁及地下管线较多的地段。在树种选择上要突出观赏与遮阴效果较好的特点。

(2)交错配置:按照一定的株距将两种植物呈交替模式进行种植。可以选两到三种。

2.3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影響因素及配置注意事项

影响园林植物的因素很多,本文重点从光照、温度等生态习性角度探讨城市生态园林植物的配置。

2.3.1 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光是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因子,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不同的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是不同的,特别是对弱光的适应能力有显著的差异。根据园林植物的耐阴程度,可把植物分为3类。

(1)阳性植物。这类植物要求较强的光照,不耐弊荫,一般需光度为全日照的70%以上。阳性植物宜栽植于开阔绿地、高大建筑物的南面或作为上层木配置。

(2)阴性植物。这类植物是指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要比在强光下生长得好的植物,一般需光度为全日照的5%~20%,不能忍受光强光照。

(3)耐阴植物。这类植物具有较高的耐阴能力,需光量少,对光的适应幅度较大,在全日照下生长良好,也能忍受适当的庇蔭。

2.3.2 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温度是植物极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温度还制约着植物的成长发育和分布。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植物按照温度的要求可分为耐寒植物、喜温植物和半耐寒植物3类。

(1)耐寒植物。寒带或温带植物在低温(一般指0℃)下不会影响其正常生长,耐寒性较强。

(2)喜温植物。热带或亚热带植物的耐寒性较差,低于0℃或5℃以下的低温就停止生长或遭受伤害。

(3)半耐寒植物。这类植物一般原产暖温带,可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生长。

3 生态园林的植物群落

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建设人类、植物、动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文化美、艺术美,使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3.1 生态园林的植物群落类型

现阶段典型的人工植物群落主要有以下4种:

(1)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

(2)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

(3)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

(4)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

3.2 代表性地区的园林植物群落组合典范

以乔、灌、草组成的人工模拟自然群落,由于层次丰富,绿地面积增加,提高了单位叶面积指数,从而增加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要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绿地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应达到的功能进行植物设计。

4 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园林的建设对于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的提高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植物是生态园林的重要部分,我们要做好植物种类的选择和配置就要结合相关的原则,选用科学合理的配置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做好生态园林的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小霞、王方芳.生态型园林中植物种类的选择以及规划设计方法[J].现代园艺.2014(22).

[2]李晓杰、吴慧婷.园林坡地植物选择与配置[J].当代生态农业.2012(Z2).

猜你喜欢
生态园林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生态园林建设中林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研析树木修剪技术在生态园林建设中的渗透
关于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研究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