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淋
摘 要:近年来安全生产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随着各高、大、难的建筑物增加,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量也急剧增加。但由于某些监督部门监管力度不够,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谈薄等诸多原因,致使建筑企业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如何能提高施工单位等责任主体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加大行业管理部门的管理力度是抓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笔者根据多年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经验总结了一些施工安全管理中需要努力的地方,希望这些经验能够给从事施工安全管理的同行一些启迪。
关键词: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管理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存在的几个问题:
1.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规范执行不到位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监督管理过程中应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国家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安全生产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等法律法规,对各方责任主体都作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对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做了详细的规定,对安全监管职责和管理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从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来看,某些施工单位对存在的违法行为仍存有侥幸心理。
2.各方责任主体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各级人员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
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及其它安全责任主体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特别是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内容不能切合本单位实际。如施工单位的安全检查制度和安全教育制度往往不健全,已制定的制度内容不能切合实际,并且不能认真执行。目前少数施工单位安全教育的现状是:有制度不开展教育,开展教育时走形式,不能起到提高管理人员及工人的安全知识水平的作用,特别是对施工现场的危险部位及易发生事故的违章行为不能使工人充分的了解。由于施工单位等责任主体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及落实不到位是制约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3.安全投入不到位
建设部出台了《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明确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费用,为抓好建筑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措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由于施工单位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特别是企业法人的法定安全责任不能履行到位。安全投入不到位,使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时常存在安全措施不到位,防护不到位,安全劳保用品发放不到位,特别是对存在的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认真整改等,是制约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关鍵。
4.安全隐患的整改和落实不到位
在当前的安全检查中,在施工现场时常发现多处隐患,但施工单位在检查时走过场,不能真正做到检查到位、整改到位。甚至同一性质的隐患问题自工程开工到峻工都得不到彻底的整改,各级人员都存在着侥幸心理。有的施工单位对安全检查不重视,甚至存在项目经理不组织安全检查工作,只是口头上强调安全,但真正落实到工作中却应付了事,有的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意见不予重视,认为是小题大做,存在这样的管理不到位肯定会造成
事故。
5.管理部门安全监督不到位
是制约安全生产的主要方面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监督力度不够,不能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罚到位。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未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理职责,对发现的隐患,没有及时下发整改通知,没有及时向上级汇报……致使隐患未能及时消除,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如果各方责任主体认真地按有关法律法规履行自己的职责,监管部门监管到位,对存在的违法行为处罚到位,通过按法按章管理使相关责任主体能认真自觉地履行权利和义务。只有法制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监管到位,各方责任主体自觉履行权利和义务,建筑施工才能做到安全生产平稳有序。
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地分析研究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各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研究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方面的薄弱环节,从中找出主要矛盾,根据实际结合现有的安全生产方面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完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最终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走上法制化的轨道,真正实现建设部提出的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
2.加大对各方责任主体的监管力度
建立新的激励机制,行业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及其他单位的监管力度,使相关责任单位认真履行法定职责。
3.完善监督管理的行为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遵循属地管理和监督相结合,监督安全保证体系运行与监督工程实体防护相结合,全面要求与重点监管相结合,监督执法与服务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4.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安全管理工作
对存在安全缺陷的机械设备等不安全因素要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尽快加以解决,在安全生产中,对所有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使用时要认真对工人做好交底工作,确保施工安全,对大型设备要完善安全监控措施,特别是塔吊的安全限位和装置的安全性的监控。在完善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设施同时,要充分从科学角度减少安全防护设施的经济投入,降低工程造价,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建筑安全生产工作。
三、结语
“百年大计,安全为本”,施工过程中,施工各方应不断加强安全监督、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努力营造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这对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