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火灾原因分析及应急响应程序研究

2015-10-21 18:37樊扬扬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2期
关键词:车站火灾应急

樊扬扬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目前我国各大城市都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地铁作为城市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是城市发展繁荣的标志,更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标志。然而由于地铁具有客流量大、人员密集、快速高效、空间封闭等特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乘客紧急逃生极其困难,群死群伤的可能性极大。为此,本文主要就地铁火灾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就相关的应急响应程序作了相关的论述,以供大家研究探讨。

关键词:地铁火灾;原因;应急响应程序

引 言:地铁是一种在狭小空间内快速载运高度密集人群的复杂系统,空间狭小决定了其管理措施的难度和复杂性,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最常见的、危害性最大的是突发性火灾事故。因此,研究地铁突发性火灾的成因,预防和处置火灾,对于减少火灾损失,降低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地铁火灾的特点

地铁深埋在地下,建筑结构复杂,出入口少,疏散路线长,通风照明条件差, 电器设备种类多,人员高度集中,因此一旦发生火灾,扑救任务将非常艰巨,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掌握地铁火灾的特性对于有效地预防和扑灭火灾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地铁火灾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1.1 氧含量急剧下降,发烟量大

地铁火灾发生时,由于隧道的相对封闭性,大量的新鲜空气难以迅速补充, 致使空气中氧气含量急剧下降。导致人体四肢无力,判断能力低,易迷失方向甚至晕倒,失去逃生能力而死亡。火灾时由于新鲜空气供给不住,气体交换不充分,导致CO 等有毒有烟气体的大量产生,不仅降低了隧道内的可见度,同时加大了疏散人群窒息的可能性。

1.2 排烟排热差

被岩石和土壤包裹的地下隧道,热交换十分困难。烟气形成的高温气流会对人体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流动性很强的烟和有毒气体,在地下通道内四处流窜,短时间内充满整个地下空间,给建筑内人员和救灾人员带来极大的生命威胁。

1.3 火情探测和扑救困难

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难度,相当于扑救超高层建筑最顶上一层火灾的难度。地铁发生火灾时,究竟发生在哪个部位,无法直观火场,需要详细询问和研究地下工程图,分析可能发生火灾的部位和可能出现的情况,才能作出灭火方案。同时出入口有限,扑救工作难以展开。再加上通訊联络困难,为消防扑救工作增加了障碍。

1.4 人员疏散困难

首先地下隧道火灾时,正常电源切断,依靠事故照明,人的视觉完全靠事故照明和疏散标志指示灯保证。再加上浓烟,使疏散人员的可视距降低,疏散极为困难。火场中产生的一些刺激性气体也会使人睁不开眼睛,看不清逃离路线。其次地铁发生火灾时逃生的出口和路线比地面建筑少,只能通过站台出口逃生。在地铁里发生火灾时,人只有往上逃到地面上才算是安全的,而人员的逃生方向与烟气的自然扩散方向一致,烟的扩散速度一般比人步行快,所以人员疏散很困难。

1.5 隧道狭小,拥挤踏伤情况严重

由于地铁区间隧道走行轨间有效的疏散宽度较窄,因此一旦发生事故,惊慌失措的逃难者乱冲乱撞,这样必然会造成跌倒踏伤事故。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火灾时逃出车厢后分不清方向,你推我拉,乱成一团,最后相互踏伤,中毒窒息死亡。

2 地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分析

地铁是深埋于地下的封闭空间,区间隧道内敷设有各种电气线路、电缆。地下车站设有大量的变配电、空调机组、通信、信号、环控系统、给排水系统等设备。运行列车设有电机电器、高压电缆、润滑油料,而且地铁客流量大,人员密集,潜在着很多火灾危险因素。地铁工程中火灾燃烧时的特点与地面建筑不同,疏散和扑救都很困难,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处置难度大、损失大、影响大。这是由于地铁客流量大,人员密度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地铁列车内可燃物的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极易令人窒息;地铁内部空间的封闭性,温度升高很快,一般发生火灾后5~7min就会发生“轰燃”。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消防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

3 地铁内发生火灾的原因分析

我国地铁重大火灾事故绝大多数由电气故障引起,如变电所、地铁车辆内的电气设备和线路故障以及违章点焊和电气设备误操作等原因造成,但也有一些是因为人为因素引起,如乘客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地铁站或是人为的故意纵火。

3.1 电气设备线路老化或短路

地铁车站内用电设备、电缆繁多,隧道内敷设各种电缆,列车上也有各种用电设备,电气线路的短路、过负荷、漏电、电气设备的违章使用等容易引发电气火灾。另外电气设备不能做到定期的检修,导致电气设备的严重老化,能也造成故障引发火灾。2014年长春轻轨变电所的火灾事故,给轻轨的运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3.2 乘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虽然地铁运营安全乘车规定禁止乘客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但是很多城市的地铁车站没有配置安检设施,造成部分乘客将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带上地铁车上,给地铁列车的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

3.3 人为故意纵火

有些乘客为了报复社会,选择地铁车站这些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进行纵火或是引爆爆炸物品,造成群死群伤。

4 地铁火灾预防

总体看来,引发地铁火灾的因素可以概括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主要体现在车站的结构和构造、防火设备设施配备和安装、进出站违禁物品的管理等方面,软件表现在人员的消防防火意识、紧急情况下的人员安排和部署等方面。由此可见,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制定火灾事件应急响应程序,定期组织消防防火演练,是减少火灾发生隐患的一项重要手段。

4.1火灾演练的目的

开展地铁火灾演练,是为了确保地铁车站火灾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规范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最大限度的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失,使车站人员熟悉火灾的处理程序,事件发生时充分的保证乘客及员工的人身安全和正常运营。

4.2火灾应急响应程序制定

车站内发生火灾,可以分为区间火灾、站台火灾和站厅火灾三种。根据不同情况下的火灾模型,制定相应的现场处理方式,以有效保障车站在发生火灾事件后,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对现场进行控制,不对车站正常运营造成影响。

当车站出现火灾时,工作人员启动相应的火灾应急响应程序,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因此应急响应程序的制定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响应程序对车站人员在突发事件情况下的工作部署和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它直接关系着整个事件结果,做好应急响应程序至关重要。与文字叙述相比,流程图更能清晰明了的反映一项工作的整个过程,所以编制火灾应急响应程序以流程图为基础。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火灾的防护和治理应该从预防入手,将火灾扑灭于无形中。有效制定火灾应急响应程序,并做好火灾应急演练,使车站人员熟悉火灾的处理程序,可以确保车站火灾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的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失,当事件发生时充分的保证乘客及员工的人身安全和正常运营。

参考文献:

[1]沈友弟.地铁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02).

[2]王伟.地铁事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1(03).

[3]蒋雅君.地铁火灾的预防对策[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05).

猜你喜欢
车站火灾应急
车站一角
应急管理部即将举行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
应急管理部老年大学学员作品欣赏
准备好应急包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时空守护者之车站遇险
应急预案的编制
地铁车站
离奇的火灾
咖喱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