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庆涛
【摘要】在门窗的安装过程中,带附框安装的方法被普遍采用,而附框安装的质量控制不到位很容易产生渗漏问题,本文从门窗附框的定义、作用及材料要求出发,系统介绍了门窗附框的特点、安装方法及防水要点。并通过对典型的门窗附框安装方式的分析,推荐了一种可靠的带附框的门窗安装方法。
【關键词】门窗附框、材料、安装防水
一、前言
随着施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立体交叉作业的增多,建筑各专业间工序穿插作业已逐渐成为施工管理中减少相互影响、加快进度、保证工期的有效途径。而在门窗的安装过程中,带附框安装被普遍采取,即在门窗安装前先安装附框,然后待条件具备后再进行主框安装。该方法大大减少了施工工期,对门窗成品保护也非常有利,但是由于一个工序分两次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很容易产生渗漏问题。本文从附框的选用及安装角度,对附框的防水要点作简要说明。
二、附框的归属及作用
附框也称副框,是对安装在门窗洞口内侧,用于确定门窗洞口尺寸及位置的各种框材的统称,按照材质可分为钢附框、木附框、铝合金附框等。附框安装就位后,即可进行室外及室内窗洞的收口,收口之后的平面一般与附框内口平齐,附框内口尺寸即为“洞口尺寸”。附框的作用主要是规范洞口、保证窗户安装进度。附框安装后陷于墙体内,并不成为门窗的组成部分。因此,附框严格上说属于结构墙体的一部分,其安装应符合结构墙体的相关要求。不论选用何种材质的附框,其安装就位后都会与结构墙体之间形成一定缝隙,随着外界气温等条件的变化,缝隙的尺寸也会发生变化,缝隙密封处理不当已成为建筑墙体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附框与墙体缝隙密封成败是保证墙体防水密封性能的关键,也是门窗设计及施工单位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难点。
三、附框的材料选择
1、钢附框
钢附框是目前最常采用的附框材料,一般为20mm×40mm×1.5mm的钢方管,因其具有与混凝土接近的线胀系数和合适的强度、易于加工安装、便于二次调整等优点,被广泛采用。
选用钢附框时,应确保其耐腐蚀性能满足工程和使用需要(附框使用过程很可能直接与空气中的水分长期接触),通常选用按照GB/T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要求进行表面处理的热镀锌钢方管。
2、木附框
木材易于加工,因此,木附框的规格可以依实际工程的结构需求而定,但考虑到成本的因素,其规格不宜过大。木材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传热系数K值(表征材料的保温性能),但不宜选用密度过低的木材。同时,选用木附框时应做好防腐处理,通常选用符合GB22280-2008《防腐木材生产规范》标准要求的木材,且木材切口处应用原防腐药剂涂刷。
3、铝附框
铝附框目前应用较少,一般采用挤出铝型材(表面需进行氧化处理)。事实上,因材料成本较高,传热系数也是钢材的4倍以上,铝材并不是制作附框的理想材料。虽有研究者提出,加了隔热条的铝材隔热性能较好,但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安装节点处理合理的钢附框的隔热性能并不比隔热铝附框差,这一点可以通过软件模拟验证(由于这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在此不再展开论述)。
4、复合材料附框
复合材料附框主要包括铝木复合附框、塑钢附框等,这类附框往往要满足门窗安装、密封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所以在结构方面往往也不是方方正正的形状。目前,复合材料附框应用较少。
四、门窗附框安装的防水要点
1、合理的结构形式
附框应有合理的结构形式,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不会造成洞口与附框、附框与门窗间的密封问题。典型的不合理附框安装节点示意,见图1。外高内低的附框虽然为门窗安装提供了较好的定位,但由于附框与门窗间的密封胶处于受剪状态,在长期的使用中难免出现密封失效,而外高内低的结构又使流人的雨水进入附框后无法流出,即使维修整改也不能根治,这种渗漏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图1 典型的不合理附框安装节点示意图
2、合理的附框与墙体间的连接方式
附框与墙体间连接方式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以钢附框为例,洞口上端及两侧可以采用打孔,用胀栓与结构墙体连接(需事先在墙体砌筑时相应位置上留置砼块),而洞口下方则最好通过连接片的方式连接。这主要是为避免钢附框因内部灌水而又长期无法排出,导致钢材锈蚀的问题。
3、缝隙填塞处理
门窗与洞口间的缝隙可采用发泡胶填充,再以密封胶封堵,既保证了可靠的防水性能,同时在门窗或洞口尺寸发生一定变化时,门窗也可以正常使用。附框与结构墙体之间的填塞,可使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附框属于结构墙体的一部分,保证附框与结构墙体的可靠连接和密封属于隐蔽工程,其密封效果应确保长期可靠。
4、其他注意事项
附框与墙体间缝隙节点设计时,应注意确保整个建筑外表面的防水面连续、不发生错位或断开。对于建筑外墙而言,没有外保温层的防水面一般在找平层与外饰面之间,有外保温层的防水面一般在找平层与保温层之间。外门窗的防水面一般就是门窗的外表面,但少数铝包木门窗的防水面在铝材内侧的木材表面。附框位于外门窗与外墙之间,防水方案的选择应全面考虑门窗的安装位置、保温层、外饰面层、门窗结构等,保证整体建筑外防水面的完整与连续。此外,滴水槽、下窗台板等结构性防水措施的合理运用,也能有效增强整个门窗洞口的防水性能。
五、附框的发展前景展望
附框的产生有很多无奈的因素:洞口尺寸精度在现有施工技术水平条件下难以保证、门窗必须在洞口成型后才能进行、不安装门窗难以进行内外装修收口等。安装附框的弊端也显而易见:成本提高、工序复杂、渗漏隐患增加、门窗企业进场时间提早,以及造成冷桥效应等。因此,从长久来看附框的发展存在两个趋势:(1)新建建筑的门窗洞口以精洞口为主,洞口本身即可满足精度及室内、外装修收口的要求,不需要安装附框;(2)一些旧窗改造和有特殊要求的洞口,应安装专用设计的附框,以满足相应防水、密封、隔热、隔声等方面的需求。
六、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门窗带附框安装的普遍推广,由于附框收口引起的渗漏问题也在逐渐增多,渗漏问题一旦发生,处理起来比较困难,维修成本也较高。所以门窗的渗漏问题应树立防控为主、治理为辅的意识,在施工阶段加强过程控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在工序上将渗漏的防治作为控制重点。工序的质量有所保证,门窗成品及安装质量达到要求,就能较好的解决门窗渗漏的问题,达到持久耐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东泉 王哲:《严寒地区外窗工程质量缺陷及治理措施》,《工程质量》,2013年05期
[2] 费婷:《门窗检测中渗漏水现象及原因分析探讨》,《门窗》,2014年09期
[3] 马红兵 刘秋生 石伟国:《深圳红树西岸节能型窗墙系统施工技术》,《广东建材》,2011 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