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敏
【摘 要】本文从红河州目前小(2)型水库基本状况出发,结合工程除险加固后的实际,认为从水库长远运行上来看,在现有采取的水库除险加固措施中以及工程建后管理上需进一步改进,以扩大水库的长期运行效益,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库 除险加固 问题 措施
红河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州,除汉族外,境内还居住有哈尼、彝、苗、傣、壮、瑶、回、布依、拉祜、布朗(莽人)等10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8%。辖13个市县:3个县级市、10个县(其中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总国土面积32931km2,全州总耕地面积394.1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9亩,坝子面积768km2,占总国土面积的2.3%,其余为丘陵或山地。全州除蒙自坝、开远羊街坝、大屯坝、鸡街坝,建水坝等之外,红河南岸五个县的耕地绝大部分为坡地。红河州经济社会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北部7个县市与南部6个县差距较大。北部有蒙自、开远、个旧、石屏、建水、弥勒、泸西七个市县,这一地区河流纵横交错,断陷盆地星罗棋布,盆地边缘和各坝区之间,有低矮丘陵分布,各坝区之间高山环绕,基岩裸露,岩溶发育,有较多的喀斯特地貌和地下暗河。城镇所在地已成为农业“两高一优”和工业、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南部有元阳、绿春、红河、金平、屏边、河口六个县,高山峡谷深切,形成山高坡陡、河流纵深。由于特殊的地理结构,海拔高差悬殊,降雨量大,山地灾害泥石流频繁,水资源开发难度大,利用率低,成为全州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水资源较丰富,境内分红河、珠江两大流域,多年平均河流水资源量为214.03亿m3,全州人均水资源量4818m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中北部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干旱指数达1.4以上,农业生产对水利设施的依赖极强为消除病险水库安全隐患,提高工程效益,实现安全运行,全州需除险加固中小型水库317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1)型水库16座、小(2)型300座,投资估算11.98億元,计划2009~2015年实施。所以水库大坝安全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近年来水利工程的重点。
我州有358座小(2)型水库,有321座分布在干旱少雨和水资源相对较缺乏的北部地区,也就是弥勒、个旧、泸西、建水、蒙自等县市,雨水相对较多和水资源相对较丰富的面部六县仅为37座。由于小(二)型水库数量众多,且我州的小(2)型水库大多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运行,病险问题较多,这些病险水库不但不能正常发挥效益,严重地威胁到水库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各县市又是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的资金除重点规划水库中央给予补助外,大多水库的建设资金主要是由地方来筹措,由于地方上难以筹措足够的除险加固资金,在设计中也就选择了低造价除险加固措施,基本上解决了水库的病险问题。但是,笔者从多年来参与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实践中,认为水库虽然解决了病险,但从水库长远运行上来看,在采取的水库除险加固措施以及工程建后管理上需进一步改进,以扩大水库的长期运行效益,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来进行探讨。
1.问题的提出
1.1 在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输水涵洞改为输水涵管后,管理维修较难。
水库输水涵洞(管)担负着下游灌溉、供水等任务,是水库重要的建筑物之一。我州的小(2)型水库大多建设于五六十年代,经过长期超负荷运行,原有输水涵洞开裂、漏水、倒塌严重,急需进行加加固。在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为降低造价,减少成本投资,把输水涵洞改建为输水涵管,基本上解决了水库病险,但是从长远上来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水库采用输水涵管多为直径300mm的铸铁管,如果水库突遇山洪来袭,涵管容易出现泥沙堵塞,对水库的安全存在隐患,同时也不利于检查维修。其次,铸铁管容易出现蜂窝、锈蚀等现象。第三,铸铁涵管在施工中虽然采取了回填灌浆、堵头砼浇筑等技术措施,但在长期运行中,管身与坝体土接触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因管与土的性质不同,容易出现管土分离,导致大坝出现渗水,甚至管涌现象,影响大坝的安全运行。
1.2 水库经多年运行,淤积严重,影响了水库效益的发挥。
我州有的小(2)型水库自建库以来,基本上未进行过全面的水库清淤工作,经过多年的运行,这些水库普遍存在着水库泥沙淤积严重,水质污染,严重消减了有效库容,且绝大多数为年调节水库,蓄水能力较低,对水资源不能充分拦蓄利用,严重影响农业灌溉用水,造成农业减产减收。水库淤积,库容小而来水面积大,存在“有雨则满,雨大则流,小旱用水则干”,影响了防洪和灌溉效益的发挥。淤积消容,尽快恢复水库的功能,关系到国计民生。为此,积极开展水库清淤工作势在必行。
1.3 库区周边生态环境破坏,砍伐、改植严重,导致集水量减少,水污染增加。
大多数水库小(2)型水库库区范围多为林区,近几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受经济利益的趋使,人们不断地开荒种地,造成山上树林砍伐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森林覆盖率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率高;其次,林区改植严重,特别是把原有松树砍伐,改种速生桉树,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据有关资料表明:桉树生长快,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较多,且桉树主根发达,能够深入土壤深层吸收水分,有“抽水机”之称。加上桉树的有害分泌物使桉树底下的植物都长不起来,以及桉树可以连续地砍伐、收获,也极易造成土壤水分的蒸发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地下水资源减少,削弱了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涵养、保蓄和调节作用。特别是水库周围桉树的种植,对水资源的保护带来很大的破坏。直接影响了水库的蓄水量。因此,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势在必行,这不仅对现在正在进行除险加固的水库大坝有直接影响,而且对库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4 小(2)型水库建后运行管理粗放,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我州大多小(2)型水库由所在当地村民委员会或村小组管理,少部由县级水利部门管理或乡水管站聘临时工管理,由于机制不活,经费不足,管理粗放,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水库效益的发挥。
