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书娥
摘要:文章阐述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和安全施工控制技术手段两方面入手,对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与控制进行了分析,指出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将安全目标放在首要位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追求工程质量的最优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施工管理;施工控制
1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的重要作用
对于大部分行业来说,安全与质量是相辅相存,缺一不可的。也就是说,安全离不开质量,质量离不开安全,尤其是会影响到千家万户自身利益的建筑业,安全问题更成为整个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的实施,这不仅是安全生产和质量保证的前提,还是强化安全管理的意识,更是施工项目质量的重要保证。如果安全生产出现差错、出现问题,那整个建筑的质量就会直接受到影响。因此,将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与控制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那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2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1) 加强对安全隐患的分析。
施工企业当投标成功以及建筑施工图确定之后,就开始根据相关资料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对象、周围环境、地质情况、企业技术装备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水平等,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操作规程等,通过工程管理人员的认真分析、梳理,尽快将施工组织设计完成。但是,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重视施工质量的方面,对于安全施工方面却很少提及,这就给建筑施工带来了源头上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前期工作对整个工程安全方面了解不彻底,分析不严谨,应急方案草草了事,出现边施工边出问题,边施工边整改,造成施工企业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落实,影响企业经济的最优化。因此,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时候,就要对整个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统一安排、部署,严禁边施工,边整改,广泛征询各方面管理人员及专家的意见。
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保证体系。
施工企业的项目负责人是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这就要求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在项目施工中按时到岗到位,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巡视力度,对违反安全的行为进行制止,对严重违反安全的行为,及时上报给项目负责人,切实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当然,要抓好安全施工,必须要重视责任的落实。施工企业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上至公司总经理、下到工地管理人员、安全员的清晰明确的层级管理制度,根据制度的责任,确定好每一位人员在施工工作中的岗位和职责。
3) 消除对安全有影响的设备。
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资金和设备的投入,该更换的设备要更换,该淘汰的设备要淘汰,安全管理资金投入要有保障,积极的采用适合工程项目的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技术、新工艺。近几年,漏电保护装置的安装和“三相五线制”,为预防施工现场的触电事故,发挥了积极的影响。要进一步淘汰施工中安全存在隐患的施工工艺、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特别是对于预防高处坠落和起重事故的设备要认真落实检查制度,加强检查频率,做到万无一失。对于危险系数比较大的作业工种,应该采用自动化或者机械化的方式取代手工操作,进一步改善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将建筑作业事故降到最低。
4) 建立应急方案。
建立各级应急领导组织机构,细化领导小组成员的职权范围,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在工地办公现场公布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和通讯联系电话。遇突发安全事故时,能第一时间联系到相关负责人。施工现场还必须配备应急救援物质和各类器材,在突发安全事故时,有机械设备能提供,争分夺秒,尽量将安全事故的影響降到最低。如果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和破坏时,应立即停止施工,会同相关单位采取针对性的技术管理措施,防止影响或破坏的进一步扩大,险情重大的应全力施救,并争取社会救助。应急处置后复工前,应查明事故原因,采取相应的补救和加强措施,有效控制危险源,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3 建筑安全施工控制的技术手段
为了减少和预防事故造成的损失,建筑工程安全操作都应该按照规范进行。
规范脚手架的搭设,要设置首部固定,补全和纠正横向扫地杆。对脚手架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国家的安全建筑规范,严禁毛竹、钢管进行混搭。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设置应符合规定,安全、可靠。在架体设计中,应根据建筑平面形态和尺寸实际排布架体立杆,验算地基承载力,验算支撑架体的建筑结构的承载力,保证架体的稳定性。架体必须立面全封闭和内封闭,立杆设置要满足结构要求,禁止使用劣质钢扣件和劣质管材等,卸料平台要单独设置。
在模板支撑系统的拆除和搭设中,高度重视支撑结构搭设的稳定性。模板支架的搭设材料要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要重点检查钢管、扣件、可调托撑的材料性能。支撑基础应满足承载力,立柱底部基础应回填夯实,垫木应满足设计要求,底座位置应正确,立杆底部应设纵横向扫地杆。立杆间距应符合要求,特别是超重梁板下立杆。模板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严格惩处钢木混支、违规拆除支撑模板系统。严管和重视高支模的拆除与规范搭建。
在临边洞口防护和基坑开挖中,进一步加强对基坑周边和基坑的检测,按照规范定时定频率监控,并做好记录。
规范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加强采用TN-S 系统,保证专门的保护零线被电力设备使用,落实好“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重视总配电房的设置规范,使用合乎标准的配电箱。自备发电机组电源容量必须经过计算,满足工地的使用要求。自备发电机组电源必须安装同期装置,并与外部电源做好连锁防护,如通过双向分断开关来确保单一电源供电,防止两个电源同时接入或将发电机组发的电送到电网。正确进行配线与现场的配电线路布置和规范。
加强懂技术又懂理论、持证电工的培训,重视现场的施工工具和器械的维修和保养。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使用与状态,尽量的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期限。
安全警示标语和装置要布置齐全,在重要的、醒目的地方设置好安全标示牌,施工现场和现场防火的标牌设置也要重视。通过工地宣传栏及标牌,加大文明施工的观念,做到现场封闭管理、排水系统顺畅、材料堆放整齐及材料标识清晰、硬化通道以及场容场貌干净整洁,建筑工地生活区硬件设施也不断完善,提高居住舒适度。
4 结语
针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始入手分析,分别从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措施与建筑安全施工控制的技术手段两个大的方面,对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与控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追求工程质量的最优化。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动态、严峻的管理工作,同质量标准一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样会赋予新的历史内涵。特别要抓好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理论研究,通过科技攻关,解决影响全局的重大技术关键课题,以技术创新改善我国安全技术落后的状况;关注科技创新,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用科技进步促进安全生产,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不利局面。
【参考文献】
[1]陈章奇.探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J].建筑安全.2012(01)
[2]韦丹特,刘颖.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改革与开放.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