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患儿照顾者的心理体验

2015-10-21 19:51吕少敏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质性研究车祸患儿

吕少敏

【摘要】 目的 了解车祸患儿照顾者的心理体验,为护理人员更好地实施整体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目的性抽样选择9例车祸患儿照顾者,对其进行深度访谈,运用Claizzi分析程序进行资料分析其真实心理体验。结果 车祸患儿照顾者心理体验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自责和抑郁、家庭关系受影响、社会生活障碍、躯体化和强迫化。结论 患儿发生车祸后,医护人员对同时经历意外的患儿照顾者容易疏忽,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关注这一部分人员的心理重建工作。

【关键词】车祸;患儿;照顾者;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85-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动车也进入千家万户伴随着的“马路杀手”也越来越多,车祸发生的例数逐年上升,孩子在车祸中是最无辜的受害者。孩子发生车祸。家庭的重心都偏向照顾患儿,但意外发生时,同样经历这一不幸事件的患儿照顾者心理状态的研究却鲜见报道。因此,研究患儿照顾者在患儿治疗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状态,并给予一定的心理指导,十分必要。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的方法,旨在了解车祸患儿照顾者的体验及需求。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立意取样法,选取2012年1-2014年1月在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收治的9例车祸患儿的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受访患者精神、记忆能力正常,有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研究样本量的选择以资料饱和为标准,即受访者的资料重复出现并且通过资料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

1.2 方法

1.2.1访谈的方法 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理论指导,访谈以面对面、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研究前详细阅读参考文献,总结患者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研究中首先编写访谈提纲,避免访谈中遗漏项目而影响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访谈前与患者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赢取信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确保研究结果的信度与效度。不给予引导和暗示。每位受访者访谈40~60min,分别在手术前1d及术后第3天进行,每次访谈有一名研究者和一名受访者,访谈内容同步录音及谈话笔记,并将访谈内容录入电脑存档,并将患者思考、谈话过程中的表情、语气变化加以注释,以获得详实的病案资料。

1.2.2资料分析方法 访谈结束当日,反复聆听访谈录音,将录音资料转录为文字资料,反复阅读访谈记录,并总结现场笔记,对访谈内容获得总体认识。逐句阅读访谈记录,抽取最有力回答研究问题的资料进行登陆,设立码号,采用类属分析法深入分析资料,提炼有关主题。并用Beck[1] 准则来评估此项研究的合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2.3质量控制 本研究通过以下途径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①有目的地选样以提高研究的信度;②研究者深入研究现场长达1个月以减少霍桑效应;③资料的分析多次采用合众法进行连续的、反复的分析,并将结果与原结果不断比较对照,必要时返回研究处;④对研究人员进行资料收集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及相关情景理解力和直觉感的培训,避免个人价值观对现象的理解,使收集的资料具有较高的质量。

2 结果

车祸患儿照顾者心理体验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自责和抑郁、家庭关系受影响、社会生活障碍、躯体化和强迫化。

2.1 自责和抑郁 自责和抑郁是9名受访者表现出来的的最常见的负性情绪。受访者1:“我觉得天都塌下来了,我当时应该紧紧的握着他的手就好了,为什么发生车祸的不是我。”受访者5:“我死了算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都怪我没看好。”受訪者3:“我不配做宝宝的母亲,我怎么这么不小心。抢救时医生说什么我无法理解。”受访者2、6、8陈述他们当时脑子一片空白,不知所措,甚至有撞墙自残的行为。

2.2 家庭关系受影响 受访者都表示在患儿受伤后曾恐惧其他家庭成员责怪,或者直接受到了其他家庭成员的指责甚至威胁家庭关系和睦。尽管事后家庭成员表示只是一时气话,但当时的记忆仍很难抹去。受访者2:“打电话通知儿子、儿媳说宝宝受伤了,叫他们马上赶到

急诊。我当时真的没脸见他们,我这个做爷爷的以后没脸见儿子、儿媳了。”受访者3:“宝宝发生车祸后,丈夫忍受不了家里人的指责,大吼着和我离婚。”受访者4:“儿媳妇看见血迹斑斑的孙子,当时就使劲推搡我,辱骂我,我伤心透了,一直是我照顾宝宝,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也不愿意啊。”受访者5:“宝宝虽然痊愈出院,但是自从那以后,儿子和儿媳妇都不择么跟我说话,宝宝也不让我带了。”

