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

2015-10-21 19:08刘宾等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照明建筑电气节能

刘宾等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猛推进,节能理念的倡导,对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建筑电气中照明节能设计遵循的原则,设计了高效的照明控制系统,通过合理的选择照明光源、灯具、设备以及采用新技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照明

1 建筑电气节能概述

1.1 建筑电气节能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能源消耗检测时,对于建筑的能源消耗系统非但没有清楚深刻的认识,还采用了简单的节能措施或者是使用了质量较差的节能产品。面对电力供需紧张不断加剧,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等法律、规范、规定。这些法规对规范用户安全、合理用电和节约用电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起到指导性作用。

1.2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遵循原则。

根据当代建筑电气节能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 应该倡导绿色照明, 即包含高效的节能体系、高效的环保体系、高效的安全体系以及高效舒适体系, 这种建筑体系缺一不可。

2 建筑照明节能设计

2.1 选用合理的照明标准。我国在 2004 年发布了最新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 GB 50034- 2004), 该标准规范了照明节能设计根据在各个领域、地点、用途、房间的不同, 所进行照明节能设计也有着相应的区别。比如: 旅馆建筑照明,客房100Lx、中餐厅 200 Lx、多功能厅300 Lx、客房层走廊 50 Lx、门厅 300 Lx 等等。工业建筑照明( 在工业上存在着一般和精细两种照明形式,并且工作场所也有主次之分) , 实验室 300~500 Lx、检验室 300~ 750 Lx 等等。

2.2 选用合适的照明方式。确定合理的照明指标 (如照度、照度均匀度等), 严格控制照明负荷功率密度 (LPD)值。照明设计时的照明方式选择:1) 当照明场所要求高照度时, 应选混合照明的方式。2) 当工作位置密集时, 可采用单独的一般照明方式。但照度不宜太高, 一般最高不宜大于500 lx。3) 当工作位置的密集程度不同或者为某一区域时, 可采用分区一般照明的方式, 要求高的工作区可采用较高的照度, 非工作区可采用较低的照度, 但两者的照度比不宜大于3。

2.3 选用节能性的光源。1) 进行照明设计时, 照明光源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2)照明光源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来选择, 以使其具有尽可能高的光效, 达到照明节能的效果。3) 各种节能光源的光效及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4) 选择照明光源时, 应尽量减少白炽灯的使用量。一般情况下, 室内外照明不应采用普通白炽灯。 5) 选择荧光灯光源时, 应选用 T8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若有条件, 应采用更节能的 T5荧光灯。6) 一般照明场所不宜采用荧光高压汞灯,不应采用自镇流荧光高压汞灯。

2.4 高效的照明系统设计。照明控制是照明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是照明设计基础理论的一部分, 与灯具、光源一样是照明节能实施中不可缺少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能营造良好的光环境。通过控制光环境来划分空间, 同一空间中可创造出不同的环境氛围, 体现了照明环境的舒适性。2) 可节能。使用者需要时才开启照明, 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开灯时间、数量和过高的照度,以有利于照明的节能。虽然我国现有的照明设计标准几乎没有照明控制的具体内容, 对照明控制也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但工程设计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2.5 新能源技术的采用。为了减少能源的损耗,应当尽量利用新能源技术。在所有的新能源的利用上,太阳能技术是较为成熟的,也是利用最广泛的。1) 太阳能是无处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太阳能照明技术的开发利用, 可节省资源, 减少废气排放, 减少对地球资源的使用和破坏, 保护地球环境。科学合理地利用太阳能照明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2) 太阳能照明技术通常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将入射的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提供给照明负荷。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3) 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有如下3种类型:① 太阳能光伏独立型( stand-a lone) 系统。产生直流或交流输出, 提供独立系统的用电, 不与市电电源系统并联。② 并网型( grid-connected or linetied)系统。产生与市电同步的正弦波电流输出,可与市电并联。③ 混合型( hybrid)系统。除具备并网型的优点外, 可连接电池, 对特定连接的负载提供独立供电, 具备不停电系统的功能。

3 建筑设备节能设计

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中,除了对照明的节能以为,还应对建筑中其他的设备进行节能设计。在建筑中,以下方面是能源消耗较多的地方:1) 空调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 冷冻水与冷却水系统的优化控制。 ② 冰蓄冷系统的优化控制,现行的冰蓄冷控制技术还很不成熟, 冰蓄冷控制策略仍需作深入研究, 尤其是在蓄冰装置优先方式下的融冰策略的研究, 对于提高冰蓄冷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冰蓄冷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③ 热交换系统温差与流量的优化控制。④ 变风量系统等控制技术。2) 给排水系统的优化控制。3) 电动机。包括电动机的正确选型、调速方法、基于负载检测的台数控制。4) 电梯。包括电梯的合理选型 (如速度、载重量、调速方式等 )、停层计划及群控策略。5) 电动门窗。包括门窗的节能控制、遮阳系统的自动控制等。

4 结束语

总之, 节能设计是一个永远也探讨不完的课题, 我国的建筑节能还处于初级阶段, 但是通过政策法规的出台, 也说明国家十分重视建筑节能。建筑电气照明节能的内在潜力还是很大的, 在實际应用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选择高效率的节能设备, 应用成熟先进的技术, 从而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 1]GB 50034- 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S].

[2] 文桂平.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的探讨[J].电源技术,2010,(7)

[3] 林毅宏. 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现状及节能设计研究[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1,(3)

猜你喜欢
照明建筑电气节能
浅谈灯光的艺术效果在舞台演出中的运用
浅析轿车照明与信号灯教具的实践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研究
暖通空调的恒温恒湿设计
某型飞机外部照明系统改装批次性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