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建筑节能新技术阐述

2015-10-21 19:08高光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现状研究建筑节能新技术

高光

【摘要】全球经济在增长的同时,使得能源资源产出和消耗这两者间的矛盾加剧。建筑总量的增加,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提高,使得建筑能源消耗也在日益剧增。所以研究建筑节能技术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的关注热点。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从简述建筑节能的定义入手,研究现阶段中国建筑节能行业的现状,阐述新技术,为促进建筑技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建筑节能;新技术;现状研究;

0.引言

建筑节能工程的快速发展,在推动新技术不断改进的同时,也节约了能源资源,降低大气污染,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存。此外,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对舒适建筑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节能工程和节能新技术的研发运用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固发展,同时还能提高建筑环境的舒适度。因此加大建筑节能工程的研究力度迫在眉睫。

1.建筑节能的定义

建筑节能指的是生产建筑材料、房屋建筑施工和投入使用的所有阶段,在达到相同需求或满足相同目的的基础上,对能源资源的合理运用,合理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量,提高建筑的舒适度,节省能源资源。目前,建筑采暖、照明、空调、热水供应等都属于建筑节能。建筑节能的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工作内容较多,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从施工流程方面而言,工程规划、项目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等所有阶段均和建筑节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建筑材料方面而言,节能型门窗、保温材料、节能型墙体材料以及节能玻璃等均属于建筑节能的范畴。从建筑节能技术方面而言,建筑和太阳能相结合技术、照明节能技术、围护结構的隔热、保温技术以及供热、供冷新技术等均属于建筑节能的范畴。

2.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中国在建筑能源资源方面的消耗总量占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33.33%左右。早年中国建筑能源资源消耗中煤炭等能源的消耗量巨大。而随着建筑规模的逐渐扩大,建筑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在全社会能源资源消耗总量中占据更大的比重。现阶段整个中国有400亿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而节能类建筑房屋的总面积只有2.3亿平方米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每年在20亿平方米的房屋中,有97%左右的房屋属于高耗能类建筑,而只有3%左右的房屋属于节能类建筑。所以研究中国建筑节能迫在眉睫。下文从建筑节能的能源资源消耗方面、设计、有关标准以及法规政策制度四个方面入手,针对建筑节能现状进行研究探讨。

2.1能源资源的消耗

人们生活水准的显著提升,使得建筑能源资源消耗问题更加严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在已建成的该房屋建筑中,因为考虑到一次性建设成本,建筑门窗的气密性以及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均较低,夏季居室的温度在30摄氏度以上,冬季则在16摄氏度以下,居住热环境差,急需改善,这就要加大了能源资源的消费。其二,建筑房屋的面积在逐渐增加的同时,也使得建筑能源资源消耗在不断增加。其三,因为空调的大量使用,空调高峰期的用电量在急剧增长,其中有部分城市已经达到了40%。这导致建筑能源资源的年平均消耗量在递增,并超过国家能源资源的年平均生产量。

中国境内,达到节能标准0.5倍的建筑,其采暖消耗能源资源量也是12.5㎏/m2。现阶段中国农村地区,尤其是严寒、夏热冬冷的地区,其房屋建筑面积为50亿平方米左右。这些房屋建筑多数采取传统方式以及传统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建设而成,外墙利用的是实心的粘土砖砌成,门窗多是利用木质门窗,居室内利用的是火炕或火炉供暖,屋顶设计较为简单。因为房屋建筑的采暖效果较差、保温性能不强,导致农村房屋建筑在冬季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来供暖,在浪费能源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为威胁。

2.2设计问题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在建筑节能方面的设计标准还不够完善,差距较大。现阶段中国大部分采暖地区,其围护结构的热功能并不强。有关数据调查发现,中国建筑房屋围护结构中,外墙传热系数是西方发达国家的4倍左右,外窗只有1.5倍至2.2倍,屋顶只达2.5倍至5.5倍,门窗的透气度只达3倍至6倍。国外有数据显示,发达国家住宅中,平均每平方米实际年采暖耗煤13.5千克,但是中国多数地区并没有达到这个数据。通过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建筑中多数能源资源是在外墙、门窗、屋顶等消耗掉的,这些建筑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都较差。因此中国必须要对已有的建筑结构进行节能设计改造。

此外,虽然中国为了促进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出台了管理规定、节能条例以及设计标准等,但是因为行政监管体系的不够完善,使得建筑设计无法达到节能要求。

2.3相关法律、设计标准

在1986年出台了相关的设计标准,之前的中国并没有出台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1993年中国出台了旅游旅馆等建筑节能的相关设计标准。在1995年中国出台了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建筑节能率为50%。1998年中国出台了《节约能源法》,成为了全国节能指导法律,是我国建筑节能的立法准则,对于指导建筑节能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之后中国相继出台了各种有关建筑节能的规范标准等,对于强化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提高新节能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4法规政策制度的不健全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起,中国就开始了建筑节能工作,但起步比较晚,在通过了数十年的努力后,中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在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例如:建筑节能组织管理的加强,建筑节能以及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从法律法规制度方面而言,中国早年就已经出台了节能法规、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方针制度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建筑节能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但是针对建筑节能和新能源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制度并不够完善,并未以法律形式明确建筑节能中的主体对象各自的法律地位,也并没有真正规范国家政府、市场、相关企业以及个人在整个建筑节能中的具体行为。针对建筑节能建设所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了建筑节能工作出现各种漏洞。

猜你喜欢
现状研究建筑节能新技术
我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现状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研究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四步节能
珍爱能源 延续价值
节能建筑现状与发展前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