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恩平
摘要:伴随着配电结构的日益发展和逐步完善,配电网络管理工作的重心已经逐渐向节能降损方向倾斜,制定配网线损的降损措施已经变为新时期配电管理的最高要求。本文对配电网络损耗的构成与降损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配网线损;构成;降损措施;分析。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配电网络的规模随之越来越大,但是相应配套的配电网建设却停滞不前,之前配电网不突显的问题如今日益的暴露:设施老化,网架薄弱,线径小,线路长,高能耗问题配存在与大部分电变压器之中,逐渐增加网络损耗,潮流分布不甚合理,各设备的利用效率达不到统一。 10 kV 配电线路的损耗高,给电力部门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变相提高了电价,与此同时电能质量不达标,也对用户的用电积极性带来的消极的影响。解决配电网络损耗的问题已经称为管理任务的当务之急,开展电网技术降损措施的研究是具有不可忽视的实际意义的。
2 开展线损理论计算的目的和作用
用电网络损耗的理论计算,是供电部门主要的技术工作,然而降低用电网络损耗又是供电部门增产增效的主要内容。降低线损不仅可降低成本,增加积累,为发展企业多作贡献;而且可以多供少损,节约能源,为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电网损耗的理论计算应做到精确,但由于负荷的千变万化如网络接线的错综复杂,计算通常会进行简化,这样就使得结果带有一定的近似性。而这种近似性是实际运行中所允许的。线损的计算不仅涉及的面广,同时一些参数在不停的变化,而理论计算就是要从这些繁琐的变化之中得出比较接近实际的结论。
为了完善搜集资料以及积累资料的工作,加强技术管理是必要手段。加强管理就要求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明确划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并要求各有关人员的紧密配合,群策群力,协调一致,找出弱点,使得电网损耗的理论计算得以完美完成。
3配网线损的构成分析
电力网的线损率是一项供电企业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同时也是国家贯彻节能方针对供电企业进行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配电网络的耗损大小,直接反映了供电企业的用电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地区配网规划设计是否合理、计量装置配备管理状况、抄核收工作质量好坏、配网新技术应用状况、配网设备运行是否良好、营配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高低、反窃电工作力度大小等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关系。
线损的种类可分为统计线损,理论线损,管理线损,经济线损和定额线损等5类。
3.1. 统计线损
统计线损是根据电能表指数计算出来的,是供电量与售电量的差值。其线损率计算公式为[(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
3.2. 理论线损
理论线损是根据供电设备的参数和电力网当时的运行方式及潮流分布以及负荷情况,由理论计算得出的线损。
3.3. 管理线损
管理线损是由与管理方面的因素而产生的损耗电量,它等于统计线损(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的差值。
3.4. 经济线损
经济线损是对于设备状况固定的线路,理论线损并非为一固定的数值,而是随着供电负荷大小变化而变化的,实际上存在一个最低的线损率,这个最低的线损率称为经济线损,相应的电流称为经济电流。
3.5. 定额线损
定额线损也称线损指标,是指根据电力网实际线损,结合下一考核期内电网结构,负荷潮流情况以及降损措施安排情况,经过测算,上级批准的线损指标。
4 配电网络损耗产生原因分析
4.1 无功补偿容量不足。由于家用电器增长速度较快,配网的无功补偿设备容量不足,导致了线损率的升高。
4.2 投点行为带来损失电量,一些个体户、商业户私自绕过电表接线,电压、电流回路短路、开路,私自改变计量倍率,任意改变计量接线方式,改变计数器的变速比、开启电能表调整误差等行为,直接带影响了线路耗损率和他人的经济利益。
4.3 管理方面的因素。例如:用户窃电;电网绝缘水平差,造成漏电;计量表计配备不合理,修校调换不及时,造成误差损失;營业管理松弛,造成抄核收工作的差错损失。 计量回路异常;关口电量缺少必要的数据而出现估抄现象;售电电量与关口电量未同时抄录;由于负荷的快速增长,造成了滞留电量的增加。
4.4 电磁场的影响。在交流电路中,交流电通过电气设备产生并维持电磁场,这样电气设备才能正常运转带上负载做功。在交流电路系统中,交流电流通过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吸取系统的无功功率,不断的交换,磁场磁场得到维持,我们见这种过程称为电磁转换过程。由于磁场的作用,在电气设备的铁芯中产生涡流与磁滞现象,造成设备中的铁芯发热促使温度升高,带来了电能损耗。
4.5 电阻作用。在电路中由于电阻的作用,电能在电网传输中,电流必须克服电阻的作用而流动,随之引起导电体的温度升高和发热,电能转化成热能,并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于导体周围的介质中,即产生了电能损耗。
5 降低配电网线损的管理措施
5.1相控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应用
由于电路系统中的用户通常采用大量的感应电动机和其它感应用电设备,需要系统供给大量的无功功率,这些无功功率经变压器与多级线路的转化和输送,造成无功功率的损失,引起配电网络无功功率短缺。增大了电能损失的同时,降低了发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造成电网中电压的波动。面对这种情况,相控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采用,可有效的弥补传统无功补偿设备的缺陷,使无功损耗大幅降低。
5.2 调整配电变压器的运行方式
对负载波动大的单台运行变压器,应通过定时计算增设小容量变压器在小负荷时运行。对负荷波动大的台区,应装设两台不等容量变压器,其中长期运行的变压器应选择技术特性优者,而非长期运行的变压器应选择技术特性良者。
5.3 加强线损预测分析和理论计算工作
配电网路的损耗统计分析从同前一个月月,同前一年同期,同理论计算比三方面作对比。对线损率完成情况,每月要组织人员对用电形势与线路损耗的资料进行开会分析,同时对问题做到总结。对于重点线路和异常线路需要进行单独的剖析。发现新的问题,要及时讨论处理措施。
5.4 加强预防电能偷窃的管理
对于偷窃电能的行为应依据我国法律法规进行严厉处罚。对用电营销检查进行加强,系统内部与系统外部的监督要得到有效提高。对涉电犯罪进行严惩,对用电秩序进行整顿;同时应该应用负荷管理系统的防窃电功能与计量监测功能,对客户异常用电进行实时监测。
电力公司可以与公安部门联合,建立电警联合来对窃电机构进行有效打击。组建成一支既懂懂法律知识,同时专业知识又过硬,既能依法强制进行检查的工作队伍,又能从事反窃电调查取证工作,给窃电客户以强有力的威慑。同时建立常态的工作机制以及确定合理的奖励制度,使得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有步骤、有计划的开展反窃电活动,切实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6 结束语
配电网的降损节能是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减少国家的能源消耗,应当引起供电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实际操作中,随着国家对电网改造的投入,对10Kv线路,配变台区等进行合理化、绝缘化改造,对降损增效势必有较大的提升。必须因地制宜地掌握好方法,善于总结,科学管理,多举并用,才能有效地做好电网的降损节能工作,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利平,杜松轩 配电网络技术降损措施分析与研究[J].广东科技 2009.09.
[2] 减天权 关于配电网络技术降损措施中的几个问题[J].农村电气化 1998.08.
[3] 王兴攀,李 可,马孝义,何贵军,曹志刚 宣威市配电网络节能降损方案研究[J].电力 报 2011.04.
[4] 冯宏伟 配电网降损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5.
[5] 周瑜菲 配电网降损措施分析[J].实用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