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争
摘要:近年来,随着自动化的持续发展,电气自动化被广泛的应用。在初始阶段,电气自动化所取得的辉煌成果,获得了社会上的广泛认可。但是,在现阶段的相关工作中,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成为了主要探讨的话题。由于人口不断的增多,社会对电气的需求也在增加,这就为电气自动化提出了新的难题,在保持优秀自动化水平的基础上,不能降低工作效率和质量,甚至是要得到提升。由此,就必须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方面努力。日后,需进一步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的研究,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和方法,完成可靠性水平的较大进步。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检测方案
我国在电气自动化方面投入的研究力度是比较大的,并且在很多方面都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工作成果。相对的,目前所开展的电气自动化工作,基本上能够应对较多的电气工作问题,但有隐隐有掌控不良的趋势,部分问题所造成的后果日趋严重。从客观的角度来看,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是对电气自动化的深入研究,通过大量的分析和讨论,找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的影像因素,并制定较多的方案来提高可靠性,以此来保证我国的电气自动化获得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在此,本文主要对基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展开分析。
一、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现状
(一)研究时间长、研究成果少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多科学技术的关注程度是非常高的,并且在很多方面都积极的努力,力求尽早的步入到发达国家的行列。但是,在现阶段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当中,虽然研究的时间不断,可在研究的成果上还是比较少的。例如,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就已经开展了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研究,并且在1984年颁布了《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GJB299-87),该项工作推动了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整体发展。可在后续的工作中,理论化日趋严重,实践方面的工作较少,埋头在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中研究,始终无法获得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稳步提升。
(二)影响可靠性因素多,不易把控
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深入研究,发现影像可靠性的因素是非常多的。现阶段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虽然大量的投入应用,可面对强烈的需求,依然无法充分满足,造成了很多劣质产品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市场的发展,还对消费者造成了购买上的抑制作用。综合而言,目前能够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并且不容易把控。例如,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研究过程中,气候条件、机械作用、电磁干扰等等,都会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造成较大的外部影像,研究环境出现问题,势必会导致今后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遭到较大的威胁。
(三)主观因素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运行的时候,多数情况是自己工作,但是,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始终不能完全脱离人工操作。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来看,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当中的人工操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以往的很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人工操作所导致的。因此,日后在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时,还必须注意主观因素的作用。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检测
现阶段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检测,主要有三种手段,分别为实验室测试法、保证实验法、现场测试法。首先,实验室测试法,主要是在特定的实验环境当中,给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做出相应的限制条件,并且开展针对性的实验工作。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数据,并且在环境方面是容易控制的,实验结果也可以再次实现。但是,是实验室测试法终归是在实验室进行,很多工作都不能完全的符合实际情况。其次,保证实验法。该方法主要是在产品出厂前,开展相应的检查工作。从应用的情况来看,保证实验法比较适用于小规模的生产,其优点在于,能够检测出多样化的故障,提高产品的效率和质量。第三,现场测试法。现场测试法是将设备放在真实的现场来进行测试,通常测试时进行脱机测试、在线测试和停机测试。这种方法适用于稳定的成熟的工艺条件,而且原件正规、质量较高的设备水平。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测试的数据真实性高,实验所需的产品少因而试验成本较低。我们在对设备进行安全可靠性测试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环境来选择测试的方法。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质量、规格、工艺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因此要根据不同的产品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检测其可靠性的方法。
三、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策略
(一)提高设计的可靠性
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应在以下几项工作中努力:第一,深入分析产品的设计参数,对性能和使用条件进行探究。由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类型较多,服务的领域也存在差异,设计参数、性能、使用条件,是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方面,应针对性的设计。第二,产品的大小也要合理设计。一般而言,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有大有小,体积的大小决定了产品的实际类型,同时在规模和生产批量方面,也具有较大的作用。第三,必须保证产品的形式和类型,符合消费的方向,应设计出先进的产品,杜绝过时淘汰的产品。
(二)合理选用零部件
由于在以往的工作中,总是在高指标上努力,导致零部件遇到某些问题的时候,无任何招架之力,直接导致电气自动化控制設备出现瘫痪或者报废。所以,日后在选择零部件的时候,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虑,不能总是在一个指标上努力。因设备中存在的零部件多而杂,在选择零部件的时候就需要慎重。设备中的零部件、元器件,产品的品种规格要尽可能少,尽可能地使用专业厂家生产的通用零部件。这样不仅使得零部件精度有保障,其使用性能也有所保障,而且能在维修保养更换时及时处理设备存在的硬件问题。在购材时严格检验以防出现任何纰漏,更不能因市场的恶性竞争追求经济型而采购质量差的材料。
(三)电子元件的选择
在现阶段的研究当中,发现电子元件的选择,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中,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必须选择散热性能较好的元件。由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很多情况都是长时间运转的,电子元件的散热性较差,势必会导致各种故障反复出现。第二,电子元件的湿度也要控制好。一般来讲,部分生产空间处于低温高湿的环境下,一旦湿度控制不好,势必会造成电子元件的性能下降,所以,日后还需要在电子元件的抗湿度方面努力。
总结:本文对基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展开分析,从目前的工作来看,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基本上获得了一定的提升,解决了较多的问题,细节上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再次出现。另一方面,日后还需进一步加强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研究,控制好各方面的影响因素,需保持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湛宇.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5,05:216.
[2]吴桂林.浅谈电气控制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J].企业技术开发,2015,05:37-39.
[3]刘雪莲.如何测试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