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

2015-10-21 19:08余珊珊饶婕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

余珊珊 饶婕

【摘要】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程造价作为项目工程的重要环节,其风险管理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进行介绍,深入分析其关键控制环节,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为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关键控制环节

1、引言

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指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对项目工程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使项目的工程造价得到控制和管理[1]。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不仅与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同时它也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的整体管理水平。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新形势下加强对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关键控制环节分析

从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出发,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关键控制环节包括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具体分析如下:

(1)项目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从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施工企业的投标报价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能否获取工程承包资格,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承包工程盲目报价,最终导致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过高、经济效益不高[2]。要落实项目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做好招投标工作前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深入分析招标文件相关内容及其潜在风险,及时了解工程物资在市场上的供需情况和价格变动,科学合理设置报价范围;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签订标准的建筑施工合同,尽量采用建筑施工合同的标准合同范本,贯彻落实合同归口管理制度。

(2)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一般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中标后如果严格按照投标文件进行施工作业,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但是,如果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阶段发生工程物资毁损、工程质量不达标等不良事件,工程造价就会远远高于预期合同成本。基于此,首先,建筑施工企业细化建筑施工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将建筑施工任务层层分解至相关负责人,严格按照施工规划的要求进行施工作业,保障施工项目质量和进度;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对工程物资和机器设备的防潮防火防盗等日常维护工作;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强化安全施工理念,及时发现并消除施工场地的安全隐患。

(3)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作为施工项目工程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建筑施工企業往往由于验收阶段的工作量过大而使得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过高。在此阶段,如果出现工程施工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配合不紧密、已结算工程未及时验收审核等现象,就可能导致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失控。要解决此问题,首先,工程施工人员应当与工程技术人员紧密配合,收集整理竣工图和竣工结算资料,严格按照工程结算的相关要求制定工程量计算书;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落实工程竣工结算的复核工作,及时复查已完工工程,并保管好工程项目的相关资料。

3、进一步完善我国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与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息息相关,进一步完善我国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强化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理念,健全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当转变传统施工管理模式,充分认识到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对于提升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提高对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强化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理念;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健全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管理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等指导文件的相关规定,科学设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部门和岗位,合理安排人员,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管理、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与会签、合同归口管理等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为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2)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完善内部管理环境。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提高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提升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提高进入门槛等措施,积极吸引外部高素质人才为本企业服务;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也要加强对现有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举行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学习班,及时更新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系统,提升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完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的内部环境,加强会计电算化在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施工项目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审核的工程造价管理。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施工项目投资决策的可行性研究,深入分析投资项目成本造价的各个环节,及时了解工程物资在市场上的供需情况和价格变动,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限额管理制度,制定全面细致的预算规划和采购计划,科学进行招投标工作;其次,建筑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预算规划开展施工作业,做好工程物资防盗防潮等日常维护工作,及时对已完工项目进行查验核收等;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加强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事后审核,对于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之间的差异,采取相应奖惩措施强化审核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关键控制环节包括项目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通过强化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理念、健全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以及加强施工项目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审核的工程造价管理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楠,张文新. 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发展研究[J]. 江西建材,2015,08:241.

[2]朱姗姗. 浅谈影响企业施工总承包项目工程造价的因素[J]. 科技经济市场,2015,06:178.

[3]陈云芽. 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4:263.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肿瘤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全面风险管理与传统风险管理比较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