2.3 社会生活障碍 受访者均表示在孩子的治疗过程中,被其他亲戚朋友问及此事,在医院候诊时被同样等候的成年病友问及怎么会发生车祸时内心感觉羞愧,害怕旁人的目光。受访者4说:“人家说这么小的孩子怎么撞得这么严重,我真的眼泪又掉下来了。都是我没看好,我现在都不敢去医院,就怕人家看到我。”受访者6:“我特怕别人来探视,来看我们家宝宝,来询问事故经过。”受访者7:“我现在都不敢带宝宝出门,如果实在要出门,我会一直抱着她,要等几个红绿灯后再过马路。”8名受访者表示觉得急救人员的言谈有责怪他们没有

尽到看管责任的含义,且照顾者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急救人员言行的恐惧回忆。

2.4 躯体化和强迫化 受访者在之后照顾患儿的过程中存在心里障碍,在之后的生活中感到身体出现不适的现象。受访者2:“我心里怕得要死,晚上经常做噩梦,醒来就满头大汗。”受访者3:“现在我都不敢带孩子出门或者过马路,有红绿灯时我会再三的确定后才走。”受访者8:“我现在都不敢路过事故地方,看到那个地方我眼泪就忍不住的掉。”

3 讨论

3.1 关注车祸患儿照顾者的心理感受 车祸发生后,患儿照顾者变得异常脆弱, 往往产生自责和孤独、焦虑、抑郁等情绪,甚至会产生哭泣和自残行为, 影响到日常生活及社会生活,包括害怕家人甚至旁人目光,回避部分家庭生活,躯体不适等,迫切需要医务人员的关心、同情、照顾、怜悯, 医务人员应注意语言艺术, 在事件发生时,急

救人员应尽量避免加重照顾者心理负担的言行,态度和蔼、表情镇定,对于车祸患儿照顾者的心理干预应及早介入。医护人员应及早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增加其安全感。在今后的工作!护理人员应向院前急救,第一线急救人员宣传院前急救心理护理知识,以避免在急救时对患儿照顾者造成伤害。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应注视患儿其他家庭成员对患儿照顾者的心理状态影响,及早进行干预"医护人员应向其他成员解释照顾者在患儿发生意外后的心理状态,以期家庭成员理解照顾者正在经历这一特殊的时期,从言行上给予关心和爱护。

3.2 建立一套伤后家属心理重建机制 患儿受突如其来的伤害, 迫切需要了解伤情, 医务人员应根据伤势, 在避免引起纠纷的情况下, 用医疗性语言, 真挚的情感, 告诉患儿伤情, 缓解照顾者自责情绪,同时,可以通过建立病友 QQ群、利用博客宣传康复知识、开通热线电话等多样的患儿车祸时照顾者相互间、与医护间的沟通平台,组织多样的活动,调控缓解照顾者的心理应激障碍。钱会娟等[2]指出,国外依托于社区的创伤康复系统逐渐兴起,经历创伤的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PTSD)患儿可能在3周后才出现分离症状,其表现出症状PTSD比早先未表现出分离症状的人群更严重。因此,我们应该建立长效的伤时照顾者心理追踪机制,以降低这部分人群的风险。

4 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9例车祸患儿照顾者的深入访谈,挖掘出此类照顾者心理体验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自责和抑郁、家庭关系受影响、社会生活障碍、躯体化和强迫化。提示患儿发生车祸后,医护人员对同时经历意外的患儿照顾者容易疏忽,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关注这一部分人员的心理重建工作。

参考文献

[1] BECK C T.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evaluation of its credibility, fittingness, and auditability [J] . West J Nurs Res, 1993, 15( 2) : 263- 266.

[2]钱会娟,许燕玲,周玲等.国外创伤患者心理干预模式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4A):39--41..

猜你喜欢
质性研究车祸患儿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车祸
车祸
关于高职学生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的质性研究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沙盘游戏疗法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质性研究
白血病·患儿
新的边缘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