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明
【摘要】坑采又称为坑道开采法,是一种技术上要求极高的一种矿采方式,它以通到地下的矿床为基础,形成一种完善的开拓性系统,从而对埋藏较深的矿物资源进行开采,一般而言,对矿物质進行开采都会遭受到多种地质灾害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价以及研究相关理论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解决对策。文章以地下开采的金属矿为研究对象,对其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以及理论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以此来提高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风险影响,使矿区生产更加具有安全保障。
【关键词】坑采、地质灾害风险、理论方法
0.引言
地质灾害方面的内容已经是常年研究的一项主要工作,其中,地质灾害的风险研究则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项工作内容,该工作领域的出现已受到诸多人民群体的关注,其重视程度日益上升,地质灾害的程度往往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其风险的有效评价以及相关方面的理论方法,成为了地质灾害风险预知的主要方式。当代地质开采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使用的开采方法都是坑道开采法,因此,在该开采方式下,如何对我国的金属矿地质进行风险评价以及应用理论方法是目前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1.坑采金属矿地质灾害的风险定义及现状
1.1坑采的定义
是一种从地面向地下挖掘,经过一系列的井巷通向地下的矿床,形成一个完整的开采系统,之后再进行开凿才准以及回采巷道,将矿石采出并且运输到地面的一种开采方式。简单的说,就是使用地下坑道开采的方式,一般采集的矿物都是深埋地下、露天难以开采的。技术难度较大。
1.2坑采金属矿地质灾害风险的定义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由于人为的原因或者自然的原因,最终导致人类自己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大自然的环境遭受到破坏,地质出现损失的现象,主要的情况有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以及火山、地震的发生等。人类生活活动的频繁化,坑采活动的加深,使得地下环境复杂虚弱。地质灾害风险则是表述地质灾害可能出现的概率,由于不同地区的地层不同、环境不同、人们的生活活动和经济活动情况的不同,需求的资源数量也不同,从而导致地质灾害在不同地区可能出现的概率也不同,不论是自然环境方面的变化还是人类活动的形式,都对地质灾害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有效的对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价,同时使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可以降低地质灾害出现的概率。
1.3坑采金属矿地质灾害风险的现状
地质灾害风险一直是我国较为重视的一项研究分支,它隶属于自然灾害风险的一种,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研究方面取得了十分迅速且广泛的有效发展,同时还颁布了主要相关规程和规范,例如: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SL342—2006)、《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等[1]。
2.坑采金属矿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体系
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是指将风险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可能发生的不同强度性地质灾害活动,以及该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情况进行定量化的评估和分析,该体系的建设目的就在于,它可以十分清楚的反映出该评价区域中,地质灾害的风险整体水平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它可以为诸多工程项目提供具有科学性的依据,而诸多工程项目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坑采金属矿因为在地下工作,深度较大,地表难以观测地下环境,因此建立风险评价体系是一般监测的手段。一般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共分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地质的期望损失、地质的危险性和地质的易损性。
2.1地质期望损失的分析
地质的期望损失分析一般都是以地质的易损性分析和地质的危险性作为基础,主要分析的内容是对地质的灾害期望损失进行计算评价,同时还要计算山生损失的最高值,这个计算数值时间一般定为未来的一定时期之内,计算值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方面的损失和人口方面的伤亡。
2.2地质危险性的分析
危险性分析的主要研究时期是历史,对过去发生的地质灾害及其活动程度,以及多种活动产生的条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活动所产生的危险度进行评估,对地质灾害的强度、可能造成的危害范围和位置、密度以及发生的概率进行确定[2]。
2.3地质易损性的分析
这部分的分析内容主要以风险区为主,对其中的受灾价值、受灾数量、受灾种类、受灾强度以及相对应的抵御能力,进行整体上的综合性分析,对其易损性做出评估,对可能出现的受灾人口、受灾工程、受灾国土资源和受灾财产以及被破坏的损失概率进行有效的确定。
3.坑采金属矿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
进行坑采金属矿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时,需要先对危险性、易损性进行分析,并且分析地质灾害的损失破坏程度。这些工作的共同开展被称之为地质灾害风险识别。分析了地质灾害的风险识别成果,也就是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的基础上,简单提出了防灾减灾的具体操作办法。进行减灾操作时,需要注重各项技术措施的开展,分析实际使用的具体技术,并且对相关的技术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进行经费的有效性分析,并且论证在经济条件上是不是完全合乎规范。依据允许的风险识别标准以及国家的关于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的内容,需要对地质灾害风险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提出了关于地质灾害的防护办法。为城市发生规划技术的修改条件提供必要的素材,并且为订立小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计划以及全国范围内国民经济发展的具体计划提供防灾减灾的操作规范。
4.结语
在人类的生活生产中,矿业是一项重大的支持基础,尤其是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发展飞速的阶段当中,对于矿产的要求更高。矿业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的同时,还积累的大部分的地质环境问题,因为在采矿的工程活动当中,容易造成地面坍塌,地面出现裂缝,甚至是滑坡、水土流失严重等等问题,对于人民的基本生活状况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并且严重阻碍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矿产能源开发过程中,需要对地质环境问题有充分了解,设置相关的环境保护方案,减少因为地质活动而出现的损害人民财产安全的行为[3]。坑采地质环境评估能够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分析坑采地质环境,对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了相应的科学支持理论,制定相应的操作办法,能够有效降低灾害发生平率,降低灾害造成的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春山,张业成,马寅生,廖椿庭,吴满路,张立海.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要素权值计算方法及应用——以黄河上游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为例[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2,(06);19-21.
[2] 马寅生,张业成,张春山,王金山.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 地质力学学报. 2010,(01);25-27.
[3] 张春山,李国俊,张业成,马寅生.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评价[J]. 地质力学学报. 2012,(02);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