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之中的处理方法

2015-10-21 18:37郭光威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2期
关键词:岩土勘察岩土工程处理方法

郭光威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确定其基础地质的状况,进而为岩土工程的施工提供精确、科学、全面的勘察数据。本文首先对岩土技术在岩土勘察中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应的简述,进而深入分析了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之中的三种处理方法,并在文章的最后对岩土勘察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岩土勘察;岩土工程;处理方法

一、岩土技术在岩土勘察中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一)岩土技术在岩土勘察工作中的重要性

1、选择合理的勘察测试方法

在勘察施工中,要根据基地的不同性质,选用不同的、适合的测试手段和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地基上的性质有以下几类:对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常用标准贯入试验,需要注意的是标贯击数的精确度会影响评判地基土的强度性质,对于淤泥、淤泥质土,由于软土的灵敏度高会影响到钻孔,因此一些勘察单位广泛布置静探孔或采用全静探来降低成本。对于沿海附近地层中分布的淤泥、一般粘性土,淤泥质土、砂土、粉土,又由于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最好采用静力触探,这样不但能准确分层,而且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地基土的强度性质。

2、分析试样取土、原位测试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对试样取土和原位测试也有规定: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少于6件。通常情况下,针对大中型工程,原位测试孔、取土孔布置较多,同时取原状土样的数量或原位测试数据个数也比较多,只要土层分布均匀,无论土层厚度相对多么小,仍然能够满足上述规范要求。

3、选择合适的土工试验参数

通过加强土工试验和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可更好地了解岩土的差异性。但有时土工测试的测试数据会失真,例如岩土的差异性和不均匀性,试样采取、加工、运输等因素的不确定性,操作方法和试验仪器的差异性及试验人员自身的素质问题。地基土的变形参数中,压缩模量是最主要的,在估算地基沉降中占有重要地位,工程上常用压缩试验来测定计算地基土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

(二)岩土技术在岩土勘察中的发展趋势

1、进行技术攻关

综合采用工程地质测绘技术、岩土取样技术、地质钻探坑探技术、工程物探技术、混凝土灌注桩取心技术、空间勘测技术等,也重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在勘察中的应用。加强岩土测试和各种原位测试新技术的应用,加强使用施工检测和监测技术,确保所提供的勘测数据和参数资料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在原位测试技术上,用原位测试确定土工参数可以综合室内土工试验技术成果,提供各土层承压力特征值和计算方法。可以用计算机技术来验算地基的承压力特征值,计算机技术亦可以多方面地应用于其他计算,包括受压层深度计算、数理统计、土压力计算,基坑支护设计计算、各类静力或动力有限元计算、沉降分析计算、地震反应分析计算,地基与基础协同作用分析计算、渗流分析计算等等。

2、提升勘测数字化水平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数据库技术、测绘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 CAD 技术等也被广泛的应用在岩土勘察中来,并且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它能够更有效地对岩土工程的地质及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和预测,而且其勘察信息资料更为准确和可靠,数字化工程勘察技术还将会进一步的发展,并且与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相结合,对工程的勘察将会带来更便利有效地勘察成果,为设计人员的工程设计提供更为全面、准确、详细的勘查信息资料。

二、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之中的处理方法

(一)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是指利用落锤能量将贯入器打入土中,并根据贯入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岩土的物理力学方面的性质。标准贯入试验具备操作简单、地层适应性的优势,对于砂土和砂质粉土来说,由于这两者钻探取样非常困难,所以获取较为准确的勘察结果对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含有较大碎石的地带使用这种勘察处理方法在进行勘探时,会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同时,标准贯入在进行试验时具有很大的离散性,所以对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不能直接测定,而只能大致地评价地基土工程性质。为此,标准贯人在进行试验一定要跟其他原位测试的手段或室内最终实验结果进行相应的比较,然后再跟地区勘察经验有效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准确的评价出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评价。

(二)静力触探试验

对于静力触探试验来说,其本质上就是一种原位的试验方法,其基本原理为:利用准静力在恒定的贯人速率下,通过一系列的探杆将圆锥探头打人到土中,土的而物理力学性质的判定主要是通过探头贯人阻力的大小来完成的。随着实验仪器的不断完善与创新,触探探头的类型也越来越多,其中较为先进的静探方法为电测孔压式,这种方法在进行孔压测量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进而能够准确的进行参数的修正,并且判定是否有薄土层的存在,进而评估土的固结特性。但是静力触探试验并不是在所有的土层中都适用的,例如土层中含有碎石或者砾石的,以及具有较高密实度的砂层勘探,同时也不能对土进行鉴别。

(三)波速测试

波速测试是一种现场进行的测试方法,利用波速对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或工程指标进行确定。这种方法能够对动剪切刚度、阻尼比、动剪切模量等地基土动力参数进行测定,其测定出的数据能够在对地震反应进行分析时提供可靠的依据;对岩土体的剪切波、压缩波的波速进行测定,为划分场地的类型提供依据;对抗压、抗扭、抗剪刚度等地基土动力参数进行测定,为动力机械的基础设计提供依据。波速测试既能够对地基土液化的可能性进行判定,对场地进行类型的划分,还可以以对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评估,并确定地基土的类别。

三、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中的常见问题

岩土勘察重在查明、分析、评价目标地质的地质情况和岩土工程条件,涉及的业务比较精深。目前,我国的岩土勘察领域因为设备、仪器和技术的局限还很薄弱,存在着亟待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一些问题:

(一)工程地质测绘不到位

工程测绘是岩土勘察的基础工作,主要是觀察、分析和推断地质性质,为后续勘测工作提供依据。由于测绘工作的技术性措施不够,会存在对岩土体和岩石风化层厚度分析不够,对软弱结构面和地质构造、地质形态的界定不准确等情况,这样会导致地形地貌、断层、地层界面、风化程度等资料离散,不能充分显示地质特点。

(二)岩土参数难于确定

大多数岩土体受力状态复杂,是非均质、各向异性的,难以直接观察和检查,岩土设计参数就难于确定。如对粉土的划分,粉土试验复杂,经常会出现塑性指数的误判现象;粗颗粒土、残积土和风化岩等这些岩土层,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进行室内室外试验,其参数确定亦比较困难。

(三)界面划分

在对工程现场的岩土体进行调查时,需要对岩土体与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进行划分,还需要对地质构造、软弱结构以及不良地质体的界面进行判定。但是如果采用传统的勘探手段,将很难正确的获取岩土勘察的参数,这就无法编制出正确的岩土勘察报告。

四、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岩土勘察对各项技术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必须确保每一项勘察结果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所以要求我国有关部门必须对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中的重要作用重视起来,对于出现的任何可能问题,都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朱益才.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之中的处理措施[J]-《地球》-2015(1)

[2]梁浩东.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中的现状与发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

猜你喜欢
岩土勘察岩土工程处理方法
关于深基坑的支护设计与岩土勘察技术探讨
岩土勘察工程中的基础地质探讨
岩土工程特点与专项监理技术探析
探究发射机风机运行中常见故障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关于深基坑的支护设计与岩土勘察技术探讨