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红艳
摘要 园林工程中景观设计一直被认为是园林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如苏州留园、承德避暑山庄这样著名的古典园林,其点景、布景艺术被历代文人、官员推崇备至,所用材料及功能性虽然单一,但是从中透露出的艺术美却是如今现代园林和欧洲现代式的广场所不具有的。笔者从硬质景观技术和软质景观技术两方面来解读整个园林工程中的景观设计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年代的创新之举。
关键词 园林工程;景观设计;硬质景观;软质景观
前 言
如今的园林景观设计更加强调实用性,并且科技在整个园林工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园林工程中的景观设计一般而言,我们主要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部分,即硬质景观设计与软质景观设计。
一、硬质景观设计技术
从古典园林到现代园林,从东方园林到西方广场,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其中硬质景观始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比重也不断的增加,主要包括地面铺装、墙体设计、建筑小品、休闲设施等。因此硬质景观往往是作为一种户外空间的设施的形式表现出来,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效果给游客带来感官和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
1.铺地
铺地所用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应该完全一味追求高档,认为越高级的石材越能体现园林的档次。而是要因地制宜,根据周围环境的特性并且力求适应周围环境及主题,如威尼斯广场的铺装与建筑小品均是由混凝土而制成。同时也可利用铺装的质地、色彩等来划分不同空间,产生不同的使用效应。又如留园利用不同色彩的石头在地上绘出美丽的图案。而上海的复兴公园则是在一些健身场所和有运动器械的地方用大片的鹅卵石铺设道路,使其具有按摩足底的功效。
2.墙体
过去的古典园林,其墙体因为技术原因大多采用砖墙或者是石墙,虽然给人一种古朴肃穆的感觉,但是这样的墙体结构已很难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并且现代的墙体材料已相较于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善,有用于机场的隔音墙,有用于护坡挡土墙。而且作用已不单单只是局限于对空间的分割。如欧洲的许多广场的墙体,往往采用的是绘有精美图案或者是游客自行涂鸦的浮雕墙。除此之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上海的虹口公园内还采用了新颖独特的玻璃墙。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墙体的作用己不单单是过去的一种空间的分割,如今的墙体更多的担负的是一种艺术气息和实用性。
3.小品
景观小品是指园林中体量小巧、功能简单、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选址恰当的精美构筑物。景观小品是构成园林环境许多形体单元的一部分。任何一个极小的园林小品都会影响到整个园林环境的总体效果。因此,园林小品设计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从古典园林的以自然小品居多,到如今现代园林的以人工建筑小品为主,如坐凳,花架,雕塑,健身器材等。
坐凳是景观中最基本的设施,古典园林的坐凳一般而言依然秉承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理论,主要是由天然的石凳组成,其每一个坐凳位置的布置都是需要经过仔细的推敲,力求与整个自然环境保持一致。而现代园林则更多的是将坐凳设置于园内的每一个角落,力图保证游客的舒适性。一般来说在空间亲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视野条件,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和防护性的地段设置坐凳,要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受欢迎。园林小品设计必须提供辅助座位,如台阶,花池,矮墙等,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4.景观构筑
景观构筑包括雨水井、检查井、灯柱、垃圾筒等必要设施。如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复兴公园,人们在景观构筑时往往注重的是景观效果,而疏忽了对一些景观构筑的艺术考虑。但是随着人类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的不断改变和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对景观构筑的美化和修饰,并对其进行细致的改进,从而获得非常好的感官享受。而这一点在国外近年来对一些广场的景观构筑的改造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对威尼斯广场的改造,他们将井盖、垃圾筒的外观进行修饰和美化,在其本身的实用性上又增加了独特的观赏性,各式各样的图案画于表面,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可是在中国,由于人们对在观念上的落后,例如对雨水井毫不修饰,近年来虽然已出现一些预制的褐色井盖,但其视觉效果与欧洲的具有艺术性的景观构筑相比依然相去甚远。
二、软质景观设计
1.植物
园林,从其字面来看便可知,植物在整个园林中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一个优秀的景观,不仅要有优美的建筑作为主体骨架,更要有合理的植物与之相搭配,突出建筑的主题和风格。传统的古典园林由于受自然条件、当时的园艺技术(主要指科学技术方面)的限制,往往南北园林的植物差别很大。如江南水乡的留园其植物主要以芭蕉、凤凰木、榕树等亚热带植物为主,而地处北方的承德避暑山庄其植物则以水曲柳、云杉、杜松等亚寒带植物为主。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基因技术的改良,在现代园林中我们可以发现既有亚热带的植物也有亚寒带的植物。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南京的南湖公园,整个公园内部既有云杉、杜松这样的适合生长在亚寒带区域的植物又有木棉、羊蹄甲等适合于亚热带气候下生长的植物。
2.水体
水被誉为我国古典园林中的灵魂。可谓无水不成园林,在每一个古典园林中都能见到水的踪影。在景观设计中,水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多为小桥流水、小溪、瀑布等依地势、地貌所构筑的,利用水的天然属性——可塑性这一特点,将其与建筑物、雕塑、植物或其他艺术品搭配,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
而在欧式园林以及现代园林中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水体在人为干扰下的另一种独具魅力的表现形式,喷泉、涌泉、喷雾。在整个科技的引导下,为我们很好的呈现了另一种水的刚性美。除此之外,南湖公园在水体的设计方面还充分考虑到了水的自净的功能,利用水来维持和平衡整个园林的生态系统,在整个公园的地下建立了一套错综复杂的雨水收集系统以及植物的供水系统。当然这就加大了园林建造和实施的难度,但也为未来的园林工程在水体方面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三、结束语
园林工程中景观设计主要包括了对铺地、墙体等的硬质景观设计以及对植物、水体的软质景观设计。但是就目前的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而言,依然秉承了古典园林的以观赏性为主,辅以实用性的的这一特点。因此笔者认为我国未来的园林景观设计的方向应该在保证园林的观赏性的同时加强园林生态性的运用,就像南湖公园对水体的运用,很好的发挥了水本身的自净这一特点,但是这也对相关领域内的技术发展和设计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章俊華.Landscape 思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杨玉想.植物色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241-242.
[3]郭旭光.色彩植物在园林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0(30):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