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努尔·阿力提尼比克
摘 要:阅读,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一种活动。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书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阅读实践,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
2005年9月起全疆实施了双语实验教学。我校2004年9月起就落实了双语教学,我作为双语实验老师已经有9年。回顾这9年的双语教学,最大受益者就是我们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但是读写能力还有些欠缺,因为这正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让学生写出多彩缤纷的作文,首先必须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也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學生的思维。那么对于一个初步接触知识的少数民族孩童来说,如何一步一步地进行阅读教学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孩子如果对文本没有好奇心,那么就不会变被动为主动,去感受它的趣味性。而我这里所说的好奇心就是孩子对文本的兴趣。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没有很好的自主能力,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挑选一些趣味性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的兴趣。如:二年级课文《坐井观天》《蓝色的树叶》《纸船和风筝》等,通过故事形式来展现,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从而渗透各种教学要求。
二、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分阶段逐步培养的。而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从最初的理解字、词,结合上下文、生活实际来了解词句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培养的。所以我们就得让学生多读、多感受,从读中领悟,从读中培养阅读能力。比如二年级课文《蓝色的树叶》我用下面几种方法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
(一)圈点勾画法
从学生学习品质来考虑,让学生在课文中动笔画记号,如给文中的生字注音,给重点词句圈圈、点点、勾勾、画画、将长句子用符号标上停顿、语气重音等。训练重点不脱离课文语境,在听读过程中,动静合理交替,让学生学习时思维“聚焦”,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由“学会”向“会学”过渡。
1.学生借助拼音逐段读课文,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学生可以用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认识汉字,可以在四人小组里合作学习认读生字,记住汉字的字形和意思。最后老师组织学生全班交流会认的生字,还可以相机指导书写汉字。
2.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找出文中的长句并画出来指导朗读。如长句子要注意停顿、断句。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指名读、领读,发挥小老师作用。
3.组织学生画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对话部分,教师范读文中的四次对话,让学生直接进入情境。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更好地读出感悟。
(二)引读法
1.李丽四次借绿铅笔的经过采用教师引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朗读的难点,培养学生语感,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悟出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妙处。
2.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四次对话部分,把学生带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之中,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的感情与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频共振。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课题为什么叫蓝色的树叶?”学生指名说一说初步的理解。
(三)迁移法,图文结合法
学习第二至四段,围绕“借”与“不愿借”的四次对话,着重讲读第一次对话,通过圈、点、划、读、议领悟出学习方法,再让学生按此方法去读第二至四次对话,使学生在读中领悟其中的规律。领悟借绿铅笔的欲望一次比一次强烈,林园园不借的想法一次比一次明显,感悟到这个程度学生朗读就更贴近生活了。
1.抓住一个“借”字,紧扣课后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懂四次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二至四段采用引读,然后指导学生着重读第一次对话,画出重点词“行吗”“吞吞吐吐”同桌分角色读,理解李丽和林园园的对话所表达的一层含义且要读出来。运用第一次对话的学法,同桌合作学习第二、三、四次对话。第四次对话,可引导学生同桌分角色表情朗读。学习第二段时,可以用图文结合的学习方法、表演的方法来学习。
2.讲读最后一段思考: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结合观察第二幅插图)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她在想什么,答案让学生自悟自得,教师只作相机诱导,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这个练习以填空引出教学内容,凭借“脸红”去揣度人物心理,用延续情节引导想象事情的必然发展。整个教学片段融听、说、读、写、思于一体,又渗透思想教育,没有多余的讲解,训练扎实而有效,实现了知识的正迁移。
3.适时运用,实现迁移。在课后第3题“填空,再读一读”之后,出示:“一个星期后的一堂美术课上,老师要同学们剪纸。可是坐在林园园前面的方晓晓没有带彩纸,林园园看见了,会怎样呢?”请同学读题思考、讨论,先说说,再写下来。
通过学习最后一段,结合课后第3题的训练,实现由读话到写话的迁移。这种练习的设计有利于发掘学生创新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低年级阅读习惯的培养重点是专心和认真。读书要聚精会神、认认真真。低年级的孩子集中注意力时间短,对于这一点,我觉得可以利用故事的导入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加之在其中用一些简单问题来引导他们读,让他们觉得一篇篇小故事可以给他们带来许多小小的成就感。这样阅读中的“专心”就慢慢地变得不在话下了。读书时还要养成边读边想、不指读的习惯,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学会查字典。
四、丰富语言积累
低年级孩子的机械记忆力较强,利用这一优势,我们通过各种有趣的形式,让学生尽可能地丰富字词、名言佳句、典范诗文的积累。如:我首先会让孩子四人小组一起读,通过感受隐约的竞赛味道去熟悉文本,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用绿色笔画出来,记在积累本上,然后通过儿歌、顺口溜、“小小记忆家”等形式让他们去感受记忆。
总之,低段的阅读教学不是一蹴而就。阅读阅读,多想多读,从初读到熟读到有感情的朗读,从读中感受文字的乐趣,从读中得到感情的升华。
参考文献:
马英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延安大学,2014.
?誗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