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冬英
摘 要: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关系着整个城市的交通水平与生产生活层次,因此,道路施工企业需要完善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市政道路在投入使用后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需求,促进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繁荣与长期发展。本文简述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意义,并提出几点关于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0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市容市貌,而且与城市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生活、生产的基础工程,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数量以及规模都在不断地增大,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甚至出现“豆腐渣”工程。为了避免只重视工程数量,而忽视工程质量,迫切需要我们重视市政道路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车辆的正常安全出行,尽可能地避免工程质量事故发生。所以,要努力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争创精品優质的工程,保证市政道路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需求,同时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升城市道路形象做出贡献。
1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意义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基础,其施工质量对城市交通顺畅、道路使用以及维护、等都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现代市政道路施工的强度和平整度等指标都会影响着行车的舒适性与畅通程度。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作为影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往往会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和养护等项目。
2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2.1 严格把控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质量
管理市政道路项目的施工过程,第一便是对于原材料及施工设备的管控,对其进行检验、接收与入场。材料接收前,专业技术人员均需对其质量、规格及型号进行全面的检验,对于材料合格证件、质量检验合格单检验不及格的不给予接收入场,而不管材料来源于自身企业的采购还是甲方的供应。并且对入场的材料数量进行清点,并按型号规格存放。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担当重要的角色,而对于市政道路项目中用到的所有设备尤其是大型机器或者重要的大规模的建材,均需要在性能、规格,材质型号、国家要求的出厂质量合格证等方面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与规定,并且也要符合本市政道路项目的设计要求。在各种机械、配件、材料入场过程中需经过严格的检验接收,在各种机械入场时,需对其三证进行检查,并且需在进行安装前严格依照施工操作规范进行严密性与强度的测验。等全部检测合格后才可以使用。而任何不可格的材料、器材均不予入场,更不可以枉自使用
2.2 市政道路路线放样质量控制
路线放样前施工单位应全面熟悉设计文件,接受设计单位交给的导线桩,水准点设计的逐桩坐标资料以及其它标志,并按要求进行复核和放样。在放样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路线放样应放出路基线桩、路基坡脚或路堑上边线桩志。同时,还需测量出路基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具体位置;第二,交角点、转点、圆曲线及缓和曲线控制桩要加固保护;第三,施工单位在接受资料后,应立即组织力量进行复核和放样并将所有测量资料。第四,相关人员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复核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段工作。
2.3 道路路基质量控制
道路路基质量控制主要内容包括:路线放样复核、路基原地面清理压实、路基填料质量控制、挖方路基工程质量控制、填方路基工程质量控制以及结构物回填工程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
(1)路线放样复核。复核施工单位路线放样,检查放样与征地边界线是否一致。注意路段内是否有超高或加宽路段在放样时被遗漏。复测原地面纵横断面的高程,当与设计文件有较大出入时,应报业主审核,并作为计量支付的依据。
(2)路基原地面清理压实。地面树根、拆迁建筑物后的残渣或遗留的不适宜材料,施工单位必须组织力量彻底清理出现场。然后按照进行填土前的碾压工作,必须保证原地面压实到无弹簧现象和无明显轮迹。
(3)路基填料质量控制。第一,严禁使用规范和设计文件规定不能使用的路基填料;第二,路基材料要具有良好级配,最大粒径、含泥量以及加州承载比CBR值都要满足一定要求;第三,路基顶面允许弯沉值不允许超过规定值,路基压实按《市政道路设计规范》支路标准进行。
(4)挖方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第一,路基土方开挖放样必须认真细致,以保证几何尺寸正确,避免二次施工困难;第二,路基开挖出来的土石方,凡可以用作筑路材料的,施工单位应将其用于工程中,不同土质应分层填筑;第三,路堑开挖弃方或不适宜的材料,施工单位可以予以废弃,且注意不要占用农田;第四,半挖半填路堑的半侧填方处,必须先放出坡脚线,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的斜坡及开挖深度起过3m,边坡应挖成台阶。然后分层填筑碾压,压实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5)填方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第一,填方路基开始施工前宜做一段试验,以确定在所用土质条件下机具设备的合理组合和最佳碾压遍数;第二,填方路基是道路的关建部位,应禁止不同土料的混用,并不得采用设计或规范规定的不适用土料作为路基填料;第三,当使用透水性差的材料填筑时,应使土料的含水量均匀,在接近最佳水量时摊铺碾压;第四,路基填筑宽度宜考虑有足够的余宽,以保证路基有效的压实宽度,使之经整修后能满足设计宽度的要求;第五,摊铺的松土在未经碾压前切忌被雨淋湿。对未及时碾压而被雨水淋湿的土在雨后必须翻晒晾干后才能重新摊铺碾压。
(6)结构物回填工程质量控制。第一,结构物回填应选择适宜的材料并通过检验,所用机具应适应回填操作空间,若不适宜用大型压路机碾压时必须采用机动夯击板夯实;第二,回填钢筋混凝土圆管时,必须注意两边对称同时进行,直至管顶。回填时特别要注意管道两侧腋下的回填夯实;第三,结构物回填应分层平铺;第四,结构物回填质量在无特殊要求时可参照路基压实质量控制。
2.4 路面基层质量控制
第一,施工单位对各层材料取样试验,检验材料的合格率,把好材料进场第一关;第二,施工单位对路槽或其他下承层复验,检查验收放样资料和桩志、检查标高、平面位置、横坡度、平整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第三,施工期间掌握各层次施工的实际质量情况。
2.5 沥青路面面层质量控制
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对沥青、集料等重要材料,供货单位必须提交最新检测的正式试验报告,确保材料合格;混合料在拌合中应该做到原材料配合比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拌合均匀一致;混合料摊铺应保证表面均匀一致、无离析现象,具有良好的平整度、符合要求的厚度和较高的初始压实度;同时,要做好沥青混凝土接缝处理,保证平顺、紧密。
2.6 交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对沥青面层进行全线自检,将单个测定值与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进行比较,计算合格率;沥青路面交工时应检查验收沥青面层的各项质量指标,包括路面的厚度、压实度、平整度、渗水系数、构造深度、摩擦系数等。
3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从技术交底到原材料到监督检测,通过科学管理使建设项目精心施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