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亚萍
【摘 要】结合本地的大学实践活动,了解调动学生、教师对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从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余科技实践活动中来,加入到创新人才培养的队伍中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大学生课余科技实践活动中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现状;支持;激励机制;对策与建议
科技创新需要大批创造性人才,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籃,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高校要把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我市闽南科技大学近年来不断地完善各学科的建设,取得不小的成绩。本人作为科技工作者多年与学院的接触中,了解大学生在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解决的建议与大家进行交流。
1.大学生课余科技实践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
1.1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急需调动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前提下,通过多种科学合理的渠道充分调动科技实践活动的主体——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认识到课余科技实践创新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现实紧迫感和自身的责任,进而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余科技实践活动中来,加入到创新人才培养的队伍中来,是大学生科技工作管理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高校要根据自身的现状和特点,调动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大学生课余科技实践活动中的育人作用。
1.2教师的引导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大学生科技实践竞赛尤其是高水平的竞赛都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全程参与。特别是交叉学科、交叉领域的科技实践项目,有时甚至需要多个领域的老师联合指导。然而,目前的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有很多是在“地下”状态进行的,他们缺乏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因此成功率低或科技含量低。同时,大多数高校未建立起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管理或服务指导机构,制订相关的规章措施,这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处于无序进行的状态,得不到制度的保障和保护。此外,大部分高校尚未把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课余科技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师的工作范围,未能推动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余科技实践活动制度化。
1.3缺乏相应的资金和物质支持
尽管相当多的学者认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动力来自学者的兴趣和成就感,但毫无疑问,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绝大多数研究都需花费一定的资金。目前,大学生的课余科技实践创新活动得到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相对于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功能而言,还远远不够。大学生进行课余科技实践活动需要相应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否则只能是流于形式或纸上谈兵,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信心和努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和活动进行资助的大学还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1/3,很多有创意的科技创新项目因得不到资金的支持无法开展甚至半途而废。
1.4激励机制尚不健全
合理必要的激励措施是鼓励大学生广泛参与课余科技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促使教师深入学生课余科技实践活动中进行有效指导的重要手段,亦是激发科技实践工作管理者加强对学生课余科技实践活动的重视和科学管理的有效方法。然而目前,一方面,大部分高校针对广大学生、以育人为主题的课余科技活动激励机制和激励体系尚不健全,广大学生参与课余科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还尚未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以至于课余科技实践活动全员育人的良好环境尚未形成。另一方面,针对教师的激励机制也尚不健全。清华大学等学校公开承诺对于指导项目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相当可观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在职称、晋级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但是大部分学校尚未出台一系列激励教师参与竞赛指导的具体措施,以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指导学生课余科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1.5市场参与意识薄弱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尚不完善
一方面,目前很多大学生只是依靠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课余科技实践创新,缺少市场的调查和实际需求的分析,造成大学生课余科技实践创新项目与社会、市场联系不够紧密,产生的成果难以被市场接受与认同。另一方面,大部分大学生过分重视课余科技实践创新过程的刺激性和探险性,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成果一出来就束之高阁,这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大学生课余科技实践创新前的选题和在课余科技实践创新过程中很少与市场交流信息,不清楚别人是否也在从事同类的研究创新,以至等到成果出来才发现重复了别人的劳动过程,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此外,大学生开展课余科技实践活动需要社会相关单位提供更多的指导与支持。
2.主要对策与建议
抓好教学改革,提高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必须认真研讨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要调整培养人才的知识与智能结构,改革培养方法。
2.1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世界科技发展的历程表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综合化、交叉化,科学技术已成为具有立体结构的纵横交错的网状系统,这样的发展趋势,要求人们对自然进行综合的、整体的探索,培养的人才也必须具有广阔的视野与跨学科的研究能力。如果只给予大学生将来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在人才的具体培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把人当作一个仅仅会做事的“人”来进行狭窄的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在知识、能力、思维等方面都可能被“专业化”,进而使人的发展出现片面性。因此,只有专业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院加大了人文学科、管理和计算机、信息方面的课程,增加了学生的基础知识面,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知识结构。
2.2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与新技术应用的训练
作为理工科学院,我们不能培养一些“只能坐而言不能起而行”的人。学院所有教授都必须担任本科教学任务,并由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学者、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担任课程建设小组组长,主持教学改革项目,主讲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教授们在授课时都能结合科研的体会和测绘新技术的发展,使同学们受益匪浅。同时,我们增加了实践教学时数和新技术应用的实践环节,使同学们能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提高了同学们思考和创新的起点。
2.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
创新的基础是实践。只有知其然,才可能知其所以然。连现实的状况都不了解,怎能奢談创新,那只会是造出一些空中楼阁。怎样让大学生真正实际地了解生产中测绘学科的应用,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出他们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学院积极与生产单位联系,开辟了用于学生实践的教学基地,一方面为学生把书本知识变为生产技能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同时,学院建成了开放式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供随时研究和实践的场所,使他们在业余时间能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为他们深刻理解书本知识,增强研究能力、动手能力拓宽了渠道。
2.4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基本上是封闭的教学,教学只能“源于教材”,不能“脱离教材”,很少为学生提供自主思维的空间。一贯以来的教学方式注重灌输,过分强调对知的传授,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的引导以及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被动,“唯书”“唯分”,形成应试教育的怪圈。这种教学方式和方法还不能适应今天的教学,那么,我们就得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学院通过改革,采取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讨论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课前自学,有针对性地思考讲课内容的难点,在课堂上强调师生互动,并在课后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动手题,引导学生形成思考动手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内核,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 世纪教育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广泛开展创新教育,造就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是维系祖国未来和民族兴衰的关键。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在高校建立合理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课余科技实践活动,对于广泛开展素质教育、创造和谐的学术氛围、促使教学活动与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高校如何有效的开展课余科技实践工作,促进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延伸,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余科技实践活动,发挥第二课堂科技实践活动的服务和补充作用是高校值得思考的课题。 [科]
【参考文献】
[1]陈曦.大学生科技创新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李辉,刘传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