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梅 马建军 田林锋 陈月霞
【摘要】“十五”以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宁夏经济社会全面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是随着人口持续增加、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形势日趋严峻,水资源总量与发展需求之间、饮用水、生产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生态用水之间存在的矛盾愈来愈尖锐,在资源型缺水问题没有根本性转变的同时,由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矛盾日益凸现,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关键词】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管理
一、宁夏城乡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及管理水平普遍较低,水源保护刻不容缓
宁夏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沿黄河分布的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和中卫市均为地下水水源。南部缺水地区的固原市均为水库型水源,且供水量小、服务人口少。根据“宁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宁夏城市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报告”,宁夏5个地级市,共有在用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11个。2010年总供水量0.797亿吨,服务人口197.42万人,分别占宁夏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和城市总人口的100%、77%。受各地水文地质条件影响,水质平均达标率仅为73%,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为铁、锰、硫酸盐、氟化物。农村水源地由于卫生条件、水源地基础环境和设施较差,水质达标率低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
2011年五市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表水28项、地下水8+15项常规监测指标平均完成率达到了99.28%,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应急能力完成率为80.67%,保护区划分并通过政府审批率达到80%,一级、二级保护区整治率分别为60.58%和76.50%,风险管理指标平均完成率为70%。
二、宁夏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人民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
宁夏是全国六个重度缺水的省区之一,属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来水持续偏枯,水资源形势严峻。调查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宁夏在资源型缺水造成的饮水困难没有根本好转的情况下,由于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矛盾日益凸现,加之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的严重滞后,直接导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呈下降趋势。
1、环境监管体制不完善
宁夏饮用水水源地监管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二是缺少硬性的管理指標体系。目前虽然环保、城建、供水、水利、国土、卫生等部门均有相应的管理职能,并且均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依然处于多头管理状态。如农村改水工程建设、农业抗旱机井管理,水源地水质监测、水源地周边土地开发利用等等分属水利、卫生、环保、国土等多个部门,由于缺少沟通,严重制约着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另外,监控能力低,保护区划分普遍缺乏科技支撑,至今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监控覆盖面小、监控因子少,均严重制约了水源地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2、水源地整体环境禀赋较差
宁夏当地优质水资源匮乏,水库型水源地水量受限于降雨量影响,供水保证率较低,水质受自然环境影响氟化物、硫酸盐等较高;河流型水源地均为引扬黄河水,水质、水量受限于黄河来水水质和提水设施影响,水源地区位条件较差;地下水型水源地,南部和中部饮用水资源严重短缺,苦咸水、高氟水广布,灌区水源地防污性能较差。宁夏饮用水水源地整体环境禀赋处于较差水平。
3、面源污染加重,卫生防护堪忧
近年水源地保护研究结果表明,以氨氮污染为主的面源污染是宁夏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的主要污染物,并呈逐年加重趋势。现场勘查,农村水源地卫生条件普遍较差,总大肠菌群超标率较高。
三、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水源地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政策法规建设、解决立法滞后问题。建议尽快建立和完善地方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强化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管理,利用法律约束机制调节各方利益冲突,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
2、明确分工、完善管理
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必须从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入手,加强节水、综合水污染防控和生态保护工作,建立统筹城乡与区域的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和体系,明确牵头部门和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加强合作,彻底杜绝管理盲区;落实经费和人员编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强化信息共享和部门联动,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的饮用水源环境保护联防机制,研究理顺区域管理体制,推动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形成合力。针对参评水源地现有的水处理设施大多不能正常运转和处理效率低下的现状,建议从技术上加强培训,从运行费用上加强扶持,从管理上加强监督检查。
3、全面预防
建议按照国家《水污染防治法》中对水源地保护区的相关规定,对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污染源、违章建筑限期拆迁。同时,应充分考虑水源地所处乡村经济困难的实际情况,尽快研究制订土地置换机制和补偿机制,将保护区内的住宅、养殖、旱厕等违章建筑通过搬迁、置换等方式迁出保护区,确保保护区内无违章建筑、无排污口。对保护区内暂时无法置换的耕地,严控作物种植种类,严格限制引排水量。
积极推行生态农业,无公害种植,测土施肥,严控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减少面源污染。结合新农村建设、小康示范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积极推广简易可行的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装置,提高农村生活污染源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化率,减少就地排放源;规范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物的处置,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阻控污染物输移,有效减少农业面源对饮用水源的污染。 建立完善的排水沟管理制度,严格管理保护区污灌及排水系统,对水源地保护区内及周边的排水沟通过改道、衬砌防渗、水质达标治理工程,切断地表水对地下水的污染源,保护区内严禁污水灌溉。
4、重点整治
根据调查评估结果,针对每个水源地的环境基础特征制定水源地保护和防治方案,实现一源一案。对18个毒理性指标超标的水源地,应该尽快采取关停、整改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对水源地的铁、锰、总溶解性固体、总大肠菌群、PH超标的水源地,建议在供水站增加除铁、锰、卫生消毒等处理设施确保饮用水水质达标。
5、加强区域水环境综合污染防治
建议从区域水环境保护的大局出发,根据各地的水资源情况科学合理配置饮用水资源,调控产业布局。结合宁夏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积极推进农村改水工作。对城镇近郊和有条件的地区应全面纳入城镇集中供水管网,确保水质安全。
结论
宁夏在资源型缺水造成的饮水困难没有根本好转的情况下,由于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矛盾日益凸现,加之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的严重滞后,直接导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呈下降趋势。 “十二五”期间,全国十大工程宁东煤化工基地的建成和投产,将会对宁夏的饮用水环境保护工作带来极其严峻的挑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超前谋划、尽早规划、全面保护,因此保护水资源对宁夏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的健康以及各级政府的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作为西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技术依据,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史正涛,刘新有. 城市水安全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 城市规划,2008,32(7): 82-87 .
[2]王社宁. 甘肃省饮用水源污染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J]. 甘肃科技, 2009,25(2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