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立峰
【摘要】为不断改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则需要对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给予高度重视。针对这些,本文重点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前言:
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我国市场经济创造了巨大的提升空间,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也迅速增加,在工程单位施工环节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房屋建筑工程面临不同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安全生活水平。因而,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工程质量实施管理是不可缺少的工作。
一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1建筑企业内部观念陈旧
目前建筑市场内竞争激烈,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将精力都放在获得项目上,而对企业的管理和未来规划都无力顾及,这就导致企业的管理水平落后,管理人员观念落后,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在企业中得不到应用,这就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埋下了隐患,无法确保这些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的质量。
1.2建筑企业人才水平偏低
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而施工企业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则只是在获得项目时才会临时组建施工队伍,而且处于一线施工的人员大部分都是雇佣农民工,这些人员由于文化水平较低,而且缺乏相关的施工经验,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同时施工企业以低价中标的项目,由于存在着利润上的压力,所以在施工中存在着偷工减料的行为,这为工程的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也危及施工的安全,同时对企业的自身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3建筑市场有待规范
近几年来,由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势头良好,所以使许多企业挤身于建筑市场发展中,这就导致建筑企业鱼龙混杂。尽量国家在建筑市场中采用公开招投标制度来规范市场,实现公平竞争,但在招标工作中,一些小企业利用挂靠等方式来获得投标资格,而且竞标中压低价格利用低报价格的方式来取得工程项目,而有施工中则再追加投资及偷工减料等行为来获取利润。甚至有一些大企业,也在招投标中采作不正当竞争的手段来获得工程项目。这些行为的发生,与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具有直接的关系。
二 加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的分析
2.1详细会审施工图纸及技术沟通
施工前,总承包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需认真、全面、细致地会审施工图纸,从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到建筑整体结构和各层结构配筋图,都需要进行系统、全面地对照分析和讨论,如有疑问或不合理的地方,需做好相应的记录,并组织各方人员进行集中会审,确保施工项目顺利进行。工程项目的技术交底对建筑工程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够确保参与项目建设各方充分了解工程的要求。
2.2加强各道工序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切实将施工工序质量放在首要位置。由于建筑工程是由多个分项工程及多道工序组成,每道工序都会影响施工质量。同时,各道工序均涉及人员、设备、材料、施工方案及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也应结合这些影响因素开展,从而把握各控制点的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各道工序的良好交接,加强质量控制。
2.3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由于现代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在施工前需采取必要的准备措施,保证各项操作程序顺利进行。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应尽早到达施工现场,了解周边施工环境,认真详细的研究施工图纸,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现场布置。
2.4加强施工环境的控制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中,环境因素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其涉及自然界多种影响因素,如气候、温湿度、空气流动等,这些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从空间学角度分析,建筑工程各道施工工序都是紧密联系的,这就要求施工人员把握好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避免破坏周边环境。同时,如建筑施工处于温度较高或较低的环境条件下,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尤其是严寒、炎热等天气,建设单位必须实施季节性施工质量控制策略,避免建筑物因温湿度变化而导致结构裂缝、渗漏等现象的发生。
三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制定管理规章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是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全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该体系由当地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直接领导,集工程开发、质量监督、工程监理三种管理方法之优点,能实现工程质量形成过程各阶段各自职能与其参建施工单位之间的内部联系并行成一个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其能在工程管理和施工管理中互相配合和互相传递信息,从保证工程整体最佳效益出发,在施工准备、建材采购、工序控制、检验试验、工程竣工验收、工程产品保护等各质量环节中有效地发挥其监督和指导作用。
3.2精选施工队伍
任何工程都离不开人的因素,特别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优劣。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选择具有良好社会信誉、技术和素质过硬的施工队伍,这样的施工队伍其质量管理也较为严格,能在施工过程中做到严把质量关,从而为整体工程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3.3技术资料的管理
技术资料应充分反映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是否正确执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它是单位工程综合评定质量等级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工程施工中,往往资料与实际情况脱节。原材料的合格证、试(检)验单、验收单与原材料的实际情况不符,材料试验的试样缺乏代表性,取样频率不足,代表数量不确切。在隐蔽工程验收时,各级技术管理人员并未全部到位验收,事后为了应付竣工验收再进行补签。至于技术复核资料,有的与工程实际质量状况相差甚远。有的砂浆、砼试块取样制作、养护、试验龄期控制不规范,使试验可比性差。原材料必须按标准规定取样,保证取样频率,使其具有代表性。原材料合格证、试(检)验单或记录单内容应齐全、准确,真实反映材料的材质、材性。
3.4加大监督力度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大对质量监督检查的力度,在检查工作时及时发现问题,并下整改通知,督促对问题的解决,确保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进行。同时为了避免个别施工企业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则需要将所需要检测和试验的建筑材料统一由当地质量检测中心进行统一的检测和试验,从而确保材料满足施工的要求。而在施工中对于一些重要部位所使用的材料,还需要对其进行抽查,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同时为了确保对质量的有效控制,則需要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施工。专人跟踪监督、检查质量保证资料与工程进度是否同步、齐全、可靠,以此促进施工企业加强技术管理,防止后补乱填和造假资料的弊病。设立施工现场样品间,对已检验合格的材料封样陈列到样品间,作为以后进场材料质量控制的“样本”。由当地质监站检测中心按批分组实地封样试验。对无合格证、无准用证及不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严禁进入工地或使用。利用“样板”工程来进行引路,从而促使施工企业加强工程质量控制,而且需要各个分项工程都做样板,在样板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可能进行大范围的施工,否则不允许进行大面积施工。
四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整体工程质量控制的根本,如果工程质量得不到控制,就无法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也难以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立足。因此,要想保证施工项目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等各阶段采取必要的措施,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从而促进现代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