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洋
摘要:城市的交通是国家与人民关注的重中之重,其事关国家繁荣富强与人民的出行。因此桥梁的建筑作为发展的重点,尤其改革开放后科技得到飞跃式的突破以来,各类桥梁如春笋般争相建成。同时,科技的发展为桥梁设计奠定了基础,建筑工程师们不断寻找更加科学化、经济化、高质量的桥梁建设方案。因人们对桥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师们打破传统思想,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同时不断进行创新,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美观而高质量的立交桥、高架桥等等。
关键词:市政桥梁; 建筑工程 ; 技术应用
引言
自古以来,桥梁就已成为国家与人民关注的重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其美观度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桥梁对于缓解交通压力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桥梁建筑工程浩大,需要花费大量财力物力资源,因此建筑师们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将更加注重于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设备的应用。为了使桥梁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出行便利与安全,同时提高市政桥梁的质量。如何提高桥梁的质量成为当前社会建设面临的一道“关口”,本文紧紧围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以及针对桥梁施工管理进行深入探讨,希望本文可供以借鉴。
1.施工前的准备
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为后期的顺利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要全面清理红线内的耕植土,依据设计蓝图进行科学地测量,明确好桥梁的走向。在开挖前两周左右,必须将施工计划送至监理人员审批后,才可进行施工。除此之外,监理人员还要复核开挖剖面。
2.桥梁的基础施工
2.1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通常采用机械与人工协调开挖的方式。因机械开挖的特点虽然是高效迅速,但其缺点是难以控制深度。因此大约在距基底目标为0.5米时停止使用机械,防止超出计划的标准,这时一直至基底都采用人工的方式。亦或是机械无法到达现场时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同时在开挖过程中也要注意周围土层的情况,有时需要采取基坑支撑的措施。当基坑开挖这道工序完成后,检测地基的承载力是否达到标准,未达到时及时上报到设计单位,问题解决后方可施工。
2.2混凝土的浇筑
众所周知,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环节是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原材料是确保一个高质量建筑的源头,因此要严格苛刻地把好混凝土的质量关,在进行这道工序之前要进行科学严谨的计算,按照相关规定标准进行材料配比,配比时切忌马虎大意,尤其要妥善处理好水灰的比例,同时重点把握砂石的含泥量,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只有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的确保不造成材料浪费,同时保证桥梁的高质量。
2.3禁止过早在现浇板上进行施工
禁止在现浇板完全硬化之前施工,这是往往许多建筑队伍忽视掉的一个环节,其带来的后果也不容小视。混凝土浇筑后是硬化时期,我们要做的是对其进行保养,以增强现浇板的强度。当尚未完全硬化时,便在其上面行走,过度放置建筑材料往往现浇板上,会造成裂缝的产生,从而要再次进行返修工作。所以,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并科学实践证明,混凝土只有达到每平方毫米能承受1.2牛的力后,一个成人方可站立或放置模板支架;浇筑工作已完成二十四小时后,进行下一步测量勘察项目,但仍然禁止放置过重的物体;浇筑工作已完成四十八小时后,才允许机械以及较重材料的放置,这时也应最大限度的保证各重物的位置分散,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情况出现。
2.4针对养护与回填
必须强调砼的养护工作,其是降低后期出现板缝的情况的必备环节。砼浇筑这道工序完成后要进行保养工作,最好超过二十四小时后再进行施工。为了保证砼的养护时间足够充足,每天定期进行洒水对其保养,时间为一星期左右。此工序的妥善完成将带来“一举两得”的效果:其一,大大增加了混凝土的强度;第二,因其为混凝土定期补充水分,相对来说较难出现板开裂的情况。因此组织化、系统化地进行施工时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应全方面考虑到各个问题后再开展施工,尤其不能过于强调施工的进度,不仅影响工程的质量,也加大了施工的难度系数。养护完成后即可进行回填工作。
3. 桥面系施工
在板梁架设完成以后进行的作业是绞缝的填筑、人行道板以及栏杆的安装等等。在桥面铺装这项工作之前,梁间钢筋的铺设工作必须已经妥善完成,同时绞缝砼的浇筑也按照严格的要求完成。桥面铺装时尤其要把握好钢筋网的具体位置,侧模最好采用角钢。采用预埋的方式使膨胀螺丝在梁板上的位置调高,同时加固。这些工作完成后,把螺丝拧紧,角钢下使用砂浆堵缝,目的是避免角钢在后期出现变形等情况。在砼捣固这项作业中,使插入式的捣固棒与振动梁有机地配合使用。浇筑完成后必须重视砼的养生工作,当其强度达到规定标准时进行压纹,其压纹深度控制在一至二毫米。人行道板和栏杆应在预制场同时进行预制,然后再运送安装。栏杆的安装可紧随人行道板的铺设工作其后,而且安装时,整座桥要对直。
4.提高施工技术管理
4.1加强技术管理
市政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不失为一条使施工高效化、经济化、科学化的好对策。在施工合同签约完成后,工程技术有关部门应开始设计与组织,经由审核后,上报监理人员进行批准。同时加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将安全施工的观念烙印在脑海里,秉承着生命安全第一的原则进行施工。
4.2进行现场管理
要达到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要保证每一项施工工序的质量,而保证各项工序质量最简单同时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工程全面进行监督。监督管理的初衷是把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如若检测不合格,绝对不能进行下一项工作。同时切实加强各部门的协作能力。全面質量管理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全员管理,顾名思义,即所有建筑施工的人员都要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不仅监督他人,同时严以律己。二、全过程管理,因建筑工程工序的复杂性、关联性,每一项工序都关系到后续工程的实施,因此从始至终对各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三、全企业管理,因为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是多元化的,包括施工方案、机械甚至环境等等。因此企业的各个部门应各行其是,分层次地控制好各个因素,并对工程质量标准作出界定。
5. 结语
市政桥梁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城市的交通压力的缓解,更关系到人们的出行安全,工程的质量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甚至形成豆腐渣工程,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质量,才能保证桥梁建筑产业的长久立足与可持续发展。为此,建筑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找出不足之处,提出完善管理的有效措施,应高举“一切以质量为首”的旗帜,以高质量高标准为规范,以质量管理制度为纲领,保证一切工序都严格按照要求,统筹兼顾的考虑到施工的各个方面。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桥梁质量问题的产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上述问题与措施希望作为将来施工过程中的前车之鉴,只要这样才能使桥梁领域越往健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探究市政道路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14,03(09):197-196.
[2]刘伟山.现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15(12):445-444.
[3]张彦余.对道桥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交通科技,2014,02(03):117-118.
[4]张延.关于道桥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4,08(01):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