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涛
【摘要】本文分析了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地位、布线设计以及施工,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设计;施工
一、前言
在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是信息安装的主要手段,通过综合布线能够给大楼提供信息传播的系统,增强信息的传递和控制。
二、综合布线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地位
综合布线系统对于智能建筑来说就是智能建筑的核心。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将通信网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集中向监管中心,使整个智能建筑的前期设计、建筑施工、竣工验收和后期维护都能够联系成为一个整体,通过监管中心完成这些工作。
1、智能建筑智能化管理的基础
综合布线系统既是智能建筑的核心,也是整个智能建筑系统能完成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综合布线系统的工作重要性在于所有的智能现代化设备都是通过综合布线系统来连接的。充分利用综合布线系统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能够实现与所有现代化设备的有效连接,所以说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必不可少的基础。
2、作为智能化评估指标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水平高低一般不通过外观、材料、设计理念来评价,而是通过其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来完成评价的。一般来说,智能化越高的智能建筑,其综合布线系统网络布置越合理,现代化设备连接线路越简单,各个现代化设备之间的独立性越强。通过对综合布线系统的整体性能被评价来确定智能建筑智能化的水平才是最科学的。
三、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设计
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其由工作区子系统终端设备连接至插座的连线组成,其中包括扩展软线装配软线和适配器。同时,将其终端设备连接至I/O。根据系统的用途不同,要对信息点的数量和应用类型进行调节,并且要采用与其相匹配的适配器。当系统用途无法确定时,可选择集合点配线的方法。当然,这会给二次装修带来一定的麻烦,需要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同时,需要注意弱电系统的供电设备选择、电源线与综合布线铜缆问题和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之间的距离问题,以确保其设计符合基本规定,并且具有美观性,保持高度统一。
2、水平子系统设计
水平子系统是连接干线子系统和用户的关键部分,其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整个楼宇的通信。水平布线子系统主要针对某一个楼层,需要与信息插座相连,并需要将系统的另一端连接至设备机房的配线架或者区域布线的中间点位置上。在子系统的设计和布线过程中,要符合布线线路的相关规定,确保布线的合理性。另外,布线线缆要与现场环境相适应,根据场合选择合理的防火阻燃级别,确保安装过程的质量和安装人员的安全。
3、配线子系统设计
配线子系统主要是指楼层配线架设计,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交换设备将水平子系统与干线子系统进行连接。其配线设备主要安装于机柜内,因此,机柜应为预留数据交换设备提供安装空间。针对管理要求较高的系统,应配置电子配线架以提高管理水平。提供符合弱电间设计的环境,确保弱电间配线子于交换设备的正常运行。
4、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垂直干线子系统主要作用是为线路提供干线路由装置,从而构建完整的语言装置。主要采用大对数且垂直的铜缆或光缆组成。其中,将其一个终端与设备主架线相连,另一端则连接于各个楼层的配线间的分配线架。垂直干线光纤信息网要依据水平信息点而定,并且要具有一定的预留,做好防火处理。
5、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建筑群子系统的作用是建立一座楼宇与其它楼宇布线线缆之间的链接,从而将整个建筑布线系统链接成为一个整体。建筑群布线主要为光缆与大对数电缆。在子系统在铜缆于与缆选择上,应仔细分析其适合环境,进行合理的选择。
四、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要点
1、施工准备阶段。
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图纸会审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步骤,是关系今后施工顺利与否的一个关键程序。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参与工程施工的所有相关人员(技术员、施工员等)熟悉和了解所承担工程项目的特点、设计意图、技术标准、施工工艺以及应注意的其他问题,是技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技术交底主要包括施工工艺交底、施工范围交底、安全文明交底、施工质量交底等。做好施工组织方案编制工作。施工组织方案是指导施工的重要依据,在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工期、成本的前提下,对有效的调配劳动力、提高施工效率、加强施工管理、节约成本等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施工组织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后由项目经理报监理单位审批后执行。
2、施工阶段。
(1)管線敷设
管线敷设主要集中在楼宇的主体结构施工和墙体砌筑时期。主体结构的底层钢筋绑扎结束后就需要进行水平管线预埋,预埋时要仔细审图,不能漏放、错放管线,管线接口处要连接牢靠,不脱节,预埋金属管时要做好接地。主体结构浇筑混凝土时要有人留守,随时处理管线脱节、破坏等问题,防止砂浆漏入预埋管内。墙体砌筑时要提前确定好垂直管线和暗盒的标高及位置,在墙体粉刷前完成垂直管线的预埋。
(2)桥架安装
综合布线系统的桥架安装主要包括水平桥架和垂直桥架,根据图纸会审时确定的安装位置进行放线定位。对于与其他专业交叉时产生的异形桥架,现场人员可将实际测量的尺寸与形状提供给供应商,由供应商根据尺寸与形状在工厂制作,减少现场加工,桥架的三通、弯通等宜采用厂家成品配件。桥架安装结束后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水平误差和垂直误差满足规范要求,并做好接地,穿过不同防火分区的桥架在布线施工结束后要进行防火封堵。
(3)线缆敷设
综合布线系统是点到点模式,在布线施工前要做好标识,施工时可以在线缆两端做临时标记,布线结束后要做永久标签。线缆敷设时,要使用适宜的牵引力,不得生拉猛拽。线缆布放应自然平直,线缆间不得缠绕、交叉等。在水平桥架内敷设线缆时应在线缆的首端、尾端、转弯及每隔3~5米处进行绑扎固定,在垂直桥架内敷设时,应在线缆的上端和每间隔1.5米处进行绑扎固定。线缆布放应有合适的冗余,线缆在机柜侧预留3米左右,在工作区终端预留0.3米左右。
(4)机柜安装
机柜、机架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偏差度不应大于3mm。所有设备的接地均应连接到机柜(机架)的接地端子上,其接地端子需可靠接入接地排,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配线架安装结束后需做好标签对应工作,确保端口信息清晰明确。
(5)缆线端接
缆线端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识内容是否正确,对绞线缆与连接器件连接时应认准色标,防止接错。打线时应尽量保持双绞线的扭绞状态,减少扭绞松开长度。缆线与8位模块相连时可采用T568A或T568B标准,但在同一布线工程中不能混合使用。光纤熔接时要做好保护,连接盘中的光纤弯曲半径应符合安装工艺要求。
(6)链路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应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的各条链路进行检测,链路的指标须符合要求。光纤布线应全部检测,检测对绞电缆布线链路时,以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抽样点必须包括最远布线点。
3、验收阶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完成工程资料的整理和验收。除了验收规范规定的工程技术资料外,综合布线系统还需要提交布线系统图、配线架信息端口分布图、信息端口与配线架端口位置的对应关系表、综合布线系统平面布置图等,这些资料的提交,有利于系统以后的维护。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综合布线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主要技术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华.浅议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J].通讯世界,2014(04):55
[2]刘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M].中国建筑设计,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