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训海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村镇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任务,这就迫切的需要强化对村镇的建设管理,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实现村镇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本文主要对村镇建设管理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当前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完善村镇建设管理体制对策,以期更好的指导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加快现代化农村的发展。
【关键词】村镇建设;管理体制;对策研究
引言
近年来,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日益加快,极大的带动了村镇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农村改造的成效,只有制定一套健全的村镇建设管理体制,才能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开展各项新农村建设工作。因此研究完善村镇建设管理体制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改善村镇面貌,配置完善的服务和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建设管理水平。
一、村镇建设管理概述
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不仅具有建设的性质,还归属于管理的范畴,其重要指导思想就是“建管并重、侧重管理”,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保证村镇建设工作的高效落实[1]。村镇建设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就是完善的村镇建设管理体制,可以借助相应的评价考核体制,应用定量、定性分析等多种方式,全面、系统的管理建设工作。管理系统化、内容多、范围广是村镇建设管理工作最显著的特征,需要进行统一的规划、开展和布置,突出主次,强调重难点,并对当前可利用资源进行整合,着重开展示范性村镇建设工作。
近年来,村镇建设呈现出较高的综合性要求。村镇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不仅要达到改造农村面貌,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目标,还要兼顾村镇面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建设、村镇改造、卫生环境等内容,要求统筹把握各个要素,真正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的服务,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这就对村镇建设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的要求,要站在整体的角度,全面性的协调村镇项目和管理等工作,均衡各个机构和部门的职责和权益,逐步缩小城市和村镇的差距,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
二、当前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实施新农村改造工作以来,就已经广泛的开展了村镇建设管理工作,单就当前的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其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降低了管理水平,影响了村镇建设效率。当前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村镇建设管理理念落后
作为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规划者和管理者,当前村镇办公室管理人员并没有正确的意识到开展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再加上管理人员没有可以遵循的规章制度,实践管理工作中缺乏坚定的信念指导,这就大大降低了工作的热情,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导致建设管理工作落实不到实处,影响了建设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缺乏一支优秀的村镇建设管理团队
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作为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部门,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并不具备专业性的管理技能,缺乏创(性)和主动探索的精神,根本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此外,管理团队制定的村镇建设发展策略也不够科学,内部结构有待优化,执政能力低下,达不到规定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标准,建设管理团队组织形式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三)村镇建设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由村镇办制定的村镇建设管理制度与建设市场发展不协调,没有制定促进公共事业发展的措施,仍停留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上,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在管理过程中单方面的注重村镇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对卫生环境、精神文明面貌的重视度不够,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存在违规搭建、建设项目款项拖延、质量管理不到位等多种问题,缺乏针对性的应急管理体制[2]。
三、完善村镇建设管理体制对策研究
(一)坚持理性化、以人為本的发展理念
在实施村镇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主体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必须要透彻、清楚的把握人民的需求,围绕农民(的)意愿和期望开展各项管理活动,从而达到村镇建设管理的预期目标。城镇建设具体项目是农村改造的重点,要结合农民的服务满意程度对建设管理成效进行评估和判断,迎合农民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农民享受到村镇建设带来的福利。要将提高村镇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作为建设管理工作的核心,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建设管理工作来逐渐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建设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帮助农民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强化村镇建设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
要加强对城镇建设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充分发挥领导人员的带头作用,构建专项的村镇建设行政领导机构,引导管理工作人员,提高建设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建设管理队伍,为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3]。此外,还要明确各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责和业务,严格限制部门工作内容,优化管理团队结构,给予村镇办更大的职权,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确保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改善村镇建设效益。
(三)制定健全的村镇建设的管理体制
在制定健全的村镇建设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首先应对村镇建设业务归口管理进行创新和完善,制定统一性的归口管理体制,设置全面覆盖的管理网络,加强村镇建设管理上下级机构间的沟通和联系,实现同一层次部门间的互动,对村镇建设的具体业务工作进行划分,协调处理跨越地区、职权和机构的归口管理工作,完善归口管理体制[4];其次,还应设置一套绩效评价考核制度,由主管部门进行全面性的考核,从村镇改造、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多项考核指标入手,更好的把握村镇建设效果,高质量的完成每个阶段的建设任务,依据业绩状况对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和惩治,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共同致力于村镇建设;最后,村镇建设管理部门应设置完善的咨询服务制度,将村镇建设作为一项科研事业,实现研究与实践的高效整合,推动城镇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对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极大的帮助。村镇建设工作的根本目标是构建良好的乡风文明环境,提高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民主化管理,这就必须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村镇建设管理体制,打造一批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村镇建设管理团队,最终提高村镇建设效率和建设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伍宗玲. 积极探索村镇建设管理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 福建建材. 2011(06)
[2]姜建明,宿立强. 浅谈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建筑经济. 2009(S1)
[3]王燕,龙振华,彭方煌,黄蒙. 从“十一五”村镇建设中的问题看“十二五”村镇建设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08)
[4]韩辉. 当前村镇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 科技传播. 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