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分析与防治

2015-10-21 19:08于静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于静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大交通量的发展,对农村道路的承载能力和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水泥混凝土路面凭借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日常养护费用低、经济效益高等诸多优势在农村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公路砼路面建设规模的日益增大,水泥路面的许多病害也逐渐显现出来,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介绍病害产生的原因,并对此作出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旨在减少和预防各种路面病害的出现,保证农村公路通行安全和舒适性。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原因;防治措施

1 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的原因分析

1.1 车辆超限超载行驶的原因

由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车流量迅速增加,农村公路严重超限超载。目前,我省只是对国省道上设立专业检测站进行治超,而广大的农村公路,特别是通村公路没有治超的依据。据乡镇政府和群众反映,现在有不少大型超限运输车辆为躲避干线公路治超,绕道从已建成的乡村公路上通过。农村公路本来建设标准就比较低、承载能力差,长期让超限车辆在乡村公路上反复荷载,造成混凝土板块提前疲劳,形成水泥板断裂、破碎,使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正常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1.2 水对路面损毁的影响

枣阳市农村公路路基多以原自然形成路基为基础填筑,经自然沉降后再由机械压实而形成的。新铺筑的水泥路面横缝多数是采用沥青灌缝,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多数业主和施工单位对水泥路面性能的认识还不够,相当一部分排水设施配套不到位。如果日常养护不及时,时间久了由于热胀冷缩和行车碾压作用,原路面横缝接缝的填缝料就会老化剥落破损,出现挤碎、拱起、错台、剥裂等病害。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公路排水设施未配套,低洼地段水排不掉,公路两侧产生积水,积水向路基渗透。在车辆轮载的频繁作用下,就会出现基层承载力不足,地基不均匀下沉。当汽车经过接缝时,在荷载作用下泥浆沿接缝缝隙喷溅出来,出现唧泥。

1.3 施工质量控制不严的因素

1.3.1 原材料查核不严

(1).由于水泥的硬化时间及收缩时间不一致,使用不同品牌厂家的水泥,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另外,使用安定性差的水泥,凝结硬化时的收缩量大,使混凝土板产生微小裂缝,在外部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产生更严重的裂缝。

(2).使用骨料粒径偏细的砂,会使混凝土的收缩值增大,造成混凝土的离析,粗、细集料聚集,形成强度和变形的薄弱区域。另外,水泥混凝土路面所用砂、碎石的含泥量超過规范的标准,也会造成水泥与骨料的界面粘结力不足,导致产生面板开裂。

1.3.2 路基压实度不足

如果路基局部压实未达到设计要求,在汽车重复荷载作用下, 路基会出现不均匀沉陷或路基冻胀翻浆,产生路面沉降、破坏变形,路基支承不均匀,由此造成基层与面板体脱空,产生裂缝或断板,在行车的冲击作用下造成错台渗水、唧泥导致水泥路面破损。

1.3.3 砼配合控制不当

由于操作人员不严格按配合比要求进行控制,配料比例欠准确,每罐混凝土配合比不均匀,水灰比控制不准,混凝土混合料中含砂量过大,或砂石料含泥多,配合比达不到要求,影响混凝士的和易性和强度,造成混凝土板的裂缝。或搅拌时间不够混凝土搅拌不均匀,使混凝土中强度发展和收缩量不均匀,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有害应力,在外力作用下会在应力较大处开裂。

1.3.4 施工工艺的影响

(1).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不密实或振捣时间不均,使混凝土强度不足或不均匀,易导致早期断板;(2).传力杆安装偏斜,在传力过程中将混凝土顶破,从而形成裂缝而断板。(3).在混凝土浇注成型后未能及时切缝,以致板体收缩产生的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某一局部的初期极限抗拉强度,引起该处产生横向裂缝。(4).切缝中不能及时填充料或填充材料选用不当,造成渗漏到路基中的水结冰膨胀或落入石子等硬物导致路面起拱开裂而破坏,形成纵、横裂缝。(5).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养护不及时,表层和内部收缩不均,影响混凝土强度。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预防措施

2.1 因地制宜,合理设计路面结构

在施工设计阶段,依据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理论及规范要求,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环境、地形、线形、沿线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别是交通量的组成和车辆的类别以及地方材料的供应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和讨论,提出符合实际的轴载设计参数、路面结构、材料组成、路基填料、碾压方案,设计出适宜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以及完善的排水系统、合理经济的水泥混凝土配比。

2.2 严格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2.2.1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在施工中要选择低热、低收缩的水泥,集料要具有碱活性且耐磨、坚硬、洁净。根椐《规范》对骨料最大粒径的要求,为提高公路抗压强度,砼骨料应采用最大粒径不同的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而成。农村公路一般采用C30、C35标号的混凝土,来增强砼路面的抗裂性能。

2.2.2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1).填方路基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测试,做到密实、均匀,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无沉陷,具有较好的密实度、足够的强度和水稳定性。(2).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配比及拌制,保证每盘砼搅拌时间,确保砼充分搅拌均匀;同时还要检查集料的含泥量,不能超标。(3).浇筑混凝土时,保证振捣均匀,振捣间距和振捣时间要掌握合理;保持施工作业的连续性,一旦出现间断作业,必须设置施工缝,并布置传力杆。(4).正确安装传力杆。传力杆的安装必须遵照规范要求,使传力杆与道路中心线及路面平行。(5).及时切缝,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切缝时间和切缝深度。(6).水泥混凝土路面为刚性路面,纵、横向缝应及时填充材料,填料应与板的粘结力强。(7).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成或软作抗滑构造完毕后,应立即开始覆盖洒水养生。

猜你喜欢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桥梁病害分析及加固处治设计研究
某道路病害原因及维修改造方案探讨
蔬菜病害田间诊断依据
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浆病害防治对策
公路路面“白改黑”共振破碎碎石化基层的质量控制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快速修复技术
土传病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