2.建议措施和对策
2.1 在除险加固设计中,输水设施建议采用输水涵洞。
输水建筑物的作用是将库内的蓄水按计划下放出去,以供生活用水和灌溉、发电用水。放水设施必要时也可用作防洪预泄,降低库水位。它是水库工程的咽喉部分。只有修好、管好放水建筑物,才能将库水按时、按量地放出去,发挥水库的效益。因此,在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中,建议尽量减少输水涵管的应用,多采用输水涵洞,从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涵管维修难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以后管土离造成坝体渗漏的可能。
2.2 积极做好库内清淤工作。
为充分发挥有限水资源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我认为必须对淤积严重的小(2)型水库进行清淤除障,增加有效库容,改善水库水质,提高蓄水能力和防洪标准。一是要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小型水库清淤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把水库清淤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计划,确保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水库清淤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地进行投工投劳来共同做好水库清淤工作,造福于人民。三是实施时间选择在干旱年份枯水期水库水位降至死水位附近或干涸时实施,这样更宜于排干,为清淤创造有利条件,尽量不进行泄水腾库,避免对当年农业灌溉用水產生不利影响。
2.3 加大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库区林木的长期砍伐,不仅会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还严重威胁着周边群众的生存环境,加大对库区的环境保护,是全面落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要加大保护生态环境力度, 首先,要加大长期宣传力度,向群众宣传有关政策和法规,增强群众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让百姓真正理解“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深刻道理,进一步转变观念,从源头上治理盗砍滥伐行为;其次,对库区周边流域进行科学治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设置谷坊、拦沙坝、沟头防护,拦截泥沙;在面山、山谷水力侵蚀较严重的地方设置水平截水沟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第三,要与林业部门加强协作,共同管护,切实加大教育和打击力度,对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要坚决从严惩处;第四,政府霜要帮助当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合理规划,合理种植,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增收致富门路,真正落实治理保护库区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
2.4 切实理顺小(2)型水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管理落到实处。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配备管理设施、健全管理组织、落实管理经费,解决管和养等问题,最终达到有人管、管得好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发挥水库综合效益,实现以水养水、以库养库的目标;二是进一步完善水库运行管理责任制,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水库安全巡查,对高水位运行水库按规定加密巡查次数,出现强降雨时,水库安全监管责任人和巡查管理员24小时驻库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置。三是抓好水库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每年定期加强对水库管理人员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使水库管理人员熟练掌握水库大坝运行、水位、水情、雨情的观测与记录和度汛应急预案编制、洪水调度运用及大坝应急抢险等水库管理知识,以此提高水库管理水平。四是健全完善水库应急预案,明确水库安全责任人和巡查员,落实水库在突发状况下的具体应对措施。五是加强水库日常维修管理。水库大坝坝面、进库道路、启闭设备、观测设施等必须按规定定期检修和日常维护,确保坝面清洁,启闭设备正常运行,溢洪道保持畅通,库区环境保持整洁。 六是建立水库工程档案管理。设立专人对档案进行管理,定期对水库工程运行管理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及时装档。
3.结语
水库是重要的水利工程枢纽,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极大的工程效益,担负着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地方工农业生产的重任,担负着防汛调度、保一方平安的重任,担负着防洪、排涝、抗旱保收等方面的重任。因此,对小(2)水库的除险加固设计进一步优化,清淤除障,保护库区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管护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