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善魁
小学美术教学的资源丰富,但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从身边不起眼的材料着手,引导学生开心地“玩”,才能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比如泥塑,我们小时候常玩的材料,现在的学生早就司空见惯却又视而不见了,但只要有效组织,确实是个好的美术课程资源。
一、我为什么选择泥塑这个课程?
1.勤动手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智慧的创造者。”人的每一根手指的活动,都受到大脑特定区域的指挥,每一个活动的刺激都会反映到大脑的运动中枢,正是大脑的活动中枢和手指运动的反复交互作用,形成了手脑的相互促进。
2.泥塑课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与技能
知识教学要依纲据本,并结合教学实际,将知识精心组合,使其适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泥塑课程虽有“玩”的成分,但相关的专业知识应作适当传授。小学生手脑协调性不足,不应依赖专业知识、技巧,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在操作中体验,不能因专业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把泥巴变泥塑,掌握好过程与方法
做事要有条理,选泥,去杂,和泥,揉捏。教师捏塑示范,用揉、捏、搓、团、压、粘、刻等方法。塑造形式有手捏法,也可以用搓泥条、泥条盘筑法,还可先把泥拍打成泥板,再堆砌成型。
4.学习泥塑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泥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了解这些信息,自己动手查阅相关资料,逐步认识我们祖先的智慧与才干,产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二、泥塑有哪些有效的教学模式?
1.泥塑欣赏课的教学模式
情境导入—观察欣赏—评价总结。视频播放秦兵马俑的纪录片片段,那震撼人心的画面立刻把学生带入历史的隧道,欣赏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泥塑作品,了解相关信息,交流各自的感想,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泥塑文化的熏陶。此模式重点在文化传统的学习。
2.泥塑造型课的教学模式
作品欣赏—技法探索—尝试练习—展示评价。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经典泥塑作品,观摩、分析它们的特点与制作方法,在模仿制作的过程中把握方法与技巧,再从生动性、牢固性、稳定性、艺术性等方面来交流学习,取长补短,逐步熟练运用基本的技能。此模式重点在技法的传授与学习。
3.泥塑创作课的教学模式
经典分析—构思交流—制作完成—交流评比。精选儿童题材的泥塑作品,欣赏其制作上的高超技艺,构思上的奇思妙想,激发智慧的火花,交流各自的巧妙想法与奇特设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品,最后进行构思与制作技巧的评比,选出最佳设计奖和最佳制作奖。此模式重点在创作构思与技法的运用与强化。
当然我们不能局限于一定的教学模式,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灵活把握,自由运用,做到一课一式,各美其美,这才是正确的教学观念。
用泥巴上课比用橡皮泥上课难组织,但是当你看到孩子们的興奋劲,他们有的像糕点师、有的像民间艺人,快乐地体验着泥巴带给他们的乐趣时,同样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意外的惊喜。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锻炼了肌肉促其生长发育,又体验到了美术的乐趣,收获了创作的喜悦、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受到了文化的熏陶,情操得到陶冶,所有这些都让你觉得一切的付出与辛苦都是值得的。
编辑 谢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