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涛
【摘要】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详细的过程,管理人员必须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将科学的管理方式与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个施工环节中,为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从而减少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促进民用建筑施工单位的长远发展。本文笔者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前言: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仅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能否按规定工期交工,更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功能使用问题。这时,良好的施工现场管理就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有效减少安全隐患,让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可以更加安心的工作,进而又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问题
(一)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在技术层面存在诸多问题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所涉及的范围和层面较广,施工的工序较多,且覆盖面较宽,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就容易出现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一些管理人员对专业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严重不足,对施工中应用的原材料和各种新工艺、新技术不能有效掌握及运用,对图纸造成的设计不规范现象很普遍,技术控制和全过程管理不到位,使施工的质量严重下降。有些工程施工的工序非常复杂,要求较高,而施工人员一般未受到过正规的施工训练,这对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很多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施工的专业能力不足,对施工中业务操作不太熟练,还有一些施工人员几乎没有收到任何训练就直接上岗,出现违规操作,对施工的质量安全和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二)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时,对于原材料的堆放应规范和统一,材料进入现场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审查程序,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合格。然后,通过整齐归类和摆放,而在实际的施工中,常会出现施工人员不按要求和规范对原材料随意摆放的现象,不同的材料如果混合摆放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并影响材料的使用和性质。例如,对建筑工程中钢筋的摆放,如果把锈蚀非常严重的钢筋及变形不合格的钢筋与好钢筋摆放在一起,就会造成好钢筋的性能发生变化,并对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还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对一些工具(例如脚手架等)不按规定摆放,不重视管理和设备的保护工作,就会造成设备和工具的遗失或损坏,不仅会使施工的成本控制受到一定的影响,还会危及施工安全,对施工带来许多安全隐患。
(三)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建筑施工现场人流量比较大,施工工作人员较多,安全问题就难以得到保障。如果工作人员本身的安全意识不提高,自身没有具备专业的安全生产知识,抱着侥幸心理开展施工作业,那么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就容易发生。
(四)施工现场的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是整个工程中很重要的部分。在施工完成时,因工程巨大,占地面积广,一般是抽样检查,以此来验证整个工程质量的优劣。因为抽检和质量的波动性,往往会出现质量漏检问题,一旦出现问题,整个工程都会受影响,甚至会被要求返工返修,这样费时费力,还会使企业在加强预防控制上的费用提高。
(五)施工现场的监管问题
施工现场要有良好的监管制度,在每个建筑工程开工时,都应该要求每个部门人员严格服从组织,按要求执行组织命令,有组织、有纪律的完成工程任务。如果管理不善,就会出现擅自离岗、组织松懈、材料摆放不规范、施工机具保护不严、用电私搭乱接等等,这会对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造成混乱,极易导致事故发生。再加上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较多,人口密集之后,难免会出现纰漏,这样容易造成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问题。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健全现场管理制度
制度是工作进行的准则。健全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要包括以下几点①个人的岗位责任制度。按照不同的专业或者方位、片区进行分片,建立起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度。②经济责任制度。将施工现场管理列入到承包责任制中,将现场管理与经济责任相结合。③检查制度。检查制度包括日常检查制度和单位时间检查制度。检查制度中应明确规定检查的依据、责任人、检查方式等。检查要全面且专业,并且检查结束后要填写相应的表格,在张榜公布的同时对不合格的地方进行处理。施工现场的检查要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进行,检查时可以采用随时抽检与定期检查相结合、专业检查与综合检查相结合的、个人检查与集体检查相结合的方式④奖惩制度。完善的制度一定要包括奖惩两方面。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中要明确的规定奖、惩的细则并保证奖惩制度的兑现⑤持证上岗制度。进行现场作业的员工尤其是专业性强、潜在影响大的工种都必须持证上岗。⑥专业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管理的专业众多、综合性强,需要在制度综合管理制度的同时建立相应的专业管理制度,内容包括有安全、质量、消防、环保、机械等
(二)合理编排现场施工的组织计划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中,首先应该完成的是对现场施工计划的编排,在施工开始之前对现场的每个方面都进行检测勘察,按照所勘測结果、工程的承包合同、标书、设计图纸、地质的勘察研究以及对行业的标准规范等一系列文件,根据甲方所提供的编制文件以及在现场施工的组织计划。所编排内容大概包括工程的概况分析、各部门的分部规划、施工进度的安排、特殊情况时所应用的具体措施等,只有通过实施这些做法才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难题,保障其施工顺利。
(三)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要注重对人才的运用和管理
对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要不断地吸收优秀的施工人才,对于技术熟练、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要给予优厚的待遇并赋予一定的管理权力,使施工现场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加强施工的效率和进度,使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在施工之外,要选择合理的时间,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对施工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施工能力的培训,使他们的施工技术不断得到提高。要注意对施工人员的分配和管理,善于发现施工人员的特长,人尽其才,发挥施工人员的积极作用,有效把施工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进行配比和调整,使施工管理队伍得到优化,使施工人员队伍得到充分调配。
(四)加强建筑材料管理
建筑材料在工程造价中的比例非常大,所以稍有闪失,就会对总体造价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施工之前应对所需的建筑材料进行市场调研,寻找最佳货源。材料采购时要明确列出材料的规格、数量、价格、供应渠道、保存方法,避免材料的浪费和工程造价的提高。在建筑现场还要对材料进行分类管理,抽样检测,首先是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没有问题,其次要避免材料之间相互污染,在需要某种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找到。还要定时的盘点库存。当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建筑材料的浪费和损失时,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和处罚。
(五)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要提高施工环境的卫生管理,需严格遵守安全条例。工地的安全管理主要是防火,防电,高空作业时要带安全绳安全帽等。对此,要派出安全小组进行时课检查,反复督促提醒,做到安全无小事。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国家建筑工程建设方面的相关标准,结合建筑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企业安全管理手册;落实岗位责任制,杜绝一切安全隐患,将建筑工地的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还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手段例如计算机技术,电子监控技术来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不安全的操作进行及时监督和制止,以此来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复杂的活动,对工程而言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施工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加强管理措施的创新,不断进行优化,进一步健全现场施工管理体制,促使施工水平和工程质量有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志远.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主要原则与管理方法[J].中华建设,2014(04):110-111.
[2]陈伟鹏.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中国建设信息,2014(08):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